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感教学要把握好四个结合

作者:王先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先后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本体。
  为了推进语感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在全国“语文本体教学研究与实验”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中国教育学会又把《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作为学会直属的“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成立了《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总课题组制定了实验的总体方案,并通过各专业核心刊物,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实验学校,得到了有志于语文教改的同道和学校领导的热烈响应。
  所谓语感教学,即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体系。要搞好语感教学,必须处理好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语感训练与审美陶冶、语感训练与语文知识传授的关系,即语感教学要把握好“四个结合”。
  
  一、语感训练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也就是说,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个性,才遵循了母语教学的规律,从而也才能最终使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然而,“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新课标语)。但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思想教育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具体地说,即要在进行语感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述的道理,从而接受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比如,教学郁达夫的写景抒情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故都”指北平,那么,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天”,可以吗?学生很快明白,改了不好。因为“秋”明确了本文描写的对象,确定了本文描写的内容,而“故”字,则包含着一种文化底蕴,饱含着作者对故都的热爱、眷恋之情,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
  然地融合在了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文章通过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自然风物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寂寞情怀。至此,学生便全面理解了文章的题旨。又如教学杜甫的《蜀相》,在学生明白这首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第二年即唐上元元年(760年)走谒武侯祠写的一首咏史名作后,可讨论:把题目换成“武侯祠”好吗?为什么?通过品味比较,学生当能明白,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既感慨朝中缺少像诸葛亮这样的匡时济世之才,又痛感于自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同时,又叹惋他的事业未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伤感。鉴赏首联时可提问:题目为“蜀相”,这里为什么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能否换成“有”或“在”?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明白了这里称“丞相”显得更加亲切些,“寻”字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一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所以下这样一个“寻”字;二是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造访,而非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三是它还有力地表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结合杜甫生平抱负,渗透思想教育于语感训练之中。
  
  二、语感训练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是思维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教学大纲》在有关教学原则中也明确指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串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说,我们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让学生在辨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语言运用的妙处时,要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愤》时,可提问:“世事艰”暗指什么?从章法上看,它有什么作用?诗中有和它照应的句子吗?你能结合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而“愤”吗?通过品味,学生明白了“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同时也为下文的“空自许”作了铺垫。“空自许”和“世事艰”照应,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斥责。由此可见,诗人是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而“愤”,为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而“愤”。再如教学李煜《虞美人》,品味:“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辰美景,而诗人却为何要发出“何时了”的感叹?结合李煜被俘软禁宋都汴京的背景,学生不难明白,面对这春花秋月良辰美景,诗人触景伤情,回想昔日南唐的宫廷生活,更感今天的无比凄凉。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昔日欢乐一去不回,作为昔日一国之君的诗人焉能不发出哀怨的感叹!
  
  三、语感训练要与审美陶冶相结合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阅读优秀作品,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具体地说,即我们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要对学生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如教学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通过品味“信手把笔,随意乱书”中的“随意”是“由着感情”以及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中的“残”“暗”“寒”字,并且结合《琵琶行》理解了白居易的“九江三泰”之后,可质疑:作为朋友,元稹在信中对自己的病情一点都没有隐瞒,但白居易却在信中说了假话,白居易对朋友是不是不够真诚?同学们当能明白,真正的朋友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元稹自己被贬通州,且得了重病,但一听说白居易被贬九江,就为朋友担心不已,赶快写信安慰;白居易呢,明明自己过得不好,却说自己这也好那也好,就是怕朋友为自己担心。庐山草堂刚建好,就迫不及待地给朋友写信,一写就写到天亮。两人真可谓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纯洁无私的友谊。在语感训练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了正确的友谊观的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语感训练要与语文知识传授相结合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要“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要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具体地说,语文知识教学,除直接传授必要的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即不仅让学生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格,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能领悟在该语境中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通过引导学生品味体现全篇主旨和文章语脉(即表达同一话题的前后呼应、上下契合的词语线。语脉往往有比较明显的语言标志)的句子,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义就在此吧”“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等,学生不仅明白了语脉的构成方式(如用重复语、指代语、关联词等显示意义关系,形成照应),形成了对语脉的敏感并积累了理清文章脉络的经验,而且明白了前两句话指明了写作的缘起和必要性,后四句话表明了文章的主题是评述“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正是这样一条语脉,体现了全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话题。再如对杜甫《蜀相》的诗眼“空”“自”的品味。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某一个字。一首诗有了这一个字便境界全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炼字(包括炼词、炼句)与炼意。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果诵读诗歌,不能发现、把握诗眼,那么,我们就算不上真正读懂了一首诗。还如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品味与把握:“清、静、悲凉”令作者魂牵梦萦,既是故都秋景的总体特征,又是散文意境的焦点。教学台湾散文大家潘琦君的散文珍品《泪珠与珍珠》,讨论题目是不是属于并列关系,了解课文的事物线索(泪珠)和议理线索(马区夫人的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及其组织事实材料和思想感情的作用,明确题目不是二元型的并列关系,而是比喻关系;事物线索有“形联”的作用,议理线索有“神系”的作用,作者运用事物线索和议理线索将散漫的事实材料逻辑地组合起来,形散而神聚,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的深厚情感和对崇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学习语文课文,无非是积累语言材料,扩大知识见闻,借鉴写作方法,训练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最终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而这些,都可以统一和落实在对文章的感受和领悟上,统一和落实在语感训练中。
  
  王先海,男,湖北省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