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语文教学中的花架子描述
作者:刘东平
一、支离破碎的板块划分
过去很多语文老师一上阅读课就是“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几大板块,这种程式化、简单化的做法早已受到否定。现在又有一种新的板块说开始流行起来。如:A.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词语积累,朗读训练,语言品味,把握精髓,明了方法,比较阅读,拓宽加深,迁移写作,课堂小结,歌唱结尾。B.读美文,析美景,感美情,品美句,记美段。C.识雅词,析精段,记名句,仿美文。D.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背一背,写一写。E.欣赏语言美,了解结构美,体会意境美,感受人情美,挖掘风物美。
应该承认这种板块化的教学设计在体现某些教学原则、落实“双基”和顺应潮流方面是做得很不错的,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比那种不讲章法,不顾教学重点,“脚踩西瓜皮”的要强很多。但我总觉得,这种设计似乎抛开文本都可以做到,也就是说,它是离所谓的“教学思想”最近,而离文本最远的教法。而且其中的某些环节也较为牵强,步骤的表述也较为别扭。另外,把“步骤”变成“板块”,这非但不能算是一种创新,反倒有了产生弊病的可能,因为步骤有时序性,而板块是空间性的。有板块就有割裂,割裂的课堂只有散乱的结构、生硬的过渡和技术化的操作,绝无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美感。
二、庸俗低级的课堂答问
高明的老师提问往往是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最后是水到渠成,让人恍然大悟。或者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蹩脚的老师提问则是不痛不痒、废话连篇。在公开课上,教者为了体现启发式的原则,达到一种双边活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有的问题比较深,或范围较大,学生答不出来,于是教者更多的时候在提那种不是问题的问题。例如,这首歌好听吗?本文的标题是什么?写了几个人?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还有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题。这些提问还不至于对学生形成误导,而下面的提问则显得很媚俗了:你在童年时期做过什么恶作剧?能不能把你做过的恶作剧讲给大家听听?你印象当中最可笑的一个人是谁?你最喜欢哪一个名星?……这些问题学生是很愿意回答的,课堂气氛往往也非常活跃,但同时学生的回答也多有调侃、冷漠甚至恶意的东西。而有的老师不注意引导,不进行评点,更有甚者还迎合、附和学生,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发生了严重倾斜。这样的语文课也因此成了学生“最轻松、最快乐”的课,成了校园里的“聊天室”。
三、泛滥成灾的媒体辅助
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具辅助教学,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幸事。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和计算机对语文教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构建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文课堂方面,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然而在实际教学特别是公开课中,媒体辅助特别是课件的泛滥已成了教学的一大痼疾。
在计算机还没普及的时代,语文教学中使用录音机和幻灯机的时候是很多的,但经常出现朗读带的倒带、幻灯机的聚焦浪费时间而效果又差的情况。现在有了CAI,好像公开课上不用课件就是落伍了。于是对根本不需运用课件的文章,教者也会将板书、练习题甚至课文在媒体上展示出来,再生硬地加进一些音乐和图片。这样一来,学生如同置身于OK厅或是展览馆,所以特别兴奋。还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模糊图片让学生指认,说是为训练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此我想问,语文课究竟是应该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还是应通过音乐、画面来感受?认图片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放在文本上还是会放在多媒体上?在这样的课堂中,运用课件究竟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课件本身?其实,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其次才是教学手段的问题。
四、莫明其妙的拓展延伸
现在,新课标已经深入人心,新课标理论中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也开始受到空前的重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老师在某些公开课上盲目地拓展延伸,浪费了时间却效果不佳。
有些课文要解决的的问题本来就很多,教者为了进行拓展延伸,拼命挤压对课文的研习,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很不够,却勉强地来一个拓展阅读,还在结尾补一个迁移写作,仿佛不训练写作,阅读课便上得不彻底。更有甚者,有老师为了让讲课有深度,在拓展延伸时将一些大学生都不一定懂的理论带进课堂,使得学生如坠云雾之中。
五、缺乏创意的盲目效仿
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采用某种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个老师在讲到怎样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刻划人物时,在讲台上模仿小孩、少女、中年男子和佝偻的老人摇扇子的动作,学生在笑得前俯后仰之余,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刻划人物时抓住身份、抓住细节的重要性。而另一个老师在一节竞赛课上为了达到类似效果,在课堂上扮鬼脸,自揭其短,语调也非常夸张,当然,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事后问一学生上课的感受,她说:“上他的课我们都很兴奋,不过我们记得的只有他的搞笑。”这实在是邯郸学步的悲哀。
宁鸿彬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曾要求学生以“一个……的皇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皇帝的认识。这种既培养理解、归纳能力,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青睐。于是,要求学生以某一固定形式如“一个……的……”、“我认为A句很B,B在这句话把C(名词)D(形容词或动词)了”的形式概括大意或品味语言的作法,开始频频在公开课和常规课中出现。宁鸿彬首创此法,属于一种创新,他人大量模仿,就显得很平庸了。一个意思的表述,是可以有多种方式的,而教师指定的形式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形式。指定形式看起来是使之规范,其实多次如此就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了。
六、呆板机械的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于教与学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让学生所“学”内容大于教师所“教”的内容。课堂上学生充分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但现在的公开课中,有的老师将“互动”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做事。如漫无目的地让多个学生讲自己童年的故事,并频频鼓掌。看似很热闹,且学生很有成就感,其实学生并没有多大收获。
七、煞有介事的方法归纳
如果要问什么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最多,我看非语文莫属了。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论证方式、说明方法到各体文章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还有解题方法、鉴赏方法等,不一而足。有的老师每教一篇课文都要分析文章的写法并就课文的写法训练写作,把阅读课上成了写作课。他们也许是为了做到“授人以渔”“、授之以法”,但我们还是要问:每篇课文都进行这样的分析是否有“重复建设”之嫌?十二年的基础教育如果都用来学习某些方法而忽视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以及精神素质的提高,那不是一种过于奢侈的浪费吗?
更值一提的是,有的老师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故弄玄虚,貌似科学归纳,实是浪费时间。一高中老师在进行试题评讲时,为学生提炼了一个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排除筛选法。他告诉学生,要想选出正确选项,可逐个排除错误选项。对高中学生进行这种煞有介事的归纳,实在让人纳闷。
八、矫枉过正的课堂民主
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建议和贡献,鼓励并正面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扬课堂民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老师似乎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过分迁就学生,对学生的观点一味肯定,不进行明确的是非判断,甚至曲意迎合学生要求。如学生答问正确,就说“你真是太棒了,我为你感到自豪”;回答错误,则说“能积极思考,精神可嘉”,或者说“你又发现了一个错误,今天有进步”;学生有逆反心理,就顺着他们的意思而“愤世嫉俗”、怀疑一切;学生喜欢某名星、某小说、某卡通,就在课堂上大谈该名星、该小说、该卡通。这种不置可否、变“废”为“宝”、迁就学生的做法真让人担心,今后社会上是否会多出一些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怀疑一切且胸无主见、圆滑世故的人呢?
以上种种,让我感到了语文教育的悲哀:教者总是汲汲于体现某种教学思想、某种精神,展示某种技巧,而其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与其教学效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正相关?当教者的脑袋装满了太多的概念,用了太多的技巧,当理论变成了教条,艺术沦为雕虫小技的时候,这堂课还可能成功吗?况且其中又有多少牵强附会、简单低效、弄巧成拙、重复建设、庸俗低级、喧宾夺主、莫名其妙、故弄玄虚、急功近利、对牛弹琴的东西!教学思想、理论和模式、方法如果带来的是概念化和技术化,那以此进行教改毋宁说是一种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