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作者:潘红胜 张志琦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是我们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无论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抓住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审美氛围,在审美的心态下求知,发掘蕴含着的美的因素,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熏陶。
  
  一、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格外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泻,毫不保留,一泻无余。
  我们还永远记住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等极具个性色彩,联想丰富,变幻多姿的语言。在传承和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反复揣摩和领悟,品味到了朱自清先生语言美的规律,也便自觉完成了对语言的审美的过程。散文的语言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亦然。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讨论“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体会三个词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学生领悟到鲁迅先生如此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审美更大有可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自不必说,就是史论文,其语言的审美也极具效用。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那充沛的语势,酣畅的文字,读起来都会觉得有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首句“呜呼”开头,渲染出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慨之情,令人产生共鸣。在论及后唐庄宗“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论及后唐庄宗“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个“哉”字,一个“也”字运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前者对后唐庄宗的肯定、赞扬之情溢于言表,后者对后唐庄宗的惋惜、批评之意力透纸背。文中还有诸如格言式警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精彩语句,都让人产生难以言表的审美乐趣。
  
  二、在联想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把握作品的意境也是审美的重点之一。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感悟。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情景交融,语言通俗,缠绵柔美,是婉约派代表作。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表层的分析上,学生还是无法把握婉约派的风格特征。要领悟作品,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悟《雨霖铃》的意境美,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去,把“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词句联系起来,想象落魄的柳永,即将离开京城去外地谋生,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那种心痛,那种不舍,那种无奈,倾泻在字里行间,让人同情,让人伤心。特别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有三个独特之处。一是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些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二是这种情景是在酒醒之后伊人已去,自己独留,离愁与谁说的特别氛围之中;三是酒醒后,第二天早晨,“帐饮”不能,“执手”“泪眼”的情景还在,而前路又是“千里烟波”,离心爱的人更远的特定环境里,怎不叫人伤心呢?所以像“寒蝉”、“杨柳”、“晓风”、“残月”等等表面上看似平常之景,实则大含深意。你若能从中细细品尝,个中情味,似一杯好酒,越品越浓。
  作家创作都讲究意境。一株未眠的海棠花,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一处荒芜冷落的地坛,受尽折磨不畏强暴的窦娥,坚贞不渝、渴望从良的杜十娘,多愁善感、娇柔心细的林妹妹,令人啼笑皆非、自我封闭的别里科夫,严守礼教、冷漠无情的鲁四老爷,满脸横肉、杀人不眨眼的康大叔,这些栩栩如生的客体或美或丑,作者或讴歌或鞭挞,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审美,从而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遨游在美的海洋。
  
  三、在朗读训练中,体会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音乐美,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秀的语言修养。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文章的内涵极其丰富,对其解读不是轻而易举的,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反复诵读,在字里行间寻觅曾经残疾自病的作者面对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是如何获得对生命的一些新理解,从而走出生命中的一段阴影。请看下列一段文字:“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他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一段文字初读似乎不合乎语法,不合乎逻辑,再细细地品尝,却从中能发现深义。一连三个“等待”的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似乎道出了古园与他的生命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他的痛苦,理解了他的情感,从而给了他的生命的启示,古园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它剥蚀了”“淡褪了”“坍圯了”“散落了”的排比运用,语句整齐,声韵极富节律的起伏变化与重复,产生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并且在诵读中自然产生了暗淡的生命在历经磨难中新生的启示。
  在古文教学、诗词鉴赏时,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断好句子,尤显重要。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的情趣。
  
  四、在课堂结构上,发现形式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时时可以进行。一堂课既有朗读,又有授课人的阐述,评价,提问,训练,板书等等环节。朗读需要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端正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精当;分析要全面、深刻、条理;评价要公正、有理、有据;提问要恰当、到位、启发;训练要新颖、严格、求实;一句话,一堂课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
  其中板书就受到了大家普遍的重视。因为,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为配合教学的需要,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一种形式。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显现文章的篇章结构美,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请看《触龙说赵太后》的板书设计: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看“说”的起因,三对矛盾错综复杂地摆在赵国君臣面前;接着详写了“说”的过程,触龙机智巧妙地从三个方面层层逼近主题,最终引水入渠,终于说服了赵太后。最后交待了“说”的结果。“说”字贯穿全文始终。一幅精美的板书,犹如一幅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图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能显现一种匀称美、层次美、条理美,学生既能从板书中得到美的熏陶,又能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潘红胜,张志琦,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