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文学批评与语文教学
作者:徐 莉
徐莉:(以下简称“徐”)王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作为文艺学方面的专家,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欣赏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育,并对中学语文教育也投放了极大的关注。刚刚听了您一个关于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的讲座,很受启发。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委托就此对您作一次访谈。
王先霈:(以下简称“王”)谢谢!很高兴能有机会借助《语文教学与研究》这个平台和广大的语文教师交流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的相关的问题。限于时间,也只能说一点感触性的东西,也希望听听大家在第一线的体会。
徐:语文教学和文学批评,一个属于教育教学方面,一个属于文学研究领域,乍看似乎关联不大,请问您是怎样看待两者关系的?
王:语文教学和文学批评虽属两个不同领域,但它们也有着深层的联系,它们都担任中介的角色,同时面对了两端:语文教学一端所面对的是文本(也就是其中大部分属于狭义的文学文本),另一端面对的是学生(也可以说是特殊的读者);文学批评一端所面对的也是文学文本,另一端是读者,社会上的众多的读者。
徐:可是,很多人认为文学批评是非常专门的工作,一般人难以问津。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将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态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学语文教学的两端?
王:文学批评和语文教学当然有区别,文学批评方法引入语文教学是有条件的。同一个文本,语文教师怎么对待它,读者怎么对待它,文学批评家怎么对待它,可能不一样,甚至很不一样。语文教学,包括了语言文字教学和文学教学两大方面的任务。在多数情况下,文学文本是以纸质印刷品的外在形态出现,人们通常见到的是一本文学书,或是一本文学杂志。但是,纸质印刷品的文学书籍,杂志,只是文学文本载体,还是物质性的东西,本身还不能说是文学文本。打个比方说吧,一箱箱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箱里面,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书籍的纸张,纸上用的油墨印刷的文学符号都不是文学文本,只是文学文本的物质载体。这些纸质印刷品的文学书籍、杂志,只有在审美的接受过程中才成为文学文本。同样,作为一个学生,也只有处在运用视觉和听觉把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一种接受过程,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中才能称其为读者,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也只有在阅读中才是读者。
徐:您说得太好了!记得您曾针对文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方式去感受、领会、理解文学文本,准确做出判断的问题,给文艺博士生开了门课程叫“文学文本细读法”,您从接受学文学理念出发,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阐释和分析,您能根据您对文学文本细读法的研究,在如何对待文学文本方面,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一些指导吗?
王:说不上“指导”。我一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文本细读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当然,基础教育的教学中的细读,需要把直感的经验提升到理论上来。文学文本是语词组成的,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文本时,要取得最佳效果,除了钻研文本一头(这是多数教师会下力气的),还要分析学生那一头,要细致的研究、考察学生头脑里词义的生成,诗意的生成。文学文本中词语的意义与词典所诠释的意义,既不能完全脱离,又不能完全等同。在日常的言语活动中,了解词语的意义,必须考虑到词语使用的当下环境,在文学阅读中,尤其要理解词语所处的特定语境,李白《清平调词》中有两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中“倚”字的意义,按照词典,教科书的解释就应是“倚仗”的意思。《唐诗鉴赏辞典》里解释说,“可是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哪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的杨妃”。这种解释很可以商量。这首诗是写李白奉唐玄宗的旨意赞美杨玉环,是说她与汉朝大美女赵飞燕一样美。如果只按前面这种解释,诗句的意思就成了赵飞燕的美是因为倚仗着打扮修饰。众所周知,赵飞燕是汉朝一大美女,不但史书上有记载,而且《全唐诗》中就大约有六七十首是写赵飞燕的美貌的,可见,唐朝人普遍地认为赵飞燕是汉朝一大美女就是确凿真实的,并不是倚仗着打扮修饰才变得美丽。上句说“谁得似”,也是把两人并提。我觉得“倚”字在这里解释为倚仗是不大妥贴的。李白《发白马》里有一句诗“倚剑登燕然”,这里倚字无法讲成依仗或者倚靠,而是“佩戴”的意思,我觉得上句“倚新妆”的“倚”该取它的这一种解释,解为“佩”、“穿着”。全诗说杨玉环的美无与伦比,仿佛汉朝大美女赵飞燕,不过是穿戴着唐朝服饰。这样,我觉得才比较符合当时语境。苏轼在《密州出猎》中也有一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报”二字按通常情况下解释,就是为了回报,全句的意思是说为了回报全城民众“倾城”跟随的情意,诗人要“亲射虎”。这样解释有一些道理,但我觉得不太符合苏轼洒脱旷达的个性。“为”在这里解释为“替”“给”,全句是说:替我给全城的老百姓通报,随我出城去打猎。这样一解释,我们眼前就很容易浮现这位身陷困境却始终洒脱旷达的文人形象。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老师面对一个文本时,不能只照搬词典的释义,只注意词语意义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一定要用一种批评的方法,判断的眼光,在上下文的关联中,在文本的情景语境中,在历史文化环境中去理解,追求合理的解释,然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往前读过去,由字词句到段进而把握文章整体,既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钻牛角尖。最好还要顾及今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帮助他们,引领他们,生成接近原意的、又有各自特色的意义。谈到词的理解,我们还要注意词的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顺便也给大家推荐一本相关的很值得一读的书,波兰罗曼·英加登的《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这本书作为文学理论方面的书,一点儿也不晦涩,很好懂。先给大家摘录一小段:“语词意义以及句子意义,一方面是某种客观的东西,不论怎样使用它都保持着同一核心,另一方面语词意义是一个有适应结构的心理经验的意义构成。”我们前面谈的是作为文本构成要素的语词的意义与全句、全篇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英加登这句话说的则是关于词语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的两个方面,我们在诠释的时候就是要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这里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有哪个老师有兴趣能将自己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歧义的字词收集起来,看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歧义,不同年龄的学生是如何理解的,研究中学生文学阅读中词义生成的规律,相信若干年后,很可能作出有大价值的成果。
徐:非常感谢您给我们的精彩解答!您刚才就词义生成与语境的关系,为我们语文教师如何面对文学文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作为意义接受者的学生,近年来,在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方面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区培元《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中相关统计调查,我们发现青少年对于经典的阅读已在大大缩减,您怎么看待在此背景下的学生(读者)?
王:根据近年来我担任本科阶段的教学实践,这些孩子在阅读方面确实存在着低俗化的倾向,对传统经典读之甚少,这一点的确令人担忧。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孩子阅读知识面已大大超越了当初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许多孩子知道的东西,我并不知道。低俗化倾向的阅读面不能怪我们的孩子,其中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在这里我只说两点:一是与我们社会发展大背景,与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的欣赏取向有关;二是与我们孩子的处境有关,与长期处在应考的压力之下有关。当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竞争、就业、失业的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灼状态,使他们不太愿意再费心费力去细细品味传统经典。于是一种快餐式的,低俗化的文化商品正好满足了大众这种精神渲泄的需要。近两年人们对“超女”和“学术超男”之类现象议论很多。我记得是英国BBC电台也办过类似我们中国《百家讲坛》的节目,他们专请专业顶尖级人士主讲,那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马尔库塞,哈佛大学教授奎因,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姆斯基——都是20世纪学术峰尖上的人物。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麦基后来据此编成一本书,在全世界传播,中文译本80年代中期就出版了。麦基在原书后记中说:“在全部电视节目中,存在着一种将所有素材弄成消遣性内容的倾向,而正由于这一点妨碍了引导观众的严肃性要求的形成。”他的这些话,不值得我们好好咀嚼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传媒,不是更应该把严肃的科学教育放在首位而不是为了经济的利益去迎合低俗趣味之上吗?
徐:的确如此,您所说的现实令人担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将学生所受到的各种压抑引导到适当的点使其得到释放,升华,您能不能就此给我们一些建议?
王: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前面说到“两端”,我们除了钻研文本,更要研究接受对象,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关心他们,爱他们。语文教师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借助于各种人类智慧产品使学生心灵纯净化,将学生青春期压抑转移到审美方向上来。健康的社会要有健康的人,对此,语文教师的引导功德无量!
徐:听了您上面的话,我们受益匪浅,也很受鼓舞!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
徐莉,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