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作者:罗 荣
(二)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策略的核心必须是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知过程提供可能,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使学习主体的参与落到实处,才能使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远比教师直接或强制塞给学生东西的效果好得多。
1、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化县教育局举办的首届“星台杯”中小学语文教师五项基本功全能竞赛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转换了自己的角色,注意把关注的焦点着力放在学生身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历程,积极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逐渐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
2、发扬教学民主,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力争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教学的自由度、选择性与灵活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与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县教育局举办的首届“星台杯”中小学语文教师五项基本功全能竞赛中,参赛选手力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与合作意识。
3、合理开放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开展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三种对话,实际上是三种互动。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这三种互动中去贯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无论哪种互动形式,都是以学生为本,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大胆而合理地开放课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主动性才能具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会有创造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提问与回答的双向性,把握提问的梯度,要多让学生质疑,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板书,简明扼要、抓住要害,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教室琅琅书声,教师以权威自居,学生当麻木观众的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苦练内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罗荣,男,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湖南新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