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语文新课程实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者:崔干行




  
  四、重视教师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
  
  审美能力培养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从教师方面说,与缺乏应有的美学修养有关。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审美能力培养的要领和途径,在实施教学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感情丰富的内容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所以,提高自身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一,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
  文学理论在高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以及其它的一些“子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等等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培养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但从总体看,这门课程的学习还不是太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课程的设置有关。如果把这门课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因为阅读量不足(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不少文学作品,但他们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自觉地阅读),学生对抽象的原理理解颇感困难;如果把这门课安排在二年级,那么,在一年级上文学课时,学生又缺乏阅读作品的基本知识及理论。要解决这一矛盾,目前只能采取“互补”的办法,如果在一年级开设,就要重视课外阅读的要求与指导;如果在二年级开设,那么,一年级的文学课就要有意识地多渗透一些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建议二,多阅读文学作品。
  笔者曾经在某普通高校中文系4年级作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发现能阅读完“四大名著”原著的不到五分之一。他们平时是如何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业的呢?“很多时候只是看故事‘梗概’,‘简缩本’,网上浏览相关评论”。这些学生很快要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了,如果他们自身没有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怎么可能指导自己的学生从事文学艺术的“鉴赏和评价活动”?他们不可能领会美,也不可能对学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建议三,培养广泛的艺术爱好。
  作为语文教师,仅仅多看文学作品还是不够的,要把眼光放远放宽,对其它各门艺术如音乐、美术、雕塑、建筑等都要有所涉猎,以培养广泛的艺术爱好。实际上,在学生阅读的文本中,除了语言艺术之外,往往还包含有其它的艺术因素,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包括鲁迅的《社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丰子恺的《竹影》、冰心的《观舞记》,以及林嗣环的《口技》等5篇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如果我们自身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很难领会到文本作者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就很难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