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2006年高考成语透析
作者:杜传家
①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北京卷第4题B项)
②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安徽卷第2题D项)
③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湖北卷第3题A项)
④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四川卷第3题C项)
⑤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象,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四川卷第3题D项)
⑥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辽宁卷第4题D项)
⑦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山东第3题A项)
⑧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江苏卷第3题D项)
①句中“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而句中强调某些国家的这种做法缺乏长远眼光,与“没有眼光”不能等同。②句中“追本溯源”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句中强调的是学习先进要反问自己做得如何,故对象误用,应改为“反躬自问”。③句“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其对象是文艺作品或人物叙述,本句却用于话剧表演,对象有误,可改为“惟妙惟肖”。④句中“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看清真相,此句表明古蜀历史文化复杂错综,所以使用对象准确。⑤句“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句描述对象是雕像,雕像属艺术范围,故准确。⑥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而句中是描写人的穿戴,所以使用对象有误。⑦句“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起了变化,此成语有两点:一是对象为人的思想性格,二是不知不觉的变化。本题中对象是人居环境,因而使用对象有误。⑧句“感同身受”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感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谢意,所以对象误用。
(六)色彩不辨
①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北京卷第4题D项)
②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第2题C项)
③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四川卷第3题B项)
④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第3题C项)
⑤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辽宁卷第4题C项)
⑥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第3题A项)
⑦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第3题C项)
①句中“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是一个中性词。此处使用正确。②句“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而句中是一个褒义的语境,改“独辟蹊经”为妙。③句“熟视无睹”指看惯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漠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同时,词义也不恰当,“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种现象,而题目中是一次具体的行为。④句中“睚眦必报”指像被人瞪了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显然不恰当,一是感情色彩不对,睚眦必报是贬义的;二是词义也不对,睚眦必报是指报复、报仇等,句中是报答、报恩之意。⑤句中“敲门砖”比喻临时用以求得名利或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一般带有贬义,此处是褒义语境。⑥句中“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合。⑦句“评头论足”也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合原意。
(七)前后矛盾
①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浙江卷第3题D项)
①句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指人中最英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比喻人才出众。而前文说此人“鲁莽草率,刚愎自用”,为此前后矛盾。
(八)不合逻辑
②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广东卷第3题B项)
②句中“不堪设想”意思是对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意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用在这里不合逻辑。
三、复习对策
50例成语昭示了2007年高考熟语考查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1、题型。①熟语使用正误判断性单项选择题仍是高考热点题型。②选择熟语使用填空题。③未来的熟语使用题不排除文字表述题的可能,如熟语改错题。
2、特点。熟语所及内容绝大多数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熟语。每道熟语试题所考查的四个熟语,大都是从意义、对象、色彩等方面进行考查,误点具有代表性,各题难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复习中应在准确把握命题题型及特点的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落实。感情色彩类熟语可从如下分类积累。
1、分类积累。熟语浩如烟海,但考查大多是常见的,为此,复习可分类积累。如(1)感情色彩类熟语可从如下分类积累,褒义:叹为观止、不刊之论、耳提面命等;贬义:坐而论道、无独有偶、始作俑者等;中性:左右逢源、按部就班等。(2)适合不同对象的熟语可从如下方面积累,①男女之间或夫妻之间:乱点鸳鸯、夫唱妇随、耳鬓厮磨等;②文章或艺术:行云流水、烘云托月、不落窠臼等;③双重含义:灯红酒绿(环境、腐化生活)、纷纷扬扬(雪花飘扬、杂乱传扬议论纷纷)、登峰造极(成就达到最高境界、做坏事猖狂到极点);④其它:明日黄花(过时而非未来)、美轮美奂(房屋而非人或事物)、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而非糊涂)等。
2、解题技巧。①避生就熟。每年高考试题都有较生的成语,但大多数是常见常用的,所以应该“避生就熟”。尤其是选择题完全不必担心有未接触过的知识。一般来讲,四个选择有两个是很容易排除的,另外两个,要避开生的,因为越是生僻的东西越不易出问题。抓住似懂非懂的一个选项,则可推测一下出题者的意图,是在有意混淆什么,一般即可做出判断。②巧扣语境。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理解,只有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熟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因为语境对语言的表达起限制作用,限定熟语的临时意义,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上下文,紧紧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熟语题的钥匙。
杜传家,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钟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