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阅读教学中的铺垫艺术
作者:王唐平
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新知识、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固着点之间存在着“潜在距离”。就阅读而言,学生受年龄、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其心理基础与一些文本的情境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两者之间设置合适的台阶,这种台阶的设置就是“铺垫”。在阅读教学中,铺垫是指教师为学生阅读提供一种教学协助,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解决学生的阅读困难,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解读文本。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因铺垫的内容不同,其效果及作用也各异。
一、情境的铺垫,让学生要学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时有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大脑的工作,能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更好发挥。因此,要使学生学习新课文,必须做好情感、心理上的准备。要在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创设出求知情境,把教材内容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欲望、需要,使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对文本产生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心理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成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的情境性。班级情境中的各种因素,比如环境、课堂气氛、音响效果等等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作用。因此如能在语文课中经常巧妙地创设和谐的情境气氛,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领其情。由于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性,将课文的此情此境化为学生的我情我境,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明晰的印象,也使学生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领情、亲情、生情的效果。比如,学习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时,在教室中贴上几副春联、几幅年画,挂上几串大椒、鞭炮,再吊几个大红灯笼,放一曲《除夕之夜》,整个课堂便马上红红火火、年味十足了。在这种情境之下,还怕学生不想学,不乐学,学不好吗?
二、知识的铺垫,让学生能学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一定要把所要用到的旧知识掌握好,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一般来说,学生对旧知识掌握得越扎实,理解得越透彻,新知识接受起来就越快、越好。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一定要使学生把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旧知识或感性材料准备好,为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并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地联想出旧知识,顺利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得到运用,为获得正迁移创造条件。如《一个女市长的遗愿》一文中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研读之前,引导学生回顾《枣核》中的悬念及其作用,学生就能温故知新。又如,《捕蛇者说》中,“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教师提起《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学生就能豁然开朗。
有一些文章的背景知识是解读文本的钥匙,在这种情况下,背景知识的铺垫就得跟上去了。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了解了苏轼写作这首词时的处境、心境,才能真正理解词作所抒发的复杂情感,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还有一些文章需要其他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这些知识作一些铺垫也是很有必要的。如阅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的信念》一文,就需要熟知居里夫人其人其事。初一的学生会知道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但未必知道她研究历程的艰辛;他们也会知道居里夫人是伟大的女性,但这“伟大”的内涵很难说得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是难以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如果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悼念居里夫人》、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及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文章,居里夫人的形象就会在他们心中清晰、完整起来。了解了她的经历、行为、思想,也就具有了与她对话的条件。
三、方法的铺垫,让学生会学
有了一定的情感铺垫和知识铺垫,如果缺少技能或方法上的准备,有时学生还是会有阅读上的困难的。
如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教师就要为他们作一些方法的铺垫,诸如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理解文意,翻译时的增、留、改、调等等。教师领进门,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有所获。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方法与过程,把它列入三维目标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方法的铺垫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好的铺垫,对于激发兴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化解疑点,能够产生水到渠成、立竿见影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铺垫应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加以引导,把学生的思路引上正确的轨道。也就是说教师要知道学生想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继而设法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引领学生把问题想通、想明白。当然,这个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应全部包办。总之,如果铺垫设置得当,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巧妙地把学生的问题引入课文学习的轨道,使课堂教学顺畅而自然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