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反思近几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命题

作者:万永翔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改革已在褒贬不一的争论声中走过了五个春秋,成败得失,颇值反思,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阶段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关系到与现行的高考制度相适应的问题,尤其关系到学生一生发展和我们该如何有效传承民族文化的大是大非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各科的教育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语文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按系统论的观点从宏观上加以整体考察。所以,站在高中教育的角度对中考命题改革和初中语文某些教育改革进行反思,是应有之义。
  中考改革以来,应该说初中毕业生的思维活跃性的确有一定提高。但是,无庸讳言,高中生生源质量却严重下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语文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一)积累太少。3500个常用字能基本写对的人很少,在常用词语尤其是常用成语的使用中就更是错别字连篇;千古传诵的古诗文名篇记得太少,甚至连教育部规定必背的篇目都没有记住,更遑论理解、记住常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常见文言句式了;常用词语尤其是成语积累量远远低于大纲要求;名句、名段积累远远不够;短小必背的现代诗文名篇,基本上没有人去记;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更是一片空白。(二)感悟熏陶不够。很多学生是被引导读了一些书,但基本上是流于脑筋急转弯式的智力游戏,而少有认识上的深刻思索和情感上的深刻体验,这种阅读简直就是买椟还珠。(三)学习习惯太差。现在的独生子女本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上我们的语文教育只是一味地强调喧嚣式的思维活跃,以至于没有养成认真听讲、认真读书、做好笔记、书写规范、仔细观察、深入思索、真情体味、不断积累、修正错误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四)语言运用缺乏规范有序的科学性。比如,不知道同一意思在不同场合如何表达,实用文体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条据不会写,甚至连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几种基本文章体裁都不会写,结果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四不像”。
  近几年,在高中师生投入精力和心血是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和语文中考改革以前数倍的前提下,我市高考质量尤其是语文教学质量仍严重滑坡,除了宜昌市大的教育环境极其恶劣之外,恐怕和教改的走虚及中考改革导向失误不无关系吧!2000年以前,高中语文新课一般是在四月份结束,分点强化和综合训练时间极短。从2000年开始,高中语文新课在头年11月份甚至在九、十月份就结束了,分点强化三个月左右,综合训练和查缺补漏两个月左右。而在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可比的情况下,课内外衔接实验和中考改革之后的语文高考成绩比此前成绩平均分要低5分以上,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值得我们思索吧!
  做任何事墨守陈规、不思变革,肯定是死路一条。但不顾客观实际、不顾事物特性甚至违背事物的规律,也必定会以失败告终。可能有人又会说,改革嘛,摸着石头过河,哪有不犯错误的呢?我想,这不能作为我们盲目实验、规避责任的借口。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对改革领域和对象的特点及规律毫无认识,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是在情理之中的。1994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类似的困难,又“摸着石头过河”,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到现在若还有人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借口,为自己盲目的决策和因之而带来的恶果辩护,我们还能原谅他吗?虽然,我们的许多国家干部现在还正在孜孜不倦地做着这种事。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我们已有近百年的认识,就是其人文性的特点我们也已接受十多年了,母语的特点和少年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我们早已吃透了,那么,我们一切的语文教育改革都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可是,我们遵循了吗?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应该是很少有争议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谁都不能否认,而且事实上也无法否认。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这个系统,也是不能否认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对课内外衔接实验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改革进行深刻反思。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语文不可能像政治等以方法论为特性的学科一样,只需要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即可。以方法论为特性的学科,在教学中不需要大量的积累、深刻的感悟,只需要有基本的积累,掌握基本原理,弄懂基本方法,能解决问题即可。这样的学科课堂上抛开课本搞搞游戏、考试时搞搞开卷当然可以,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绝对不可以。
  既然语文具有工具性,就必须有足够的量的积累,就必须加以科学的训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你一搞开卷考试,本来就因怕吃苦而厌学的学生难道还会积累吗?老师还会去督促学生落实吗?我调查过很多学生,初中语文不少课文和基本知识都没有上,比如学《岳阳楼记》,有的老师就是这样处理的:“反正开卷考试,同学们把书看一下,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可以了。”试想,这样教学,学生能学到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吗?学生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吗?更遑论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了,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更是免谈!再者,初中语文教育还远远没有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而高中还要继续完成并且还要接受高考的检验。你一开卷,学生“双基”不牢,你叫高中老师怎么办?你叫高中学生怎么弥补这个损失以迎接高考的挑战?退一万步讲,就算初中已完成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但还有我们无法改变的高考指挥棒悬在学生头上啊!难道我们就可以置学生的将来于不顾而加以错误引导吗?而且我们知道,作为母语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可是由于初中乃至小学语文教育踏虚,学生积累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能力、认知和情感远远不够,就算是高中阶段花再大的精力和心血,也只能是事倍而功半!试问,在此情况下,高考质量能不滑坡吗?我甚至还有一个看来滑稽但绝对让我们无法轻松起来的担心: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学生说话或写文章,手头都要拿一本字典、词典或电子词典什么的,边说边看,边看边写——这是怎样一个场景啊!当然,这也可能把我国的经济拉动一两个百分点。
  既然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就应该在道理的认知上和情感的熏陶上多下功夫,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真善美的真谛,认清假恶丑的本质。这岂是演演课本剧、搞搞游艺活动的课内外衔接所能承担得了的?我们不否认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教改努力,因为语文的本质作用在感悟、在熏陶、在运用,而感悟、熏陶和运用是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的,诚如美国语言学家华特·B·科斯涅斯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从理论上说,语文课内外衔接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所谓“内”,就是以科学学习语文教科书为根本任务的课堂教学;所谓“外”,就是能将课堂所学语文知识加以运用的生活场景和各种活动。“内”永远是本,永远是我们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阵地;“外”永远是末,永远是为“内”这个根本服务的。因此我们绝对不能黑白颠倒、主次不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现实恰恰就是,为“内”服务的“外”鸠占鹊巢,次要的取代了主要的东西。不是有人为了迎接检查验收而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排练戏剧、赢得据说是一个语文权威的赞赏吗?我在想,像这样的课,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本是多大?学生究竟能得到多少语文方面的东西?我们的语文课何不就用戏剧课来代替呢?戏剧学院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试想,如果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科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不能引导学生真切体味文章丰富的情感,不能引导学生鉴赏文章所体现的各种美,不能引导学生在涵咏优美文章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而仅仅是以浅薄的游艺活动,以廉价的笑声和掌声,以形式大于内容、事倍而功半的课本剧表演来代替语文课堂教学,那么,除了能给学生浅薄、喧嚣和炫耀外,我们还能给学生什么!我们能给学生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一生发展的东西吗?
  总之,语文教改——不管是课题实验还是考试改革,都应该遵循语文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协调发展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才能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天空中翱翔。同时,更要从语文基础教育的系统性出发,从高考实际出发,真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如此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才能得到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拥护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