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
作者:王 磊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论中,“文本”一直被理解为规范性权威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过程只能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文本”的过程,教师只能是既定文本的阐释者、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既定文本的接受者、吸收者,文本教学实际上只是机械的、单向的、线性的传输。如此以来,课堂教学不断走向封闭,走向繁、难、偏、旧。“第二文本”的生命力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师、学生不是外在的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文本的传递过程,更是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接受美学关于作品的未知与空白的结构启示我们要不断建构、提升文本内涵,要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科书不是学生的整个世界,学生才是教师最重要的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理解作品,将经验和情感渗透进作品,用各自领悟的“意蕴”去充实作品。启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作品的“未定点”。例如对《祝福》中祥林嫂形象的解读,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封建礼教,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社会底层女子的不幸,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勤劳刚烈,也有人从她遭遇立春之日丈夫夭折、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凄惨死去中读出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这种充分利用“未知和空白”来获得真正意义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的“文本召唤结构”提升了阅读的内涵,从而使文章的意义得到开拓和建构,才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这正如接受美学大家伽达默尔所说:“凡有理解,就有不同。”
曾有人指出,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目前仍然局限在语言学的小语文视野中,很少进入大语文的视野,这就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语文教育现状难于改变的重要原因。语虽尖刻,却一语中的。近年接受美学理论的风行似一股春风,带来了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些变革。了解接受美学有关理论,有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过程,才能实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期待视野”这一阅读心理,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才能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个人涵义,从而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认清了文本的“召唤结构”,教师才能进入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境界中去,才能确立文本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使师生共同摆脱语言学教育的束缚,从而进入到人的心灵世界中去学语文,用语文。
王磊,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颍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