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考场话题作文面面观
作者:梁继芳
一、审题
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蕴含的隐性要求,即命题人在提供的材料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命题人的立意取向,一是命题人的价值取向。
例(2006年9月武汉调研考试作文题)
慕毅飞写了一篇题为“高考作文17题,内中无一忧民字”的文章。文中写道:看完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两句古诗涌上心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明·袁宏道)。17道作文题中,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2)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的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当然,从另一角度说,作文题目所起的作用只是限定写作的角度、思维的方向,如果心忧苍生,什么样的命题都能写成经世之文。国计民生那么多让苍生忧心的事,何以就上不了考生的笔端呢?
请以“作文与国计民生”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先是提及“17道高考作文题,极少反映国计民生”,又说“心忧苍生,什么样的命题都能写成经世之文”,很显然,材料的倾向性是“无论题目中有没有限制,作文都应反映国计民生”,这就是命题人的立意导向,其价值导向就是“需要学生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如果考生在作文中表现的是“作文不用反映国计民生”“作文与国计民生没有关系”亦或“不用关心国计民生”“轮不上我们关心”“我们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等,就属于“立意不当、思想不好”,审题是不准确的,写出来的作文当然不可能得高分了。
二、标题
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常用“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来强调设计一个好题目的重要性。确实,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或体现全文主旨,或表明文章特色,或展现文采,或张扬个性,而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能在众多的试卷中一下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激起阅读的兴趣。可是有的考生不愿意在拟题上下功夫,题目写得老气横秋,毫无文采,有的甚至直接用话题作题目,在高考阅卷中,虽没有规定不准用话题作题目,但强调“题目自拟”,自拟的题目当然不是话题本身,更何况话题本身范围宽乏,用作题目极易出现题大文小,甚至文题不一的毛病,多少会给作文的整体评分带来“隐性”的负面影响。其实,拟一个好题目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多用修辞,如《宽容是阳光》、《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笑看风云》、《守卫精神火种》,也可以巧用成语或俗语《三顾之“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可以引用诗句名言《对影成三人》、《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他年我若为青帝》、《问世间情为何物》、《路漫漫其修远兮》……总之,拟标题尽量做到“新、雅、美”。
三、开篇
一篇作文,有个好的开头如朝花含露,让人一见如清风扑面,为之一震。在考场作文中,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把握全文的主旨,开篇就能找到最能表现考生见识的内容是相当关键的,因为它实际上决定着你整篇作文的走向,奠定了全文基调。因此,拖沓、含蓄、晦涩,“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亮相都是考场作文的大忌,而一上来就大段复述或引用材料,则更是令阅卷老师倒尽胃口。在开篇两段的安排上我们应尽量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出场就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现自己的优势。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提倡让学生开篇使用排比这种修辞,排比可以给人结构匀称、语脉贯通、气势恢宏的美感,容易在和谐的音韵和强烈的抒情中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当然,排比也不是简单的拼凑和罗列,应注意语句流畅和层次分明。
例:2001《诚信》(《守卫精神火种》)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诚信。在千年后的今天,这光华这火烧这烈焰竟成黯淡之势;于是,历史的洪钟叩响浑厚的清音,穿越时光的河流,震撼今人的灵魂:请守卫精神的火种,请重树做人立业之本——诚信。
开头有文采优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诚信”具体化、形象化,又运用排比蓄势,如气贯长虹、语句流畅,彼此间又与“诚信”有联系,这样的开篇令阅卷老师大为赞赏。
四、选材
诸子百家,都以善辩著称,可没有一个是光讲道理不摆事实的,他们早就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孟子在《齐桓晋公之事》中用“以羊易牛”、“为长者折枝”、“挟太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等例,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加了论证的形象性,使得齐宣王最后终于同意“尝试之”。在作文中,同样如此。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提笔时都感觉无例可举。其实,翻开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其中所用的事例,有许多都是我们熟悉的。教材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它可以用来论证2002年“心灵的选择”:邹忌不轻信妻妾客的话,而终于做出自己心灵的选择,找到事实的真相;也可以用来论证2003年“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邹忌跳出亲人的温柔网,做出了理性的判断;也可以用来论证2004年湖北省的“买镜”: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事上,渴望从妻、妾和客那里买到一面真实的“镜子”,可是从妻、妾、客手里得到的只是一面凸透镜,最后在徐公那里,他才买到了理想中的“镜子”;也可以论证2005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邹忌能沉浸在亲人的赞美声中,也可以从赞美中跳出来;还可以用来论证2006年“三”:邹忌由比美小事,举一反三,想到齐王所受的蒙蔽一定会更厉害。因此,在复习教材时,要有意识地想到国家社稷到引导学生思考、积累和归纳教材中的事例。
五、论证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方能通幽。在议论之中最忌空发议论,埋头说教。一篇好的议论文,在论证时,除了采用一定手段,常见的有比喻说理,排比蓄势,对比鲜明,反复强调等,把高深抽象的道理阐释得浅显具体,把繁冗拖沓的议论变得生动活泼外,更要强调的是在论证时扣紧中心,把所举事例和中心联系起来加以阐释,理清其间的因果关系。有的学生在事例后往往不加以分析,写完后就搁置在一边,那么所举事例一抽出来,文章就只剩下开头和结尾,中间是一片空白,怎么能自成一体呢?其实,把事例与中心联系起来阐释,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难,我们可以从正面或反面,从内容或思想上抓住事例中能证明中心的那一部分,展开论述。
例:2006年全国卷I《了解自己成就人生》
越王勾践一开始草率进攻夫差,几乎弄得身死国灭。因为当时他只是图一时痛快,并未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而后他奋发二十年,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正是他知道自己已得民心,才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
作者从勾践“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成就人生”这个角度,来看待“卧薪尝胆”这个故事,这就找到了事例与中心的切合点,论证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从阅卷角度来讲,选材精当,论证扣题,当然好!
六、文采:
阅卷老师在考场作文中最看重的是学生的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内容和立意相关,语言则和文采相关。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的重要性。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一栏,学生可以展示的很多,如精巧的布局谋篇、奇妙的想象、高远的立意、博览群书的优势,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辨等。当然,评分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一面独到”就可。江苏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过“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考生在平时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耀眼的“星星”,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例: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
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不约而同地,多少文人风尘仆仆地朝你赶来了,古都北京,文人扎根在这儿,你宽广的胸襟温暖了他们,你深情的水土养育了他们,你慈爱的双手抚慰了他们。他们的诗歌中、散文中、传说中,他们的寓所里,魂归处;他们的血脉中,都汨汨流淌着你留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气息,然而他们逝去了,你却依旧恒久存在着,于是你的孩子们留下的踪迹,成为你永恒的符号。
在这一段,作者就采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情感真挚,用“你”呼告,强化了文章的抒情性,极富文采。
此外,文章的结尾和卷面也很重要。结尾是用来强化观点,总结全文的,而卷面则是引起阅卷老师直观好感的内容,一份清爽的卷面无形中增加了阅卷老师对你的好感,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时做到:卷面清洁、字迹清楚、不写错别字。
综上所述,一篇考场作文,只有审题、标题、开篇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才算是一篇成功的作文,而要做到这些,则需我们在平时有意识地多训练、多思考、多总结。
梁继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