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让学生的思考厚重且敏锐起来

作者:陈建辉




  
  案例背景
  
  隽永而有意趣的精致散文最易受学生的赏识,这有他们对《读者》类杂志的选择意愿为证。厚重而见解深刻的文化散文或论著却难得从学生们那儿寻得几个知音,这从我们的调查访问中亦不难得出结论。隽永散文固然是学生们心智成熟的有用元素,但让更多的学生重视或开始重视文化散文或论著的阅读,让他们的思考厚重且敏锐起来亦为其成长之所必需。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特别是其中对课外资源开发的一些指导性意见让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及操作实践更见方向性。我认为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并非学生有意厚此薄彼,与我们教育者的引导也不无关系。为此我把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放在文化寻根的选题上,试图借助介绍古今中国文化名人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流,促进学生感受、思考文化之根在当代中国社会绽放的花朵、结出的果实。适逢高三语文教材有孟子的专题学习内容,我便以此为突破,把自己的一些思考率先在教学中实践开来。
  
  案例设想
  
  本案例的实施之初我曾有过如下几个方面的构想,并为此做了相应的准备。
  第一,介绍孟子不能只形而上地叙其生平事件,讲其思想观点,必须与大量阅读他的文章相结合,这是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前提。当然高中生读他的文章不是为了像大学者那样做研究,“读”只是为了较全面地认识他。孟子是一个曾活在中国古代的一个“人”,他有思想、有性格、更有情感。他的思想主张应当透过他的处世行事的方式体现出来,教学应当让他从纸面上“活”过来,活进学生心里。为让学生对孟子产生好感,产生对这一文化名人的亲近之情,在与学生一起读孟子文章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很感性的材料,如孟子的生平故事及音像资料。
  第二,了解孟子必须与评价孟子相结合。这是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评价中加深对孟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专家早有论述,但并不妨碍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尽管他们的看法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可笑的。为做到这一点,我必须提醒学生,把孟子当“人”看,要“平视”其人、其思想。另外为帮助学生把思考引向深处,我可以提供一些著名学人写过的有关孟子的文章。这类文章是很多的,必须选择其中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据此,我教学中有司马迁在《史记》中论孟子的内容、章培恒骆玉明在《中国文学史》中论孟子的内容及教师整理的有关孟子的综述性评论等。
  第三,品读孟子不只是为了认识这个古代文化名人,我们还须把学生的思考视野转向广阔的现实社会,探讨孟子思想的当代文化意义。这是展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落脚点。这一个议题对高中学生而言,自然是太过高深,他们可能谈得空泛或者很幼稚,但这不要紧,有所思便已足够。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提供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资料,比如:陶韡烁写的《王道:理想与现实——对于孟子王道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的一点思考》、阮航的《孟子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同时也可让学生联系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及新近刚推出的《物权法》等社会政治生活现实一并思考。
  
  案例过程描述
  
  本案例实践操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生共读孟子文章,主要指教材和读本中出现的内容如《齐恒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等,在学习中串进孟子的生平故事及有关音像资料。
  第二阶段:在学生的评价与质疑中展开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并探讨孟子思想的当代文化意义。
  第三阶段:学生尝试撰写有关孟子的文章,形成孟子专题的学习总结。并及时点评反馈。
  下面是相关学习片断附录:
  师:前面,我们读过了孟子的很多文章及孟子的相关影像资料,了解了孟子生平中的很多故事,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孟子呢?
  柴一挺:孟子敢于骂人,对他看不过意的统治者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比如他骂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
  唐乐洲:孟子身上有种凛然之气,大丈夫之气,他绝不迷信君主威权,他认为君王也会有过错,犯大过错而顽固不改则可撤换。
  吴渊:孟子很自傲自负。
  师:有什么证据吗?
  吴渊:他游说齐王不成功被迫离开齐国就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韩鹏举:孟子好辩而善辩,他说话很讲究策略,有分歧时总善于求同存异,然后由远及近因势利导地“请君入瓮”,说服别人。
  师:孟子的文章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再加上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王俊:孟子看问题很深刻,但写文章总能借形象化故事加以诠释,因而很有文学价值。
  师:我们了解孟子当然得从他的文章入手。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大家读了那么多孟子的文章,再结合手头的评论文章,你的心中孟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能粗略勾勒一下吗?
  生……(较长时间没有反应)
  师(提示):在我们的《读本》中鲍鹏山就有别样的看法,认为孟子是一个“满腹酸醋”的人,因为他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你认为如何。
  王迪:孟子在他生活的社会中一定是一个落魄的人,因为他信心满怀地推销他的思想主张,但一无所获,很失败,所以一定很落魄。
  师:有见解,不过也可能“穷且益坚”呢!
  方超超:孟子是一个风流倜傥、才情满腹、一身正气的儒者,他倚重权势却不媚权势。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孟子,我相信只要认真揣摩便会各自得到符合自己理解的孟子的形象。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即便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孟子仍在支撑着人们的思考观点。
  
  案例反思
  
  本案例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展开。在实施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总结:
  第一个特点。为提升学生思维力,课例着力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前辈学人的告诫成为我确立自己文化课程开发的动因。我认为要让学生思考厚重且敏锐起来,没有比让学生尽量多地涉猎我们民族文化中精华的东西更有效的了,这更利于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增进他们的精神底蕴。本案例中我选择文化名人孟子作为课程开发的一个专题,从片断二、片断三及学生的探究写作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读完孟子的文章后,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孟子思想,也能从微观上对其某一具体的观点作出精彩的个性化解读,这样的实践效果更坚定了我做好此一探索的意愿。
  当然,说到让学生思考厚重,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像学者们那样旁征博引,深刻阐述。高深莫测只会阻滞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使他们望难却步,这是大不智。所以我的课程开发从一开始便注重所学内容、所达目标要切合高中生心理发展实际。课例中尽量让学生感性地把握孟子,在他们心中营造一个思想、情感、性格等因素综合一体的“立体”的孟子形象。学生们在讨论中曾提出他们印象中的孟子是“自傲自负”的、“他很落魄”、“他是个一身正气的儒者”等说法,很让我感到欣慰。
  是故,文化课程的开发以文化名人为切入点,淡化其学术气息,努力让名人们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的言行、情感、思想、个性等在学生们心的深处发酵,如此学生们的思考就会厚重起来,本案例在这方面已然有所体现。
  第二个特点。为提升学生思维力,课例着力融入新课标因素,在形式上吐故纳新。
  一方面重视课堂互动。从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学生有精彩的课堂表现,老师有有效的课堂引导。比如在片断二中,学生们有关人的谦虚辞让精神的讨论、有关人性本善的争辩等,显示他们思考的触角已开始把所学与某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加以辨正,非常难得。我作为师长则从旁及时地启发引导。比如王迪同学说孟子一生很落魄、很失败,我马上提醒学生思考事情的另一面“穷且益坚”。后来余丽丽同学受启发便有《选择永恒》一文。这种课堂互动,是学生重要的学习体验,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特别是于我的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极为有益。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课外探究学习。对所学专题内容,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资料、系统思考并诉诸文字表达是我在本案例中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的文化课程开发时每一专题必有的环节。这一环节我同样不要求高中生写出的文章有什么“学术性”价值,只要尽量思虑周详且有内涵,我便视为好文章。本案例的实际操作显示,要达成这一目标对大部分同学而言还是有难度的,但他们都为此而积极准备材料,认真地交流讨论,用心投入写作。比如张凯燕同学在写《偶遇孟子》时为找有关的名言警句跑了好几次图书馆,并在我的指导下修改了三次;林佳敏在《神遇孟子说和谐》中对孟子的三点“治世真言”也是与我多次沟通后才定稿的。
  课堂互动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但于活跃学生思维有用;课外探究也已推行了许多年,但它确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值得一线教师推广。本案例集合这些有效的形式为“我”服务,借助“互动”与“探究”引发学生的评价、表述,这样的学习体验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很有帮助。本案例为我以后的实践作了较好的示范。
  让学生的思考厚重且敏锐起来,借助于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来达成此一目标,我认为是值得做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本案例的操作实践,给了我更多的信心,但同时带来了压力。开发此一课程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感知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老师自己必须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它将促成我更积极地投入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陈建辉,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