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潘保红
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言,人们已经不可能像推广普通活、推广英语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可以用一些适当灵活的方式鼓励人们使用文言。学生当然是主力军,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这个弱小的群体在课堂上的学一学,在考场上冒险地用一用。我想,各个传媒在此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我们的语言权威机构也可以发挥其作用。只有全社会都关注,都重视,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才能不被后人遗忘,才能流传下去。
二、文言文教授主体方法古板,教学重心偏移
教师是文言文的教授主体,是古代文化的播火者、布道者,理应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感受古文的美妙,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一道交流,一起分享,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教师研究的不是如何把课讲得生动有趣,也不是如何把文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讲明白讲透彻,而是研究高考考什么内容,考什么题型,然后再来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师教学依据的是《考试大纲》而不是《教学大纲》,在课文中寻找的是那些可能会出现的考点,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底蕴、思想内涵。正因为如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地一字一句地讲解,一字一句地翻译,而学生在课本上把要点写得密密麻麻,生怕露掉了一个字词的意思,结果一篇经典美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
这种枯燥僵硬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胃口大损。学生不仅没有从中品味到古文的美妙,反而品味出了味同嚼蜡的平淡与沉闷。老师教学重心的偏移,教学方法的陈旧,没能把文言文精彩的一面展示出来,呈现给学生,学生对文言文没兴趣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文言文接受主体意识淡薄
学生是文言文的接受主体,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更有理由学好文言文,了解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但是应试教育的重压,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文言意识越来越淡薄了。
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文言文离他们很近,也离他们很远。近,是因为每一本书,每一套题都离不了文言文,为了高考,学生必须经常与文言文打交道;远,是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从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它,更没有把它当做自己责任的一部分。他们只是把文言文当作考试的一个内容,一个分值很高的内容。要拿高分,就必须理解这个实词的意义,掌握那个虚词的用法,至于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无暇顾及,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品读。
其实,学生也懂得文言文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但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若将传承历史文明的重任压在他们稚嫩的肩上,未免操之过急。不过,让他们早一点明白自己的历史责任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他们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潘保红,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