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董 琳




  这是一节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始作文课。上课后,老师先说明这是一节讨论课。讨论:下列各项,你认为哪一项对人生最有价值——(1)拥有美貌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2)掌握一门绝技;(3)一个由你主宰的小岛;(4)一个藏书极为丰富的图书馆;(5)和心爱的人浪迹天涯;(6)三五个能和你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7)生时潦倒,但死后名垂青史;(8)生活虽不很富裕,但有一个温馨的家庭;(9)200万美元的股票;(10)能够从事你所向往的事业并作出非凡的业绩;(11)拥有世人为之倾倒的魅力,拥有无数的崇拜者。讨论要求:每人只能选一项,并且要说明选择该项的理由;同学间不同的选择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辩驳。教师先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准备,然后自由发言。起先,是各抒己见,课堂还算平静;后来逐渐进入互相质疑,言辞渐趋激烈,待到对立的观点交锋,互不相让,各人援引事例或引经据典,讨论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深入,不同的观点逐渐形成不同的阵容,辩难气氛白热化,收煞不住。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不谈自己的看法,只是组织讨论,维持讨论秩序。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教师请学生将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加以整理,在课后写成一篇作文,题目根据作文内容自己拟定。
  这节作文课,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老师着眼于学生明确各自的人生价值取向,着意于让学生明确此次写作的核心内容,并将这些作为写作的基本条件。在上课之前,教师并没有说这节课是写作课,而只说这是一节讨论课,让学生摆脱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一心一意投入到讨论中来。他们讨论的是人生价值问题,面对的是争论,这就逼着他们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找到足够的根据,让自己的观点能立得住脚,在论辩时把思路理顺,能够说服对方,而不会去考虑写作教学灌输给他们的写作的条条框框——在这种时候去考虑这些问题,会妨碍他们对问题本身的思考,实际上也妨碍了对写作内容的思考。这11个备选项,每一项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人生价值判断,而且每一项都有其道理,问题是怎样将其合理性阐发出来,用什么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在大庭广众面前立得住脚。当学生将这些问题理清楚以后,写作的基本问题即“写什么”也就解决了。教师作这样的设计,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真实生活的思考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能按照常情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形成思想——实际上也更容易进入写作思维,即使学生对“如何写”这一作文章法的技巧性不懂或不甚懂,也能够根据课堂的活动内容清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但是,若一想到自己是在写文章,就很容易到人家的文章里去讨材料,讨结构,讨语言,也很容易进入程式化写作的窠臼。
  其次,老师着眼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以激发情感来激活思维。学生选择一个选项,当然基于平时的认识积累;当众申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需要思考将平时的倾向明晰化,条理化。但由于这种思考缺少情感的动力,往往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当讨论进入到论辩阶段时,各种不同的意见发生碰撞,特别是,一种观点受到别人的责难,遭到不同意见的挑战,维护自己观点的固执会催生强烈的情感力量,进而化作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的动力。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会空前活跃起来。因为面对着反对意见,思维的方向性很强,每一个有价值的念头、有价值的根据都不会被学生放过,他们会从中挑出最有力的闪念作为武器,回击对手——从写作的角度看,是挑出最有价值的材料用来表达。另一方面,辩论时不可能不带感情,尤其是在激动的情感背景下,语言自然带着情感;写作时,辩论的背景会自然地变为写作背景,辩论的语言也就自然地变为写作的语言,带上了强烈的情感。
  再次,老师着眼于学生生活价值取向的不同,着意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老师所列的各选项,或纯物质的,或纯精神的,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或非常世俗化的生活,或较接近世俗化的生活,或距世俗生活有很大距离的,这些不同价值的选项本身,就已使学生作文的思维指向性有所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课堂讨论方面。学生的不同选择,导致其后的争论;争论中为寻找辩护理由而使思维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进而强化其个性化的思维倾向。可以设想,以此为基点的文章写作无疑也将是个性化的——对生活个性化的感受与认识必将带来个性化的文章。如果说学生的选择本身就为作文奠定了较为丰富的思维分支点的话,那么,众人各异的陈述交流,又使得即使是同一种观点,也将呈现出不同的支持理由,最后使文章呈现出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