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预习·自学·讲课
作者:郭厚荣
一、从预习到自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常常会见到这样的课例:导入新课后,老师往往这样表白:“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然后或板书,或小黑板出示,或多媒体显示一些词语,让学生或读或解释。完了以后,便说,“好,预习就检查到这里,下面学习课文内容……”。
如此预习要求,或许我们并不陌生。从新课改的理念看,这种把预习课文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字词是有违课标的。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看,我将传统的预习上升了一个层次——从预习走向自学。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学,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积累新结识的语言(主要是词语),做到会认、会写、能理解、能运用;②大致了解作品内容(或复述或写内容提要);③理清结构(列提纲);④自己读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⑤认识作品最明显的特色;⑥我的困惑或不理解的问题(这是教师批阅的重点)。
在教学新课前,我先让学生以自己真正的阅读水平理解课文,不给任何指导,让他们完成自学笔记。我在备课前阅读学生笔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批阅,把一些有建设性、可取性的问题充实到备课教案中,并在教学中着重解决。
从预习到自学,我由传统的封闭式备课方式转变为开放式备课,再把这些学生的障碍性问题作为课堂解惑的主要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反过来给学生一个新的层次上的指导,由此可引发学生新的疑问,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预习到自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授课再也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无可奈何”;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当然,我从学生的自学本上也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有学生直接抄写参考书中的内容,二是部分学生所提问题质量欠佳。这种纯粹是为应付老师检查的行为,说明这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新的路子来解决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学困生,由于本身知识底子薄,自主探究的方式反而成了他们学习的障碍,这也需要教师的格外关注与重视。
二、从自学到讲课
上课铃响了,八(3)班的教室里,一位女同学落落大方地走向讲台,宣布“上课”。
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尝试着让有兴趣做小老师的学生走上讲台引导同学们一起学习,颇受学生欢迎。黄婉婷同学还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我当小老师》的文章,表达了她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之情。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又尝试把古诗分给全班学生。全班组成了八个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各组先每个人分别钻研,写出教案,再小组研究探讨,取长补短,合成一份教案,最后按进度要求各小组推荐1人上讲台讲课。今天轮到齐婉莹上课了。她讲的是《游山西村》。
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小齐老师配乐朗诵了全诗,然后让同学们试读,注意字音、节奏,并出示小黑板,感知下列问题: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写了哪些景物?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③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一声令下,只见同学们拿着书本,边读边热烈讨论黑板上的问题。不一会,一只只手高高举起,全班开始交流。掌声此起彼伏。然后开始背课文,顿时教室书声琅琅,齐背一遍后开始赏析名句。紧接着学生提问,小齐老师和同学们解答。“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大家对陆游的作品知道多少?”小齐老师的问题又让大家陷入紧张的思考之中,最后小齐老师高声背诵《钗头凤》,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堂课上完后,我一直在思考: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是否可以上台讲课?学生讲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什么角色?
从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完全可以做小老师。由于他们是同龄人,学生到小老师的角色转换令人倍感新鲜,其他同学也感受到平等,同学们在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中都乐于展示自己。当同学们的学习自主性、兴趣、心智被激发时,教师在此时扮演的是一个评判者及临场辅导的角色,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从自学到讲课,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各小组都不甘落后,他们有共同的合作动机和学习责任,一起备课讲课,小组内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在共同的期望目标激励下,各小组成员都最大限度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个人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总之,从预习到自学,从自学到讲课,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郭厚荣,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江汉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