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古诗文插图瑕误举隅

作者:吴 奇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较多的插图,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但有几幅有关古诗文的插图存在某些瑕疵,现试举三例予以辨析。
  
  一、《醉翁亭记》的插图喧宾夺主
  
  本课的插图是一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写意画。虽具有古画的韵味,但突兀于画面的“蒙古包”易使人产生错觉。某些粗心的学生会认为它就是醉翁亭,或因不识画中的建筑为何物,而据它的形象称它为“蒙古包”。由课文“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可知它绝不是醉翁亭,醉翁亭应该是“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而插图中居于泉水上边的是个大圆顶的建筑物,它上面大部分盖的是草,边檐是小瓦。笔者多方查阅资料才知,这大圆顶的建筑是宋时建于山间供行者歇息的凉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花和尚”大闹五台山时,画面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亭子。
  课文的题目是“醉翁亭记”,而插图中占主要位置的是“凉亭”。这既冲淡了文题,又容易造成错觉。按课文要意高踞于泉上的应是醉翁亭,而并非是突兀于画面中的“凉亭”。所以,如果与文章脉络密切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插图立意,那么应考虑让醉翁亭取代“凉亭”临于泉上,或让醉翁亭掩映于山水之间;最好要“有客来饮于此”,既避免画面呆板没有生气,又切合了课文,增加了山水之间景致的深度。
  
  二、《如梦令》的插图失真失调
  
  (1)违反生活常识而失真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酒醉乘船回家误入荷塘的情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给词所配的插图中画有两女子在藕花深处划船。不可想象的是,左边的那个女子手中的桨拿反了。从她所处位置分析她应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桨在船弦边的水中划。而画面上的她,却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桨在船上划。
  (2)人物面部线条不准确而失真
  右边的那个女子,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副老妪的面容,而且面目有些狰狞。上课时曾有学生问:右边的那个是老头儿还是老太太?词抒写的是青春游乐的情趣,不知为何老妪能参与其间?而且这次“沉醉不知归路”也不一定就是两个人。
  (3)人与舟比例失调
  且看画面上的人体大于船体,并排的两个人硬是挤在船上,看了让人总是担心那船快沉了……词所描绘的画面总有一种说不尽的沉醉美,而欣赏这样的插图,却无法得到美的享受。阅《古诗词曲八首》中的第五首《水调歌头》(宋 苏轼)中的插图,图中的人物大于背景中的竹子、树木,这样的小背景更能烘托词人旷达、高远的情怀,而《如梦令》却不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三、《西江月》的插图自相矛盾
  
  先看插图上方画有一弯月牙和七颗星星,大概是为了切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词意吧。“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是骤雨来临的前奏,无论是夜行人还是纳凉者,都会急于寻找避雨的地方。因此,词中才有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心情描写。“忽见”二字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焦急后惊喜的心情。试想此时的夜行人,谁不行路匆匆?而画面上的人物,还挺直身子,驻足细“说丰年”。这与词所表达的环境明显不符。
  再说,“七八个星天外”时的夜空,能见度不可能好,不然“旧时茅店”为何要“路转溪头”才能“忽见”?可是,画面上远方山间的庭院却清晰可辨。近处的老者手握锄头是在锄地吗?那他怎么看得见?是给稻田排水吗?那稻花飘香的季节,稻子早就拔节抽穗高过田埂了;若是归耕吧,那“清风半夜鸣蝉”,这“半夜”时分怎么还没到家?
  总结以上三幅课文插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吃透教材、把握文意;二是没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三是没有处理好客观生活中的问题。阅览文言文的插图,便会觉得这些出自同一手笔的画,所透出的“古韵”与“古文”难以相得益彰。但个人认为,无论哪种画风,哪种流派,都要注意到:这是教材中的配图,不同于画展中的画,画展中的画是供欣赏的,课文中的插图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一要切合课文,二要有利于教与学,三要适合初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诚然,笔者不才,并非丹青高手,以上仅为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目的只是希望苏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日臻完美,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图文相宜。
  
  吴奇,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