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语文课应以塑造人为己任
作者:杨崇国
过去说“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这种界定一直沿用了几十年,深深渗透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中,直至现在还居于统治地位。其主要表现就是教学、考试都向术语概念、技术技巧倾斜,完全抹杀了外国人学汉语和中国人学语文的区别,出现了严重的重“语”轻“文”的局面。
为了纠偏,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了这样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排在第一的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来,新课程把语文的“人文性”和“育人功能”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学习新课标,反思旧做法,我们对语文课应该有一些更为清醒的认识。
我们从高中生的现状说起。高中生是基础教育阶段最苦的一类学生,他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他们最容易出现迷茫状态,再加上青春期的干扰,如果不能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一种精神“内需”,是很难熬过高中三年的紧张生活的,且不说将来会怎么样。在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接触过各种类型的高中生,其中不乏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学习的基本素质很好,但非智力因素拖了他们的后腿,使他们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我最近还遇到了这样一个事例。班上有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曾经考过全年级的总分第一名,她和我交谈,说自己最近陷入了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为何而学,没有了学习的目标,经常出现走神,学习成绩下滑。其他大批的中等成绩学生,基本原因也是这一点。他们需要一种思想精神来作为支柱或调节剂,这种思想精神就是一种人生的“诗意”。这种“诗意”应该包括:①一种人生的理想——为何而活;②实现这种理想的方式——怎么个活法;③在遇到困难时的一种豁达、洒脱。
这种现状怎么解决?当然,思想政治课、社会政治活动等都可以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方法的说教性比较强,难以形成学生的“内化”,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在所有的课程当中,语文课是最能塑造人的心灵的,这育人的责任当然就落到了语文课的肩上。这是语文课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的课本、读本以及其它的阅读材料,用语言托载的方式汇集了大量积极的人生思想,可以这么说,社会上有的书本上都有,而且大都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亲之学之进而用之,这是语文课独特的优势。就我自己所教的班来看,到了高二,课本、读本上围绕苏东坡组织了一大批古诗文,像《赤壁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学生读后学后所受触动很大,许多原来经不起一点挫折打击的学生都从中汲取了营养,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名句,一时间成了学生的流行语,学习状态和思想情绪都趋于稳定。这就是语文课育人功能的魅力。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却在夹缝中生存。其原因有二,一是考试升学压力,一般人都认为语文拉不开分数差距,不如数理重要,甚至不如英语重要;二是语文教师自己也不明白语文的功用,主动“缴械投降”。不管什么原因,其共同点都是忽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仅仅从分数差距上来看待语文,而不知道语文课上好了会对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有好处。文化环境具有同化功能,现在不少学校都知道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还有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的重要性,但却不明白语文课在构建这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别人不理解的时候,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领悟新课程的理念,我们的语文课要以塑造人为己任。
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塑造人”是在语文教学的范围内塑造,而不是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
一、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中“文”的因素。
我在教学中提出了一个“命题”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潜在的“命题”,比如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就含有“心与境”的命题,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就含有“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在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快乐”的命题。这些命题都是人文精神的精华,对学生具有非常好的潜移默化作用。抓住这些命题,搭起书本与社会、时代之间的桥梁,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又有利于学生灵魂的塑造。
提炼出这样的命题以后,就引导学生去体味它,思考它,延展它。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1、《荷花淀》
这篇小说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那个年代是血雨腥风的年代,但作者却把本是血腥残酷的战争生活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由此引申出命题: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生存在这个世界。
让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在某一困难时期的心态和生活状况,然后结合这个命题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例2、《归园田居》
①由“守拙归田园”中所含的“守拙精神”引申出命题:守拙与达志的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认识“守拙精神”?它和我们树立远大理想相矛盾吗?经讨论明确: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人还是应该有远大的理想;陶渊明的“守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适合我们照搬,但我们可以借鉴,在面对社会上各种诱惑时,我们就需要“守拙精神”。
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尘网”指的是官场,我们现在还能照搬这个说法吗?显然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官场已经不是当年那封建官场了,从总体上说,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场,官场本身并没有错。那么,现在压抑我们的个性、束缚我们的自由的“尘网”是什么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确定为“名利场”,我们现在说小心掉进“尘网”,就等于说小心掉进“名利场”,在官场上可以掉进“名利场”,不在官场上也可以掉进“名利场”,而一旦掉进“名利场”,我们个人的人格尊严就不能得到保证了——“名利场”可以扭曲我们的人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品”。
挖掘了课文中“文”的因素,还要靠教师来点染,教师点染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文”的效果,因此,必须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品”。
这个问题要分三个层面来说:
其一,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
就课文说课文,就一点说一点,显得比较乏味,很难起到影响学生的作用,必须由一点生发开去,旁征博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这知识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社会知识和民间知识。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多读书,二是要多接触社会。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社会知识、民间知识,因为现在的教师基本上是由校门到校门的,生活经历贫乏,需要补上这一课。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说到王熙凤的打扮“俗”,学生对这个“俗”字不太理解,缺乏直观感受,我就用了过去老百姓说的一个口头笑话,说过去穿中山装,左上兜留有插钢笔的孔,插一支钢笔是小学生,插两支钢笔是初中生,插三支钢笔是高中生,插四支钢笔呢?那就是修钢笔的了。学生一下子就笑了起来,边笑边点头。
其二,教师自身要对课文中隐含的“命题”及其情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不管什么文本,一旦被我们采用为课堂教学的材料,那它都应该叫课文。在语文课堂上,一切思维的源头都在课文里,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准确捕捉并且准确体悟,然后才能去动员、感染学生。这也是提升“文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能力,若不经过培养与提升,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具备的。这里所说的“准确把握”,既指对“命题”的确定,也指对这个“命题”的情感把握。因为这涉及到你讲述时的态度和引申的方向。
我在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陶渊明,讲到他回归田园是表明一种不与世俗妥协的态度,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坦然的交待,我立即抓住了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命题——“给自己一个交待”,这个“命题”就来得准确,不牵强。随之体悟这个“命题”中所含的情感,觉得它来得深沉,具有很强的“内思性”。我就引导学生往内心思考: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去做,别人的态度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能够给自己一个坦然的交待,不要先问我对得起别人吗,要先问我对得起自己吗,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三,提升自己感染学生的综合功力。
以上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都解决了,那就来了第三个问题:你有感染学生的综合功力吗?应该承认,我们有许多教师是不具备这种功力的。那么,要想把语文课教好,要想塑造学生的灵魂,就必须提升自己感染学生的综合功力。
那么这“综合功力”包括哪些呢?
1、内心涌动的情感。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的人,应该有比较高的情商。不具备这一点却能推动学生心中情感的波澜,是不可想象的。“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关键看我们做不做。
2、由内心情感所形成的语言上的抑扬顿挫,如分寸、节奏、语气、重音、停连等等。
作为教师,不好的语言习惯应该克服,好的语言习惯应该培养。同时还应该记住,语言的律动是随着内心情感的律动而形成的,不能够脱离情感的需要去使用语言技巧,那样听了也很别扭。
3、手势、表情、姿态等辅助手段与语言的配合。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就不赘述了。
总之,以塑造人为己任的语文课,可以培养学生比较好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品质,同样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作文能力,形成的是良性循环。这种双赢的局面,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谨以此与我的语文同行们共勉。
杨崇国,湖北省襄樊市第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