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运用心理学知识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王立合




  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课堂教学的策略,特别是将心理学有关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一、利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组织。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觉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它虽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一切复杂的认识过程都来源于感知觉,没有感知觉,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学生的感知,以提高感知的效率。
  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根据这个规律,教学中,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要清晰,直观教具等大小要适宜,讲课要突出重点,使学生容易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或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而为我们所清晰地感知。如教师讲课或朗读课文,假使句读清楚,顿挫适当,那么,每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成为知觉的对象,间歇和停顿即成为背景。比如,有时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板书要求从空间距离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应注意位置、顺序排列,式样等要妥善设计,使重点突出。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完善。按照这个原理,讲解具体的课文时,如果能适当地联系学生已积累的知识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就可更好地帮助他们完善地、迅速地产生知觉。在直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有意识地唤起和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温故而知新。
  有资料表明,视觉的效率要比听觉的效率高百分之十以上,这就说明在教学中如果一节课都是一讲到底,完全把学生当“听众”,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语文教师必须由“演员”变为“导演”。教师重在点拨,学生才练得活,学得主动。教师“举一隅”,学生就能“反出三隅”来。要多让“演员”通过多种感官活动,不断地变换练习方式,使学生眼、耳、手、脑、嘴一齐开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想象来组织。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来认识、理解作品的内容,即把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具体地、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的特点来进行。像抒情诗《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就要抓住感情色彩浓,含义深刻、形象鲜明之处进行描绘;如果是借物抒情的,则要通过景物的描绘,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启发他们在想象中确定一个观察景物的恰当的角度,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上阕:“北国风光……分外妖娆”,这是一幅雄伟壮丽的雪景图,要启发学生想象作者当时站在一个很高的地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站得不高就看不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有些诗,如《孔雀东南飞》等很少描写自然景物,当然用不着确定观察景物的地点和角度,教这类诗主要要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具体描写,来想象其中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行为、语言以及环境气氛和情节等等。又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读这首诗,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夜里相思难眠、晨起对着镜子无心梳妆打扮的愁苦女子形象,那月夜之下,衣衫单薄的诗人正在吟着让人断肠的诗句……通过这样的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从单纯传授知识中解放出来,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些特点,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散文教学也是如此。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可以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展开想象的诱导物:一是借以抒发作者感情的景物“月下荷塘”、“荷塘中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二是能够摹状这些景物的凝练的词语,如“羞涩”、“袅娜”、“泻”、“浮”等;三是巧妙自然的联想,如,“清香”与“歌声”,“光与影”与“名曲”等,抓住这一系列诱导物,步步引发,使学生进入作品的画面和意境,跟着作者到月色中的荷塘周围去漫游,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深邃隽永的意境。这样通过朗读、分析,诱发学生展开想象,把学生带入作者用妙手绘就的恬静、淡雅、高洁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学生的注意来组织。注意是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是从事学习的必要条件,它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因此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核心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学生注意的特点,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学生的注意。
  首先,教学内容既要生动活泼,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难易适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语文教材中有巧妙的构思,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又有动人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课堂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些特点,将无声的文字通过教师丰富、激越的感情、绘声绘色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再现那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这样,就能把课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古语说“教亦多变”。一堂课要精心设计,恰当安排,唤起学生对那些旧知识的回忆,激起学生学习那些新知识的兴趣。比如,我们欣赏一幅画、一支歌曲,如果欣赏的时间过久了,那么审美感官就会发生疲倦,美感也会逐渐消失。因此,即使一幅最优美的图画,如果朝夕与其相对,看多了,也会发生厌腻,美感最终会消失。正处于花季的高中生,他们的大脑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强,抑制弱,常常不能自制,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往往为教学形式所左右。无论是讨论法,还是讲读法、讲述法,同一种方法时间一久,就会分散注意了,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变化:时而进行“茶馆式”谈话,时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而进行趣味性提问,时而进行针对性练习等。教得生动活泼,学得新鲜有趣,师生都会乐在其中。
  四、利用学生的记忆来组织。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都离不开记忆。没有对单个字词的记忆,就不可能进行阅读;没有对旧知识的记忆,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新知识,就不可能有对系统知识的记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给课文理一个思路:散文要理清线索;小说要注意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要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加强记忆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等等。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要“少而精”。板书也要“少而精”,“书”在关键处,它不是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要“画龙点睛”。要善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使得板书提纲化、条理化。凡是经过系统化的材料,容易记住,并能牢固地保持。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多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如人物形象对比、性格对比、、环境对比、细节对比、表现手法对比、作品风格对比,古今字音、词义、句式的对比等,都能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此外,还要利用那些能说明对象或现象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直观材料,如网络、模型、图表、画片、幻灯、电影电视片段等都有助于意义识记。
  五、调动学生的情感来组织。充分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美的感染力量,借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他们深受感染。如果离开了具体形象,忽略了作者倾注在形象中的感情而采取客观主义的分析、“阐发”,那么,势必成为空洞的说教,也就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散文讲求意境,蕴含着艺术形象,并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描绘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可以借此从情感上感染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仅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股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不幸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浮躁的年代而益显独特,因其存在于作者的遭受厄运之中又似乎显得如此普通,只有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只有理解了史铁生的插队生涯,他的青春梦想,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境地的艰难抉择放在特定的群像背景中加以考察,如屈原、司马迁、老舍、哈姆雷特……那么“生”或者“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悲剧感由之而生,审美演变为累积人生,洞察生命——而这,需要开放的目光,广阔的视野。抓住这个感情线索,步步深入分析,就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涛。
  诗歌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学,必须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唤起学生有关的经历和感受,使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这里不再赘述。
  
  王立合,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