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散步》教学设计
作者:刘少鸾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爱和责任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后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让人感受到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对生命的珍爱、生活的责任。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想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同时更加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并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为此本课设计包括:一是以教材为载体,传授散文阅读三步法(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美;再读课文,把握情感主题美;品读课文,体会散文语言美);二是以教材为镜子,引出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阅读目标]
1、学习阅读散文“三步法”。
2、品味本文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表达生活之美。
4、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阅读过程]
一、导入激趣,直奔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被许多小事感动过,但不同的人,表达感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钢琴家通过从指间流泻出一个个音符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歌唱家凭借歌喉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画家可以用彩笔描画出对生活的感受,而重庆师范大学的莫怀戚老师就是借助语言来抒写出自己对“散步”这件事的感动和感悟的。
散文就是抒写生活感悟的一种文学体裁,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之分,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那么我们该怎样来读懂这篇散文,理解其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掌握一种新的阅读方法。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美
1、听读课文(教师范读):
(1)注意字音的准确,句逗的停顿,语气、语调的处理。
(2)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愉快而深沉,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
2、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其中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抓要点)
A、事件是: 散步
B、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C、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D、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E、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情趣),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而我顺从了母亲。
概括主要内容:文中叙写了初春一家三代四口人在田野散步,后发生分歧又妥善解决的事情。
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主题美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请用一个词概括该人物令你喜欢的理由。
(慈爱的)母亲、(孝顺的)我、(贤惠的)妻、(天真可爱的)儿子
(1)“我”是文中的主人公,要面临哪些情感?
——文中的“我”要面临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这四种感情缠绕在一起。
(2)我解决“分歧”,顺从了母亲,你从文中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母亲年老,身体不好,应该得到照顾,而儿子还小,我伴陪他的时间还长,而母亲却是风烛残年的人了。从中可见“我”的善良,孝顺,这正是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体现。
(3)最后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从中你看到家庭成员间的什么情感?
情感:本文反映出一家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 表达出对生命的珍爱,并从中感悟到中年人的生活责任感和使命感。
2、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件事要传达出什么信息?
主题:赞颂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赞颂了亲情的美好,生命的珍贵,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你认为本文在选材、立意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感悟到中年人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品读重点段落,感受散文语言美(含义丰富、充满情趣、意在言外)
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词,句,段落?请勾画出来,大声朗读。
2、请你采用“我喜欢的是……它……”的句式进行赏析(从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词的恰当等)。
教师示例一: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最令我喜欢的是文章开头“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它美在开门见山,这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镜头,体现出了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
学生赏析一:
最令我喜欢的是文中对初春景象的描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又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它描绘出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出母亲熬过冬天焕发出新的活力,突出了对生命的珍贵和热爱。
这个环境描写为散步创设了一个很协调,很温馨的背景。
学生赏析二:
最令我喜欢的是文章的结尾,它美在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哺育下一代,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庭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生命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启发我们要善待衰老的生命,爱护幼小的生命。
学生赏析三:
最令我喜欢的是“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它美在既突出了小孩的天真可爱,聪明,又突出了一家人的和美幸福。
过渡: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读罢这篇散文,我们被文中祖孙三代人的浓浓亲情所感动,被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所感染、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崇高的洗礼。
五、联系生活,情感体验
1.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充满亲情的镜头(片断)?或者自己对待亲人有些遗憾的地方?
请你用一句深情的话,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如:,我想说。
学生一:我奶奶已瘫痪多年,只能呆在家里,对外面的变化一概不知,奶奶很想出去看看,但又怕给晚辈们添麻烦。今年春节,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一家前呼后拥的推着车带奶奶去逛了解放碑,爸爸当驾驶员、妈妈当特护、我当导游,一路上奶奶脸上一直挂着笑,堆满了幸福,引来路人不少羡慕的眼光。我觉得这是我们家最温馨的一幕。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感谢您们用行动给女儿上了敬老、爱老一课,让女儿明白要善待衰老的生命,要肩负起应尽的责任。相信女儿吧,以后我会做得更好的!
学生二:我是家中的独生子,拥有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可我却生在福中不知福。有一次,天气骤变,气温下降很多,爸爸拿出衣服要我穿上,我却不理会,摔门去了学校;后来爸爸又把衣服送到学校来要我穿上,当时我还对爸爸大声嚷嚷,现在想来实在不应该,我真傻!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说:爸爸,对不起!以前我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对,对你的关爱没有好好珍惜,对您的苦心没有理解,是我的错。今后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我要争取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
(学生动起来了,纷纷谈自己生活中感人的一幕,和自己现在想起来很愧疚的地方,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师生的心灵均得到一次洗礼。)
2、学用以小见大,描绘生活之美。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请同学们拿起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抒写我们的亲情。
六、七嘴八舌话收获(学生兴趣颇高,思维活跃,纷纷谈自己的收获,大致归纳如下)
1、学习了阅读散文的三步法。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美;再读课文,把握情感主题美;品读课文,感受散文语言美。
2、掌握了品味语言含义的方法
3、对父母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所理解,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4、认识到亲情的美好、生命的珍贵和一个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刘少鸾,中学语文教师,现居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