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法设计

作者:雷天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关键语句,进入作品意境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找答案:
  1、这首词开篇就有一种怎样的气势?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的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三字,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2、苏轼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千古名句是哪几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物。这时,我借助多媒体,把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的画面播放出来,我和学生仿佛一下子走进了作品所塑造的意境中: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了千堆澎湃的雪浪……真是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我们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我们不禁齐声朗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二、联系时代背景,探讨作品主题
  
  我们既已走进所写之景,接下来应是探讨作品所写之人了。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作者为什么要向往周瑜?
  此题一出,千层浪起。在众多三国人物当中,作者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出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周瑜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至此,苏轼为什么向往周瑜,似已有了答案。我趁机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因为苏轼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啊!这正是作者要缅怀赤壁之战、并精心塑造导演这一战争话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机。
  我们应当怎样评价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感慨了。仕路蹭蹬、壮怀莫愁,使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恰成对照,所以词人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尽管如此,通读全词,作为抒情主体的苏轼仍是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形象。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逐层感悟理解直至领会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扬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传,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不反复诵读,仔细玩味,就不能领会该词的风格美和意境美。其实不单是这首词,所有的古代诗词,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时,都应反复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去领会其风格和意境,领会其含蓄蕴藉的主题思想。
  
  四、读写紧密结合,“跳起”“摘”到甜果
  
  1、洪镇涛先生倡导的“学习语言”,使我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尝到不少甜头,这次我又拿起了这件“法宝”。在学生获得整体感受、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后,我让学生仔细品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体会“穿”、“拍”、“卷”、“千堆雪”等词的巧妙,并让他们比较,如把上述三句改成“巨石高耸,大浪拍岸,激起千层浪”,效果会怎样?学生自然更进一步懂得贴切的动词、精当的比喻在写景当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2、张富先生倡导一种“跳摘”理论:学生的潜力通常情况下只发挥了一部分,假如我们给他们一种暗示、一个机会、一个条件,他们就可以做出难以想象的成绩。道理抽象,比方却通俗:站着摘不到果子,跳一跳,就摘到了。跳,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我布置学生写一篇短文,发挥想象,描写赤壁古战场。我对他们说,动动脑筋,你们一定可以写好。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再次想起,耳边响着杨洪基厚重、雄浑、穿透力极强的歌声,眼前奔涌着湍急的江流,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学生的思绪激活了,一个个奋笔疾书,一篇篇优美的短文像浪花一样飞出。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当堂朗诵自己的习作。鉴赏的层次中加进了想象创作,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创作了。我很兴奋,我的学生跳起来“摘”到了果实。
  
  雷天祥,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