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

作者:严祖光




  句中“行伍之间”是“蹑足”的处所,它们之间当有介词“于”;“阡陌之中”是“倔起”的处所,它们之间也应有介词“于”,但都被省略了。这种省略介词“于”的现象在文言中很常见,一般而言,凡动词后直接跟处所、对象名词,动词和名词之间都是省略了“于”的。
  翻译省略句时,一定要注意将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而且要用括号标示清楚。
  例如:(左忠毅公)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书左忠毅公逸事》)
  句中的“召”为动词,召唤的意思,其发出者应为“左忠毅公”,“召”谁?后面省略了,依据文意不难看出,应为后面提到的“此生(这位书生)”;“使”也是动词,后面省略了兼语“此生”。这两处均为省略兼语的现象。其翻译为:(左忠毅公)喊(这位书生)进来,让(他)拜见左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庸碌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位书生了。”
  
  二、词类活用的理解及其翻译
  
  文言中的词类活用,就是指文言中的某些词语,用现代汉语中这些词语的特性去衡量,其本有词性及其功用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只能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但文言中却有作谓语的;动词一般是作谓语,如果是及物动词,则其后可以跟宾语,如果是不及物动词,则其后不能跟宾语,但文言中不仅有动词作主语或宾语的现象,而且还有不及物动词跟宾语的现象;形容词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可是文言中不仅有形容词作名词的现象,而且还有作谓语后跟宾语的现象;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可是文言中却有很多直接作状语的。这一类现象就是词类活用。文言中涉及到活用的词类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其它词类活用的也有,但不如这三类普遍。
  还有,我们现在说话,一般是先说主语,再说主语怎么样,有时还得说出宾语来保持语意的完整。但古人说话时,却有动作是宾语发出、并且动作支配的对象是主语的特殊现象。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这时的动词一般都是活用了,可能是使动用法,也可能是意动用法,也可能是被动用法,这就需要认真区别。
  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句中的“从”是一个动词,跟随的意思。“数骑”为随从的意思,是“从”的宾语。显然,这里是不能理解成“左忠毅公跟随随从外出”的,而应理解为“左忠毅公让随从跟着自己外出”才对。也就是说,“从”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并不是句子的主语“左忠毅公”,而是其宾语“数骑”,句子的主语“左忠毅公”反倒成了“从”支配的对象,这时的“从”活用为使动。全句的翻译为: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担任主考官时……让随从跟着自己外出,打扮成平民的样了,来到一座古庙里。
  1.使动用法的理解及其翻译。使动用法只是就某个动词而言的(如果某些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使动词,那么它们首先应该是活用为动词,然后才能有使动的意思),其核心就在于,这个动词的陈述对象并非主语,而是它的宾语,谓语能对宾语进行陈述,又是主语使然的。也就是说,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文言中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支配者的位置有了明显的不同。使动用法翻译的基本格式为: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个动作。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句中的“固”就是使动用法,它陈述的对象是“根本”。这句话的翻译为:我听说要求树木生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
  再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句中的“斗”是“争斗”的意思,陈述的对象是“诸侯”,意思是说“诸侯与诸侯之间相互争斗”。这句话的翻译为:(秦孝公)对外采取连横政策,使诸侯们互相争斗。
  为了更好地理解使动用法,下面再举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讽谏后下令群臣吏民都可以进谏,其中说道:“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句话中的“闻”是谓语,“听说”的意思。它的宾语是“耳”,“耳朵”之意。显然,这里是不能理解为“听说我的耳朵”的,而应该理解为“使我的耳朵听到”。二是《鸿门宴》中有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其中的“从”是动词,“跟随”的意思,作谓语。究竟是谁跟随谁?显然,应该理解为“百余骑(随从)”跟随“沛公”才对,“从”同样活用成使动了。
  2.意动用法的理解及其翻译。所谓意动,就是指句子主语(一般是人)内心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一般表现形式为,一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这时候的谓语一定是形容词活用所致;一是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这时候的谓语一定是名词活用所致。
  比如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的例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美”本来是形容词,此处活用为意动。全句的翻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长得英俊的原因,是偏爱我呀。
  再如名词活用为意动的例子: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种树郭橐驼传》)
  句中的“业”就是意动用法,本来为名词,“职业”的意思,此处活用为意动。这句话的意思为:郭橐驼把种树当作自己的职业,所有长安的为了修建观赏游览园林的富豪人家和卖水果的商人,都争相迎请雇用(他)。
  3.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理解及其翻译。名词活用作动词,就是指某个名词的本有功能已经不存在,而是具有了动词的功能,即这个名词已经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从位置上看,它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前面也许有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后面可能跟上了宾语,也有可能跟有表处所的短语。翻译时,一般是在这个名词的前或后直接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让这个动词与其构成或动宾或状谓关系,有时也可以换成另外的相应动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句中的“水”本为名词,但这里活用作动词了。从位置上看,它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而且前面有能愿动词“能”的修饰。翻译时,直接在前面加上动词“游”,“游水”的性质与“水”的性质已全然不同。这句话的翻译为:乘坐船只的人,并非能够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4.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理解及其翻译。名词,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直接作修饰谓语的状语,只有与介词组成短语后才有这一功能。但文言中却常有这种现象。文言中处在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名词一般都应理解为状语,可以表示动词谓语的时间、工具、方式、状态、趋向等。翻译时,一般应在这一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介词,使它们组成介词短语来作谓语的状语。
  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第二分句中的“犬”为名词,处于谓语“坐”之前,但它并非句子的主语(主语应为“狼”),因此应理解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坐”的状态。这句话的翻译为: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就像狗坐的姿势一样坐在前面。
  再如表示趋向的例子: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愚溪诗序》)
  句中的“东北”处于谓语“行”之前,表示“行”的趋向。全句的翻译为:(我)从愚丘往东北方向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把它买了下来,称为愚泉。
  5.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理解及其翻译。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一般而言,应处于谓语位置。文言中活用作名词的动词,它一定是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受谓语的陈述或支配。翻译时,一般是在这个动词之后加上一个相应的名词,使其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例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阿房宫赋》)
  句中的“收藏”、“经营”本来都是动词,但处于句子的主语位置,活用为名词了。全句的翻译为:燕国和赵国收藏的财宝,韩国和魏国聚敛的金玉……(都是)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如山一样。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理解及其翻译。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但文言中却有这种现象。如果形容词处在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则该形容词一般都活用作了名词。翻译时,一般是在该形容词后加上一个相应的名词,使其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句中的两个“圣”本为形容词,“圣明”的意思,两个“愚”本为形容词,“愚蠢”的意思。从位置上看,前一“圣”和前一“愚”均处于主语位置,分别受后一“圣”和后一“愚”的陈述,因而它们活用作了名词。全句的翻译为:所以圣明的人就更加圣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
  
  严祖光,男,教师,中学语文,现居湖北鹤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