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要警惕作文中的另一种声音
作者:张新村
请看下面一个课例:
【作文试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劝学格言。前些年,南方某地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就曾在他所教的班级内疾声大呼:“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其说法不过是对这一格言的白话翻版而已。
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短文,不少于400字。
【学生作文】虚伪的中国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劝学格言,以至现在也是妇孺皆知。它的意思只要是个认识字的中国人都明白,可是在劝别人学习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过这句话的白话文版本,因为他们认为那样说不雅,低俗。
中国人就是这样虚伪,凡事只图个“心里明白”,嘴上却不说。
但中国还是有一部分“傻人”的。前些年,南方某地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为劝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途,竟在他所教的班级里大声疾呼:“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位老师翻译的很到位,还通俗易懂,不但直接表达了古人的意思,还激励了学生。
可就是因为这样,这位先生,不但丢了饭碗,还留下了一身骂名:什么低俗,什么玷污中国青少年心灵,玷污中国的文化……
可是他说的有错吗?如果读书不能挣大钱,不能博得美人的芳心,你还读书吗?反正我是不读了。
唉,如果那位“先生”当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许会落个“育才有方”,“有文学修养”的美名。
虚伪的中国人。
【教师作文】穿越时空话“读书”
读书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说法不一,对此,我认为,应该扼其要旨,辩证来看。
首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劝学格言表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美好幢憬,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代读书人的功名意识、等级观念。无数的“范进、蒲松龄”们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幽梦,茕茕孑立,孤灯寂然,形影相吊,为的就是衣锦还乡,光宗耀族,升官发财。当然,也有无数的“范仲淹、文天祥”们待蒙学初成,即传承薪火,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读书理想,很多读书人舍弃“小我”,而心系社稷百姓,于是,历史的天空便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回响,便辉映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灵光。
其次,“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这一白话版“励学篇”是一种庸俗化表现,但若因其庸俗而回避之,则是另一种虚伪。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全球化趋向越来越凸显,人们要生存,要生活。况且,我们又不是饮露食英的神仙,因此,必要的正当的物质追求是应该的。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想,这理想的生活一定也包含物质方面的追求。但是,若因此就把读书之目的界定为“挣大钱、娶美女”,则其谬大矣。我们知道,一个人在这个世界过活,肩负着诸多责任,心里在想着自己的同时,也想到家人,想到朋友,想到国家。
综上所述,我们在强调读书功利化的时候,“且莫走向庸俗化、低俗化。毕竟,生命像一朵花一样,会开放,会帮助别人的。再者,人不单是靠吃米而活着。故曰:读书,即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尽一份责任。
据笔者统计,单是我任教的两个班级,大谈“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就有12人之多,当我以《虚伪的中国人》一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对“读书为什么”进行理性的思考时,其间,不少同学为小作者的“真的声音”喝彩,并爆出热烈的掌声。这一现象引人思考,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社会原因。有学者总结,当今社会存在着六大病态社会心理:(1)物欲化倾向:重物质,轻精神;(2)粗俗化倾向:报复原来极端政治化的倾向,向原始的、本能的方向的复归;(3)冷漠化倾向: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同情;(4)躁动化倾向:情绪化和非理性;(5)无责任化倾向:无兴趣(情绪冷淡,精神空虚、情感萎缩、厌世不振)、无所谓(虚无主义,玩世不恭),无意义(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浮夸化虚假化倾向:说假话。吹大牛,经济功利性取向。③
教育作为形而上的一种社会形态,任何时候,它都或隐或显的镂刻着时代的印记。黑格尔说过,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已的家园中。④
第二,多元价值取向。应该说,文化转型期赋予青少年全新的价值观,个体本位、多元取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青少年越来越看重现实的、功利的、物质的目标,理想主义的、纯精神性的终极目标虽然不是被绝然摒弃,但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为减小。
第三,人文精神的缺失。当教育蜕变为教学,教学蜕变为训练,训练蜕变为应试,我想,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杠杆一定会移动和倾斜。
以上原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作为语文老师,若想改变,无疑于蚍蜉撼大树。若因此,就对学生在作文中发出的另一种“真的声音”听之任之,我认为是一种失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冷静思考,理性思辨,并以我们孱弱的双肩承担起语文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②《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4卷,15页。
③沙莲香等著:《社会学家的深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第229-250页。
④《大学思想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