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教学的创新艺术
作者:贺松涛
一、提纲挈领,点石成金
一篇课文要解读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主次不分,无所轻重,即使讲得再全面再细致,也难免让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汪洋一片,不知所措。因此,从复杂多样的事物中,从头绪众多的问题中,只有抓住本质,提炼深邃的思想,凝练的内容,才能讲出简洁、集中、生动的好课,即提纲挈领,点石成金。
例如《背影》这篇课文,感情丰富,主题深刻。如何切中肯綮的解读,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条理,严密的逻辑性,花时不多就让学生对《背影》一课主要内容和深刻主题获知完整明确的理解?不妨抓住几处点睛传神之笔的动词讲解。
“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朱自清先生在《背影》里,几处动词,三言两语,人物就跃然纸上。
为儿子送行,作父亲的非要自己去替儿子买橘子。蹒跚的“走”,慢慢的“探”——因为父亲年老而又肥胖。爬上月台就更不容易: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身子努力的向左“倾”。这些连续的动作描写似乎就是一幕电影的慢镜头,把这些“镜头”在脑中过一遍,就能感受到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和付出的努力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爱也就无以复加了。再加上这次特殊的离别,这满载着爱与关怀的背影也就尤其沉重了。
像这样善于提纲挈领,仔细“挖掘”,定能点石成金。这样解读,《背影》的内容主题、人物性格不就清楚明白了吗?
二、推陈出新,水到渠成
推陈出新,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在继承中进行创新。
闻一多先生给他的学生讲“妇女解放”问题时,讲到妇女历来地位低下,当即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奴”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在讲《木兰诗》时,可以继承闻一多先生的方法,并加以创新。如可在黑板上写三个字:“女子”、“好”,“美”。古人造字很有意思:“好”,它最初表示的是女子的美,由此,由这个意义去揭示花木兰的“美”。课文中对内在的美表现得很充分:保家为国不求名利,勤劳孝顺,英勇善战乔装机智。其实,这样就把花木兰的形象固定得较为僵硬,而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特性。文中这样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些文字中所要表达的是:作为一个女性有一种天赋的爱美天性。那迫不及待的行为,很容易看到她内心换上女儿装的狂喜,以至于“伙伴皆惊忙”了。这个地方充分展示出一个热爱美,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安宁的女性形象。完整的说,花木兰身上既有传统女性的美,也有超出传统女性的美。这个形象才完整,丰满,真实。正是这样解读,一个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花木兰形象矗立在中国的文学史上。
让学生从“女子”,“好”“美”去感受木兰的完整的美——须眉般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柔美。这样继承了闻一多先生的方法,但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增加了两个字,并巧妙地活用在《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领悟,水到渠成地揭示出花木兰立体“美”的形象。善于推陈出新,巧妙运用,直入关键,以少总多,因而显得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更深刻。
单纯的模仿,不可能生动自如,富有创造力,要模仿就必须注意高标准,善于琢磨,得其精髓。也要不拘一家,博采众长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特点,熔百家于一炉,出吾体于众师,然后才能层楼独上,高树一帜。诚如谢榛在《诗家直说》里所讲:“若能出入十四家之间,俾人莫知所宗,则十四家又添一家矣。”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善于推陈出新。同样一篇课文的教学处理,各家皆有独特之处,善于突破和创新,则会水到渠成地创出别具一格的“新局面”。
例如《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态度变化的心理曲线有很多行家已肯定了:。如何创新呢?我想:一个案子,既有被告,又有原告。警方对被告的态度我们知道了,那么对原告态度的心理曲线又该怎样画呢?适当启发引导,可以画出来:。那么,找出两条线的内在联系,将它合成一个图,那可是一种创造。于是,警官对人对狗的综合心理结构图自然能够画出:
对人:
对狗:
推陈出新,不仅善推他人之“陈”出新,更善于推己之“陈”出新。必须对自己有所突破,有所扬弃,按画家贺天键的说法就是“结壳”与“摔壳”:“结壳”了,更要善于突破已有的“壳”即“摔壳”方能继续提高创新。
善于推陈出新,必定会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三、切出切入,稀能走马
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别号“马一角”或“马半边”。为什么他有这样一个称号呢?
原来马远画山,常画山之一角;写水,常写水之一涯。如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为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说:“画面上表现的东西越少,观众接受的东西越多。”这一句话体现了艺术中的“虚”与“实”、“藏”与“露”的辩证法。其实书法上的“稀能走马”,戏剧里的“潜台词”,电影里的“切出切入”……莫不如此。
教学亦是艺术,在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那太实、太露、太烦不留给他们一点想象余地的教学,那种唯恐学生不懂不会,不管重点、难点还是疑点倾盆大雨式的“满堂灌”,十有八九不成功。如果像马远绘画那样,在教学中,留一角“空白”,学生智慧的火花也许就会在这一角“教学空白”中点燃。
实有待于虚,而虚也离不开实,虚实结合,相生相得,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朱自清的《绿》时,可以在分析第一段后,便直接入到第三段的分析,故意留下第二段“空白”,这一“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不得不考虑:第二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为什么不直接写绿却写了梅雨瀑与梅雨亭……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去解决问题,也会达到“以少总多,以简驭繁”的效果,这样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鲁迅小说《故乡》共5045个字,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也算得上“长篇”了。漫无边际地分析,学生也许只能得到其十分之三四,如何切入,如何让学生透过眼前的一滴水去看到文字背后的世界呢?“我”回到故乡,眼里人、事、景、物不再如以前,已然“物非人非”。这不就是“变”吗?
学生掌握一个“变”字,再由文中内容补充“变”的原因,如何“变”等,把空白的地方填充,主题“求变”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一滴水——“变”,折射出整个社会生活。这样的“水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感悟的。
记得上海著名教师马 先生教《背影》时也采用虚实法。他简捷导入后,直奔主题。设问:本文有几次写到背影,哪一次写得最多?然后紧紧抓住“背影“的描写分析,而把父亲“背影”以外的东西留给学生思考。例如:爬月台的包袱(无形的)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原来父亲赋闲,奔丧,“我”读书。用个成语概括,即“祸不单行”。学生自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补充”这些重要的“空白”,激起他们去思、去想、去议、去求索、去历练。也就可以“以少总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创新故事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狭窄天地,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用课外的东西点燃思维的火花,充分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你在讲解新课文时,就应当用课文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思维,源自于教师的创新教学。
语言的世界纷繁芜杂,语文的天空绚丽多姿。如何选择“一方净土”培育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参天大树?如何撷取“一抹流云”,妆点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多彩天空?教师必须善于取“沧海一粟”,借一滴水给学生折射出灿烂的语文世界;揽“浩史一瞬”教给学生以“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语文教材处理当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进行深研细究,善于“精雕细刻”。
培养创新能力早已成为时髦而迫切的教学导向。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可以在教材处理上做一些文章。以上所谈,只属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贺松涛,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