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阅读教学的三个指向
作者:杜长明
一、指向文本:微观解读文本秘妙
当前的阅读教学,一些教师常常是借助资料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意义、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口若悬河、“打马虎眼”式的分析;或在处理文本的方法上作秀,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人灌变成“电灌”(毫无节制地使用多媒体),以在文本外部“打游击”为能事,隔靴搔痒,空洞糊涂,花里胡哨。但是,对文本内部进行分析时,却是蜻蜓点水,木偶探海,用那些印象式的语言给自己的无能找到合法的“避难所”。
要治愈这一“流毒”,必须把文本的微观解读当作“大学问”来做。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优秀作品,其中的秘妙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审美自失”。这种秘妙可能是表现形式,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大家都认为“闹”字好,那么好在哪里?这就进入了文本的微观解读。你看,“闹”字从“门”从“市”,“市”代表的是集合、多,有繁盛之状,让人不仅看到满眼春光,似乎还听到满耳春声,从无声变有声,这种从视觉转到听觉的联想,就是“通感”的运用。并且,“闹”代表的是喜庆,中国不是有“闹洞房”之说吗?同时,“红杏”吐蕾于二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报春意象。从语义潜在联想机制来看,由“红”想到了“火”、“热”,由“热”想到了“热闹”,红火、火热、过渡自然,“红”和“闹”字前后搭配得天衣无缝,“唯有这‘闹’字才把春天的景象‘全部呈现给了人的意识’”。这种秘妙可能是动人的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伤,让多少人泪湿衣襟;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使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这种秘妙可能是深刻的哲理,如由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发的联想,由王之涣《登鹳鹊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牵动的想象,都要于细微解读处触摸到智慧的尖端。当然,这种秘妙还可能是独特的思想(如苏轼的《石钟山记》)、重要的信息(如科技读物和新闻通讯)等,但都离不开王国维讲的“不朽之文字”。
二、指向学生:贴近人生经验通感
纵观新课改,从阅读方面而言主要做了一件事,即把立足点移回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验”一词因此被新课标16次提及。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欣赏形象,实际上在与作者、文本进行交流和对话,自身的阅读体验与文中有特点的部分以及唤醒感觉、经验的部分借助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活动猝然遇合,诸感觉被打通,激起“人生经验通感”,不知不觉“自失于对象之中”。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沉迷其中,从而贴近学生“人生经验通感”,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阅读能力。
比如,鲁迅的《社戏》中对“偷豆”、“煮豆”等表现好客民风、纯朴人生场面的白描,很容易让学生想起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断。紧扣这一阅读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或口述或笔写,或绘画或唱歌,定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情感的“真”和实用的“善”之间虽然发生了错位,但产生了动人的美感。又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通过对父亲“买橘子”这一典型场景的分析,让学生在看到一个笨拙多余而爱子情深的父亲的同时,唤起“人生经验通感”,想起自己的父亲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也会通过父亲的“造型”来表现父爱,温暖的人间亲情马上会在心头涌起。再如,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谁都会被博大的母爱震撼;读鲁迅的《阿Q正传》,谁都会找一找自己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所以,阅读教学在拟设教学目标、内容时,必须指向学生阅读的实际体验,贴近学生“人生经验通感”,才能使学生心弦得以拨动,人性得以舒展,灵魂得以升华,他们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自然地、必然地会得到提高。
三、指向写作:孵化学生写作能力
有人认为,写作能力是21世纪的第五张通行证,因为我们在哪种场合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是在电脑前与别人聊天。阅读是吸收,是输入;写作是倾吐,是输出。写作能力是最高级别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检测器”,但是它的“根”在相当程度上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写作的孵化器,具备了一定的“温度”和“土壤”,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才不是难事。
首先,指向文本的表达形式。只要我们专注地阅读,就会发现每一篇文章都存在可以被效仿的表达形式,只不过有的是“显山露水”,有的是“犹抱琵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破解文章表达形式的秘妙,在下意识直接模仿的基础上再创造性地运用。比如,借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让步结构法来歌颂一个人,借鉴《荷塘月色》的环形结构法来表达情感,借鉴《项链》的出人意料法来构思小说,借鉴《驿路梨花》的巧设悬念法来叙写事件,等等。当然,这并非要机械照搬,而是要学会借鉴多种表达形式,融汇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如同前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一样,有自己的个性色彩。
其次,指向文本的内涵范例。有作者撰文讲,要“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笔者完全同意此观点。在高考的“指挥棒”面前,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阅读课外读物,似乎不太现实。其实,学生在课内阅读活动中“会掌握许多有意义的知识、有价值的数据、重要的信息、生动的故事、独特的案例以及许多警句、名言、成语、词汇,等等”,只要点拨学生用心摘记,储备于心,在写作时这些内涵范例就自然从记忆库中“跳跃”出来,被激活,被衍化。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道别情怀,屈原的爱国风范,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中国古代圣贤的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生哲学等等,都可以在写作时开合有度地援引,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
杜长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重庆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