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语文教师身教论

作者:李宗学




  五、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良好
  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首先要改革过去那种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中解救出来,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良好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终身受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如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等,无一不是经过反复历练养成的。譬如,阅读和写作结合的问题,就与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关系紧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和感悟到:阅读为写作做充分准备,写作体现阅读的最佳效果。适时给学生以读写结合的点拨指导,即在阅读中时时想到写:(一)这些材料好,如何派用场?(二)如果叫我写,我怎么写?在动笔前则应注意回忆读:(一)切合这个作文题的材料,我曾读过哪些?(二)这些材料中,哪些可以用进我的文章里?如果教师能把自己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展示出来,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长时间的“身教”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必然大有长进。
  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健康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的情感、美的节操、美的事物、美的心灵,注意体验美的熏陶,接受美的感染,欣赏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逐步形成有文化、有修养、有良好个性、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教学曹操的《短歌行》,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句的理解,学生很容易认为曹操提出的是一个“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主题,教师如果不但不能做出积极向上的引导反而从消极角度推波助澜,那只能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其实,就曹诗风格而言,诗人不写觥筹交错和轻歌曼舞之景,而独抒身居廊庙心忧天下之情,诗人撇开了对空间的描绘而转为对时间的思索,即由对酒当歌转为叹惜往日,给人以放浪恣肆之感。若就诗里的意境而言,则如吴淇所说“劈首‘对酒当歌’四字……截断已过、未来,只说现前,境界更逼,时光更迫,妙传‘短’字神髓”(《六朝选诗定论》卷之五),给人展出一个紧逼迫促的境界。(见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我们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探讨人生哲理,从朴素的形式中去寻求深长的意绪,以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影响学生。教师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更应积极、健康、向上。无所事事、精神颓丧,牢骚太盛、言行偏激,懒散邋遢、萎靡不振,不但不能给学生好的“身教”影响,而且会让学生反感、生厌。
  七、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
  语文课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本身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验和看法,甚至提出疑问,然后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自行设计、组织策划、参与实施的过程,不断自我探索和研究等,都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作一些研究示范,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钻研精神的影响或研究方法的指导。例如,《孔雀东南飞》一课,开篇起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般知道它是托物起兴、渲染气氛就行,至于为何“东南飞”,为何恰好“五里”一徘徊,则往往不作深究。有老师则不是简单了事,而是介绍庐江郡相关的地理情况,让学生弄清楚焦家东南五里是花山,花山东南五里是刘家,学生便豁然开朗;而对焦仲卿殉情时为什么“自挂东南枝”而不是“自挂西北枝”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此时的介绍相当于作了一个穷根究底的研读示范。能灵活巧妙地运用成语、古语、俗语、谚语、古诗词句子等惯用语,则会使文章新颖别致,意趣盎然,富于文化意味。我探究了运用惯用语的点化技巧,将其归纳为“照搬,旧瓶装新酒;易序,境界翻出新意;换词,巧妙传达旨趣;插词,突出表达效果”等四种具体方法,(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4年第9期中之《运用惯用语的点化技巧》)并将其介绍给学生,我这样做,就是想正面影响学生的研究精神,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
  八、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熟练自如
  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只有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才能说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高。因为,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所以,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这几种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熟练、自如地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举写作为例。写作,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花很大力气去教写作,学生也看到不少报刊刊载的多种“作文法”,可学生就是写不好,或者根本不会写。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内发性的写作冲动以及主动表达的心理机制。如果教师身体力行,亲自写文章去感染他们,启发他们,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我们学校有石邦定(笔名石定)、刘大林等在全省以至全国著名的作家任语文教师,他们是当时黔北文学的代表作家。贵州文艺界有“贵州文学在黔北,黔北文学在正安”之说。正安被誉为“文化之乡”、“小说之乡”。(见《正安县志》)石邦定老师擅长小说创作,他的获得短篇小说评比全国一等奖的《公路从门前过》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刘大林老师擅长诗歌和散文创作。这两位老师以他们优秀的写作素质影响了学校的一批爱好写作的教师和学生。一批教师在精心“舌耕”的同时也不断地“笔耕”,他们或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或写作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并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一批批学生读到自己老师的作品,顿生亲近感、亲切感,会百读不厌。久而久之,他们也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并学着老师的样子去观察,去思考,去写作,去投稿。学校学生文学社的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一批批写作爱好者或升入大学,或走进军营,或踏入社会,他们坚持笔耕不辍,有的在多种刊物上发表作品,有的甚至成为专业作家。
  语文素养这诸多方面中,语文情感、语言积累、语感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情感态度、探究精神等,都要通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来实现。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还是要突出重点,突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能力提升,在着重发展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其他方面,通过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方式,使学生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形成和发展。(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5期曹公奇《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前面从八个方面谈到教师应有语文素养的良好“身教”,我无意于夸大教师“身教”的作用和提高对教师的要求。韩愈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说,我们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在拜师学艺这一特定的时间里,在某一方面有可能比老师强,学生出师后,经过社会生活的历练,个性特征得到发展,有可能比老师强,绝不是教师在执教期间的个人修养及学科修养可以不如学生。“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都重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不“利”,“事”何“善”?《语文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奋斗目标,自然也应该理解到它包含着对教师语文素养的高标准要求。毋庸置疑,只有语文素养很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全力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强调教师语文素养的“身教”,不仅仅是要“利其器”以“善其事”,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的“身教”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使之“成人”和“立人”。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教师语文素养也有一个滴水穿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只能从点点滴滴做起,长时间扎扎实实地修炼、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发挥“身教”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李宗学,贵州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贵州遵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