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200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走向预测
作者:刘国良
一、关于选材
①非“顶级诗人”的作品青睐度将进一步走高。2004年以前各地诗歌鉴赏题大多选自最优秀、名气最响的诗人,我们不妨称他们为“顶级诗人”。比如说提到唐代,王维、孟浩然、大李杜小李杜、白居易、韩愈、王昌龄等是首选;提到宋代则是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李清照、宋祁、晏几道等。而与之相比,稍次一等的诗人(姑且称其为“非顶级诗人”)则选得较少。2004年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这一年选用非“顶级诗人”的作品有:五代欧阳炯(《江城子》,全国Ⅳ卷)、唐代郎士元(《听邻家吹笙》,湖南卷)、唐代柳中庸(《征人怨》,江苏卷)、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湖北卷)、明代杜庠(《赤壁》,上海卷),占当年所考16首诗歌的31%。2005年选的是唐代李华(《春行即兴》,全国Ⅰ卷)、宋代刘攽(《雨后池上》,全国Ⅲ卷)、唐代李德裕(《登崖州城作》,湖南卷)、唐代徐凝(《庐山瀑布》,上海卷)、唐代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江苏卷)、南宋戴复古(《江阴浮远堂》,山东卷)、宋代吴涛(《绝句》,江西卷)、北宋方惟深(《舟下建溪》,辽宁卷)、南宋汪元量(《湖州歌(其六)》,天津卷)、北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广东卷),占当年所考20首诗歌的50%。2006年选的是宋代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安徽卷)、清代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广东卷)、唐代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湖北卷)、唐代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湖北卷)、《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的同题诗(《咏白海棠》,湖南卷)、元代魏初(《鹧鸪天》,江苏卷)、宋代王炎(《南柯子》,全国Ⅱ卷)、近代王罔运(《晓上空泠峡》,山东卷)、宋代周密(《夜归》,四川卷)、元代无名氏(《叨叨令》,浙江卷)、清代张维屏(《新雷》,重庆卷),占当年所选20首诗歌的60%。
综上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命题者对那些“非顶级诗人”作品的关注度在逐年递增,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7年这样的递度还将有所增加。这样的趋势告诉我们,平时的训练应适当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非顶级诗人”的作品,包括古代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关注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品质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等,让学生能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②各朝代的作品分布将更加均衡。2004年以前的鉴赏选材大多集中在唐宋这两个朝代。2004年开始发生变化,五代1首、唐代7首、宋代6首、明代1首;2005年唐代9首、宋代9首、元代1首;2006年是变化最大的一年,魏晋1首、唐代4首、宋代6首、元代3首、清代5首、近代1首。选材分布的变化反映出命题视野进一步拓宽,思路进一步开放,理念进一步成熟。与此相应的还有,选取作品并不限于当朝成就最高的体裁,比如说宋代的最高成就应该是词,但2006年所选的宋代作品中,词仅有2首,诗则有4首。这些信息告诉我们,2007年的选材将会保持这种趋势,分布将更加均衡,局限于唐宋两代的局面已被完全打破。我们在平时的讲练及模拟中,要有意识地顾及每一个朝代。先秦、秦、汉、魏、六朝、金等朝代的优秀作品还没有考过,予以适当的关注不是件坏事情。教师可以对这些朝代的名家名作做一个梳理,处理好面的涉及与点的突破之间的关系、一般了解与重点训练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学生能对我国古代优秀诗歌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直观的体认,既对应考有利,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
③文本体裁将百花齐放。近三年来高考选用的体裁,我们用表格列举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选用“词”、“七绝”、“七律”的数量基本上与前两年持平,“五律”占比略少,增加了“曲”和“古体”。这种格局充分体现了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曲鉴赏能力的目的,避免复习迎考中的猜题押题现象,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因此,2007年的选材还将会承续这一理念,体裁的范围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④文本主题类型将更齐全。以2006年为例,所选作品的主题类型包括:题画类(黄庭坚《题竹石牧牛》,亦可归入山水田园类)、山水田园类(陶渊明《移居》、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羁旅思乡类(王罔运《晓上空泠峡》、魏初《鹧鸪天》、周密《夜归》)、送别类(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杨万里《三江小渡》)、边塞类(张籍《凉州词》)、咏物类(宝钗、黛玉《咏白海棠》、张维屏《新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农村风光类(王炎《南柯子》)、闲居逸趣类(苏轼《东坡》、张可久《人月圆》、无名氏《叨叨令》、李商隐《端居》)。这些,在我们平时的复习中固然值得继续关注,但尚需注意咏史怀古类、爱国类、节日类、杂感类、叹世类以及爱情类的优秀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二、关于设题
前些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设题,虽然各省的题量只在2—3题之间,但题型却丰富多样、各尽其妙。2007年的设题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①防答题中的宿构、套作将成为试题拟制不容忽视的新课题。文本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已成为命题者设题的抓手与重点。但四个方面的命题思路运用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滋生出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考生答题中的宿构、套作,以一些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套话敷衍出答案,实则并未读懂文本的问题。比如说,考察文本表现手法的试题,考生就可能会套用诸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虚实结合”“比喻象征”等鉴赏用语;考察“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考生则可以答出诸如“引出下文”“为全诗作铺垫”“营造氛围”“映衬作者心境”等大而无当的“擦边”答案。因此,命题者可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发问,而是以变通的方式要求考生在拥有个性化认知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从而使设计的问题真正成为考察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思维认知品质、情感价值取向等的有效手段。
②词、句、意象之义的单独筛选、辨认、分析、比较将与表达效果合并考查。前些年不少省份都有“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对两首诗中同一意象进行比较”,以及“概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等题,设题的着眼点在筛选、辨认、分析与比较上,考查的向度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问题浅难度小,造成答题过程中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就意象论意象,孤立赏析,肢解、割裂文本的现象。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所以2007年对词、句、意象之义的考查不会单独设题,而可能会与表达效果的考查合并。因为分析诗句表达效果必然离不开对文本信息的筛选,离不开对句子所绘画面的重构,也离不开对意象进行比较,这样既有利于考生树立整体阅读的文本意识,又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分析鉴赏观。2006年福建卷所设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是一道好题,值得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借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