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高考作文命题十年回眸
作者:何 郁
第一阶段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都是以提供材料来命题作文,要求所写内容必须扣紧材料。1995年提供的是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1996年提供的是两幅漫画,1997年提供的是三则材料,内容涉及“助人为乐”和“碰到麻烦事怎样对待”的问卷调查;1998年提供的是中学生承受心理压力有差异性的材料。无论提供什么材料,都要求紧扣材料来写,围绕材料来写。
2、都是一大一小两道作文题,其中1998年是两道大作文题选一。小的都是片段作文:或描写对话,如1995年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描写两种鸟的对话;或说明图画内容,如1996年根据两幅漫画说明画面内容;或想象描写,如1997年根据第一则材料想象小新同学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3、都是大作文要求写成议论文。1995年至1997年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1998年尽管没有明确要求,但题目要求中规定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实际上剩下的也就是记叙文(或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这两个题目是很难写成说明文的,这就等于说,你或者写记叙文,或者写议论文;而题目要求中还规定要“举出实例”,这就等于暗示我们的考生,你最好是写成议论文。这等于说连续四年来大作文都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4、都是题目文字较多,要求也很多,规定很严格。每道题目几乎都有400多字,有的500多字;题目要求也多,大多有4至5条;而且要求复杂、具体,有些规定甚至很死。
5、都是以教育或训诫为主,命题的教化色彩异常鲜明。比如1995年提供的是材料——寓言诗《鸟的评说》。很显然,这则寓言诗富有鲜明的教化色彩,什么“懦夫”、“动机不纯”、“奴颜媚骨”、“鼠目寸光”等等,都是价值取向非常鲜明的词语,学生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是不能讨论的;1997年大作文“助人为乐”、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几乎就是道德教育的典型教材,也是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时间走到1999年,这一年高考改革的步子明显加大,语文高考在这一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尤其是作文命题格外引人注目。这一年,“话题作文”第一次登台亮相,自此,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话题作文”阶段,“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可以说,“话题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一个创举,一个发明,是对高考作文命题做出的一个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受此影响,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在2003、2004和2005连续三年都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卷从2002年单独命题,尽管看上去好像是命题作文,但实际上是一种“话题背景下”的“命题作文”,这种“命题作文”同样具有“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和性质,是一种“命好了题”的“话题作文”。更为广泛的影响是,全国其他省市高考和中考都大量采用“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一时间,“话题作文”蔚然成风。与前一阶段相比较,这个阶段命题充分放宽了条件和要求,解除了学生写作时的许多束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健康的自主性和活跃的思维性的特点:
1、一种命题形式主打天下。连续五年都是话题作文;连续五年都是一道题目(从以前的两个题目减少为一个题目);连续五年都是先提供一则材料,然后从材料中引出话题;连续五年都是三至四个作文要求,绝不旁骛,命题表现出充分的稳定性。不仅如此,题目的文字量明显减少,大多是300字左右,字数要求把以前两篇作文的800字(200加600)归并到一篇作文上,字数要求提高了;题目要求变简单了,连续几年都是“三自”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改以前的硬性规定为柔性规定,只是提醒考生要注意一些事项,对写什么和怎么写并没有加任何的框框,命题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性。
2、所拟话题贴近学生心灵,与新课标相呼应,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记忆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面对大海”、“杂”,“规则”、“转折”等等,每一道题目都指向学生的成长,指向学生的心灵、道德、情操和人生认识,全面检测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些题目甚至表现出较强的暗示性,比如“诚信”、“心灵的选择”等等,命题者的导向意图是十分鲜明的,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一目了然,人文性的特点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遥相呼应。
3、文体充分开放。连续五年的话题作文都没有限定学生用什么文体写作,充分考虑和尊重了学生的表达意愿,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便于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这与高考的考核和选拔功能是一致的。事实上,大量涌现出的高考优秀作文也从结果上证明了这个做法的正确性。
4、在开放中加以少量的限制。考虑到话题作文的宽泛,容易给投机的考生造成舞弊的机会,也为了给考生一个正确的考试引导,2002年以后,高考作文命题在保持开放的前提下,加大了限制的力度,但这些限制不影响考生的写作和表达,限制是严肃而人性化的。即使是“不得抄袭”这样出格的严厉要求,也只对考生起着一种警示的作用,丝毫不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
5、命题慢慢摆脱单纯的教化色彩,而转向一种积极的引导。在这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说,只是开了一个好头,并没有做好,许多题目的规定性还是太强——上海题目做得要稍微好一些。有些题目尽管没有明确说出主旨,但是能写什么和不能写什么还是不得自由,比如说“诚信”就不能讨论,“心灵的选择”实质上没有选择,可以说“引导”有余,“尊重”不足。上海题目则不同,它体现了这个方面的艰难探索。比如,2003年的“杂”,2004年的“忙”,2005年的关于经典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思考,这三个题目无主题限定,怎么写,写什么,很自由,而且富于时代气息,立意的空间十分广阔。
转眼就到了2004年,这一年,国家对高考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由统一命题向分省市命题快速推进,2004年一下子达到11个省市,作文题目达到15道之多;2005年达到17道题目,2006年更是达到了16个省市。仔细研究这三年来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以来的作文命题,我们会看出作文命题在“稳中有变”的总原则下,也体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点。比如说,作文题目的检测功能越来越强,仍然是话题作文主打天下,但其他的命题形式明显增多,辩证思维渗透到各种命题形式当中,命题者已经能够自觉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出题了,题目本身的语文味逐渐浓厚起来,每一道题目都体现了命题者的独立追求,有些题目体现出了一定的地方特色等等。这些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尊重考生,注重对考生的人文关怀。2005年上海题,从学生经常接触的校园文化现象入手,提取学生有话说的材料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化和通俗文化的走向和发展,这是站在学生立场上命题,题目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2006年的山东题、广东题,特别是全国I卷的题目更是对考生心灵的引导和关怀。鹰、山羊、乌鸦三种动物,如何取舍,自主权完全在学生手里,特别是材料中那个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乌鸦也很可爱啊”,更是发人深省。这个题目是对1995年《鸟的评说》的全面颠覆。相比较于以前的命题,道德教化或训诫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元价值的独立分析和判断,几乎是彻底摒弃了一元或二元的僵化思维。在思想上,这是一个进步,在命题上,这是一种关怀。
2、题型多样,突出对考生的选拔功能。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基本上是一种命题形式主打天下,那么到了今天,命题形式真正做到多样化了。多样化的命题,毫无疑问照顾到了考生的差异性和个性,便于考生正常发挥,也突出了对考生的选拔功能。这三年,特别是2005和2006年,命题形式彻底摆脱了一元的格局,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新话题作文、大作文和小作文都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新话题作文”。2005年的上海题、湖北题、福建题,2006年全国I卷的题目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的特点是:①给材料,但不明确话题;②考生需要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自己提取话题;③有一个“二度”命题的过程在里面;④读懂材料和提取话题是关键。总的来说,这种命题比话题作文更加开放,但在难度上超过了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将这种作文称之为“新话题作文”。“新话题作文”的出现或许值得人们关注和期待。
3、打造特色,尝试对命题的独立追求。这三年是高考作文命题最活跃的时期,尽管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有些题目注重强化地方色彩,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关注本土经济,关注本土社会的发展。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符号”)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题目。另外,比如2004年的福建卷和江苏卷,语文味非常鲜明,这也是一个特色。
近1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道路,似乎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命题更加开放自主,但又要稍加限制,限制必须科学,也必须人性化;检测功能要不断强化,命题要求要充满弹性,文体要更加自由,但也要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不能误导学生不重视文体训练;命题本身要更加注重推敲,命题者应该靠近学生立场,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题目本身要体现出语文特点和作文特点,要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审美和文化追求;命题形式应该更加多元,要考查什么(比如“辩证思维能力”),命题者既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也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十分明了,这样才能对中学作文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这一些启示和特点或许仍然是今后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方向。
何郁,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