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一剪梅》比较鉴赏教案

作者:王文芸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应该说在了解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经历后,学生是不难理解和欣赏的,尤其是在教学中若附以著名歌手安雯深情演绎的该词的MTV《月满西楼》,则更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法对这首词的感性认识有一定帮助,若再能采用比较法欣赏这首词,学生受益会更多。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
  
  一、对比中挖掘出深层意韵
  
  1、与《大江东去》截然不同的音韵节奏感
  朗读《一剪梅》时,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舒缓的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句式的整齐对仗使诗句和谐而有节奏感,压平声韵更令读者感到有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
  而刚学的《大江东去》则句式错落有致,意韵起伏,仄声韵又令全诗气势恢弘,与《一剪梅》形成截然不同的豪放诗风。
  
  2、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的不同写意风格
  古人写诗或直抒胸臆或委婉抒情(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前者如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位女主人公自誓之词,“山无陵”以下连用五种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海枯石烂、生死不渝之爱,深情奇想,大胆热烈,直抒胸臆。
  但古诗词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法更常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就以“藕残簟秋”点明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让读者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上来体悟,从而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把客观和主观、景与情都融化在一起,无怪《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3、不同时期不同的登舟心态
  李清照的好几首词都描写到登舟划船的情形,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作者的早期作品融情于景,让读者去分享她对大自然的感受。“沉醉”、“兴尽”表现其留恋忘返,兴致之高,透露着作者心底的欢愉。少女时代,她驾舟出游是没有孤独感的,而结婚以后,明诚本应同她一道去领略湖光山色,却因为外出而没有同去,从“独上兰舟”的“独”字即可看出,这里词人借泛舟来消愁,结果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而眼前的情景却只能勾起往事,徒增愁情。
  
  4、独特的女性形象
  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思妇埋怨、猜测丈夫或对情人见异思迁的不满情绪,如: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
  ——《行行重行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氓》
  而《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厢恩爱。他们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截然不同。
  
  二、欣赏中引起“共鸣”
  
  1、一个“自”字,意境顿出
  《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空”二字深重透露出诗人面对青草啼鸟时感到的寂寞和苍凉,形成了全诗的失意、落寞的感情基调。而《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两个“自”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花飘水流,触景伤情,但花和水却全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零不停地流逝。两个“自”字把这种感受发挥到极致,正如屈原所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从中也令人感受到韶光易逝的无奈。
  古人作诗,惯于苦吟,故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这样苦吟出来的诗,底蕴丰厚,强调斟字炼句,一语数意,并“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阅读诗词时,把握这些经作者多次提炼加工后的“精字珍词”,便成了开启诗词之门的一把钥匙。
  
  2、“月”“鸟”之情,源远流长
  古典诗词中一些物象的寓意常有固定意,如“鸟”与“月”。
  鸟在诗词中往往是寄寓相思之情的信使。如: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与古诗词中“鸿雁传书”的习惯用意是相同的,这与李清照后期作品《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亦是前后呼应的。
  再说“月”字,古诗词中明月总寄寓着相思之情。如: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依楼。”
  ——白居易《长相思》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一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想象着丈夫托雁儿传来的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想着想着,仿佛觉得自己已身处西楼,沐浴在蕴含着团圆气氛的明月光辉之中,正似“西楼望月几回圆”,作者的相思之苦,盼归心切不言而喻。
  熟悉古诗词中一些固定意象的含义,不仅对作者情思及本文的意境能较好地把握,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由此及彼”的阅读欣赏能力,便于学生迁移阅读。
  
  3、不同的意象,共同的愁绪
  文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写愁情的语句在古诗词中很多。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仔细品味这些写愁名句,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把抽象的愁情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中,使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从而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深度。
  课程专家曾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本领。
  在阅读中不断进行比较、对照的鉴赏,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李清照《一剪梅》这一首词的文学知识,而且能学到相关的一系列内容。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追求最优化。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应选择最好的、最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方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实现学生在自己起点上的最大可能的提高,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王文芸,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