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小石城山记》的两个难点

作者:王春梅




  《小石城山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段,记叙了发现小石城山的经过,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异的美。第二段,作者阐发了由见到小石城山而产生的思索和感慨。在教学中,第一段的内容学生比较好理解。学生可以很快地抓住小石城山地处荒僻,美丽奇异的特点。可是在第二段的议论中有两处让学生感到疑惑:一处是“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另一处是“是二者,余未信之”。这两个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正确解读柳宗元在这篇山水游记中所寄寓的情怀。
  首先,谈谈第一个问题——“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这个问题,是第二段的开头部分,是紧承第一段的“类造物者所施设也”而提出的。前后衔接过渡非常自然。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呢?
  先说为什么要怀疑造物者的“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思考并讨论。
  学生可以找出此句的下文:“及是,愈以为诚有。”到了这里,更加认为造物者确实有。那么这个“及是”的“是”,指的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是”指的是小石城山。具体指的是第一段的内容,即小石山奇异美丽的景色。小石城山外形很奇特,上边好似有垛墙房梁,旁边犹如耸出的天然城堡,且有城门。小石城山还很神秘,神奇,山上城门里还有洞穴,投进小石子,洞穴中就有叮咚的水声,声音十分响亮激越,很久才消逝。更奇的是它的外貌,无土壤却生长着嘉树美箭,作者连用“嘉”“美”来形容山上的植物,可见树木的秀美。除了秀美外,还奇特坚实,线条硬朗,疏密相间,有卧有立,俯仰成趣。整座小石城山布局和谐,好像智者有意设计创造出来的。除了造物者谁能有如此的鬼斧神工呢?所以作者说“愈以为诚有”。
  从写法上看,作者把小石城山写成如此之美,也就是为第二段的“吾怀疑造物者之有”作铺垫的。
  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怀疑造物者的“无”。作者认为造物者不将小石城山放在中原,却放在偏僻荒远的永州,千百年来,不被人欣赏,造物者付出了辛劳却没有价值,如果造物者是明智的,就不应该这样做。而现实情况是如此,恐怕造物者是没有的了。概括地说,作者怀疑造物者的“无”有两条原因:一是,小石城山所处的位置偏僻;二是,小石城山美而不被人发现、欣赏。
  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可以引导学生谈谈柳宗元当时的处境。展开联想,柳宗元的身世是不是恰好与小石城山神似。柳宗元,少年得志,才华横溢。韩昌黎《柳子厚墓志铭》记载,“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既是文坛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政坛新锐。他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他和刘禹锡等人参加了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活动,是改革集团的骨干。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后来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永州这个“夷狄”之地。柳宗元在永州共生活了十年。这十年,他是政治上的弃儿,他的才能不被赏识,他的抱负不能施展。他的境遇就像小石城山一样。作者的性格也与小石城山相似。他笔下的山“奇而坚”,峻洁而劲健,如同作者横溢的才华和孤高、坚毅、耿直、执着的性格特点。小石城山是作者境遇、性格的外化。
  而“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作者对造物者的存在表示怀疑。在这疑问的语气中,表现出作者对小石城山被冷落的惋惜和不平。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这个惋惜和不平,也是作者对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的悲愤和不满。正如明代学者茅坤所说作者是“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而造物者也暗指最高统治者,作者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也暗示了他对当时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讽刺和不满。本文的主题也就在这里。
  小石城山,在这里,已经不是自然存在的山水。它已经是一个人格化了的客观载体。作者通过它,来表现自我的情怀。而这种写法,我们通常也叫做象征。在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象征这种表现手法。
  其次,谈谈第二个教学难点 ——“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二者”和“余未信之”的“之”,指的是前文的两个“或曰”,即有人说小石城山存在的两个原因。这两个“或曰”柳宗元都不相信。作者为什么“未信之”呢?前一个“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造物者把小石城山安置在永州是用来安慰那些屈贬来永州的贤者。我们可以认为那些贤者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作者被贬永州,在永州探寻了许多山水,应该说,作者在政治上受挫时确实得到了这些山水的慰藉,但作者为什么不相信小石城山是用来安慰自己的呢?
  联系柳宗元的“刚毅优柔相济、冷峻炽热兼具”的个性及“济世安民”的政治抱负,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他不需要小石城山的安慰。作者虽然游历山水,但作者并没有沉溺于山水中,更不会自暴自弃,他还希望有所作为。实际上在永州,柳宗元有暇“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开始了他一生中创作的辉煌时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有理论上的《天对》、《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封建论》等;有文学创作,如《江雪》、《三戒》、《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寓言、散文和史传文学作品,最为出色的是“清莹秀澈,锵鸣金石”的《永州八记》。
  第二,柳宗元与小石城山同病相怜,小石城山不是用来安慰自己的,而是自己能够发掘、欣赏它这被遗弃的美好风景。小石城山因了柳宗元的发现,才被世人了解,认识。柳宗元在小石城山中发现了自我。他把小石城山当成知己,他与它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
  第三,也可以理解为小石城山既不是安慰贤者,也无须贤者安慰。小石城山自有它独有的审美价值。即使没有人欣赏,它仍然保持自己的那份独特的美和坚毅的品格。作者暗示我们,即使自己不被朝廷重用,自己也仍然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有所作为。
  后一个“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这是有人说小石城山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有的人说,永州这个地方,元气之精华不孕育伟人,却只造就小石城山,所以永州这个地方少伟人而多石头。古人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有两种基本认识,其一,认为万物由神(造物主)创造。其二,认为万物由元气化生。《淮南子·精神训》:“烦气为虫,精气为人。”这种认识把气分为精华和粗鄙两部分,决定着万物的高低贵贱。气之精华化生为人,气之粗鄙化生为鸟兽虫鱼、山川草木。这里“不为伟人”等句,意在气之精华故意违反常规不化生为人,而化生为长期被掩没的小石城山这一美景。作者对“或曰”这种说法的否定,我认为不是对气之精华故意违反常规作法的否定,而是对万物由元气化生的这种认识的否定。
  纵观文本第二段内容,前半部分,作者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先认为其有,后又认为其无。作者否定了造物者的存在。后半部分,两个“或曰”,后一“或曰”否定了元气化生的认识。作者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对宇宙生成万物的这两种说法都是持否定的态度,他不相信冥冥中有一个主宰。这也暗示我们柳宗元对世上统治者的失望和不满。作者用了含蓄的笔法,曲折的表现了内心的情感。
  那么柳宗元“信”什么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给我们答案。但从柳宗元在永州任上的作为看,他虽然离开了政治,但在文学和哲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移官柳州,在政治上还是有所作为的。柳宗元,即使被弃,无人赏识,受人轻蔑,也要保持自己的峥峥傲骨,保持美好的人格,有所作为。这就是柳宗元。
  以上两个问题,既是解决了作品主题的问题,也是解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方法问题。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常常采用“有我观物”的视角。他所写的山水,无不刻上了他的感情色彩。原本平凡的永州山水,在他的笔下都具有奇异的美,都有不被发现、不被赏识的特点。所以读他的作品,读山应读出柳宗元,读水,也应读出柳宗元。也可以这样说,柳宗元,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之气,以永州的山水为依托之物。除了《小石城山记》外,《永州八记》、《愚溪诗序》等散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读。
  王春梅,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