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于改革初中语文考试的思考

作者:夏明华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机制保障。在大力推进学科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初中阶段语文考试的改革,目的是以考试和命题改革为杠杆,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保障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为课改实验保驾护航。
  
  一、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方向性
  
  根据教育部有关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1.命题与考试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教育部对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基本要求,保障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2.能确保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正确导向,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不断发展。
  3.努力探索出更合理、更高质、更有效的语文考试方式,解除初中语文考试命题困扰学科教学改革这个瓶颈,推动学科课程的全面改革。
  4.考试与命题能充分展示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二、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多元性
  
  1.改革命题目标
  在体现中考甄别、选拔性质的同时,大力增强命题的指导性和促进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应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克服在部分地区、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陈旧的评价和考试观念以及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疑虑”,“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据此,命题要针对当前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鲜明而正确的导向,能促使学校改进教育管理,提高办学水平;能促使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2.改变试卷风格
  改革试卷及考试过于严肃、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缺乏情感的面貌,由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体现目中有人、为考试服务的精神,体现命题者与应考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民主和谐的关系,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卷精心设计用语亲切的卷首指导语,在题干的设计和试题材料的选择上也要力图消除考生对考试的紧张、敬畏心理,使考生考好、爱考以至好学。
  3.改革试题来源
  彻底改变以本为本“原装、小包装、大包装”的命题观和传统做法,树立“只认课标,不论教材”的命题观和命题原则。试题源于课内,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既不搬抄陈题、成题,也不盲目模仿高考题和外地中考题,或原创自编,或加工改编,具有鲜明的原创色彩和个性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试题来源的改革要充分体现命题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这是命题改革的思想基础和智力保障,是提高命题质量和推进命题改革的前提条件,试题来源的改革有利于改变“教死书”、“死教书”的现状,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教师活学善教,学生活学活用。
  4.改革试题内容
  (1)能力化。由偏重于考查知识向试题能力化转变,实现考试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是选拔性考试的当然要求,是对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正确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2)实用化。试题内容由过于学科化、知识化向生活化、实用化转变。试题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和整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知识和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社会背景、本地特色和实用精神。由专业化语文向大众化语文转变,由知识化语文向大众化语文转变,学习有用的语文,这是现实生活对语文的客观要求,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改革不但能使试题内容更丰富,形象更可观,意义更深刻,而且必将对教学途径的拓宽、教学内容的开放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3)整合化。试题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整合,学科内记叙文与说明文与议论文之间、作文与修改之间、诗与文之间的整合等方面作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4)学习化。试题由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向突出考试的教育功能转变,在加强试题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教育性上下工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重视指导学习方法,宣传新课改理念,使考试活动成为一次重要的教育活动,使考试同时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5)开放化。以往的试题过于关注课本,侧重标准化考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和考试改革的要求。语文试题内容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具有鲜明的开放特点。从试题材料的课外化到众多试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试题内容的生活化到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增加,从试题的整合性到迁移性,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科教学由教师向学生开放,由教材向生活开放,由课堂向社会开放,由认知向创造开放,开创更具开放性、更有生机的学科教学新面貌。
  
  三、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效用性
  
  1.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是命题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真实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需要,是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然选择。语文如同体育、音乐,属于技能型学科,而非知识型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语文是什么”、“学语文学什么”这些首要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要克服语文知识化、知识系统化的偏向,在教学中适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更着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与修改、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语文能力。把握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能力立意的语文体系,让学生学习该学的、有用的语文,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大力改造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课堂教学是以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这是语文教学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基本保证。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为学而教,教学生学习,走出“以教代学”的误区,把时间还给学习,把学习还给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使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帮助而无法代替。语文素质从本质讲是一种技能,而要形成技能只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改革已成传统和习惯的课堂教学主体和方式,在理论层面大多数教师是认同和赞成的,但在实践中却会遇到不少暂时的困难。主要的出路是要对学生加强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任,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要务,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点,构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使用,历来存在种种误区。语文教材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材并非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只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例子”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能力立意的语文考试必然要求试题取材于课外,否则考试就失去了起码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以讲解完几个单元的课文为任务,以认知教材为目标,这种“以本为本”的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不能正确贯彻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命题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命题改革后,一些教师和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材至上”走向“教材无用”论,其结果必然会是学生消极,教师茫然,教学无序,质量下降。对语文教材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应该包含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只是个“例子”和手段,而且绝不是语文学习唯一的“例子”和手段。语文学习不是简单地学习教材,认知教材,而是使用教材来学语文,即所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教材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和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现行新教材较旧教材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是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最新成果之一,是目前初中师生从事语文教学比较好的依据和凭借。师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并且应该取舍、补充甚至超越教材,但对大多数师生来说,以教材为基本教学材料,科学地使用好教材,是从事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4.重视书写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切实推进阅读教学和作文评改方式的改革。
  书写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最重要的语文素养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和考试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两方面的教学和考查。阅读是初中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适应考试改革的要求,在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范围、阅读任务、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理直气壮地大力推动作文评改方式的改革,实现由教师全批全改向在教师组织、指导、示范下学生自主修改、生生互相评改、师生共同评议的转变。这是适应命题改革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的需要。这有利于解决中学作文教学长期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有利于作文教学更贴近并符合生活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开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新途径;有利于减少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和低效劳动,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对教育改革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初中语文考试改革应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顺利推进新课改实验为归宿,这样才能让中考携带着一股富有改革和创新气息的清新之风赢得广大学生、教师的肯定和好评,才能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是否会吃亏的疑虑冰消瓦解,才能让最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师生在考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夏明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