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诗歌阅读教学的三个突破口
作者:宗 蓓
一、以诵读出情怀
中国的古典诗词,表达的主题多样,各具特色,有叙事如《木兰诗》,有描摹如《李凭箜篌引》,有抒情如《将进酒》,但无论哪一种形式,其共通之处便在于其中都有意在言外而不能尽陈的地方。隐藏在韵律之外、意象之余的,是属于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性灵所悟,像李商隐的《无题》诗,在那样精练的语言与繁复的用典中,表达了多少复杂而难于捕捉的情感碎片,从而营造出让人琢磨不透却又沉迷不已的优美意境。笔者认为,讲授这样的诗歌,教师的作用只能是点到即止,典故是死的知识,而感受永远是鲜活随机、与时俱进的。
对于此类诗歌的理解和领悟,并无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在讲授此类诗歌的时候,反复诵读就成了让学生们尽可能走近诗人情怀的必经之路。
梁实秋先生曾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
尤其中国的古典诗词,对于平仄,押韵都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天生就适于吟诵朗读,且有些时候非诵读不能见其意境。
例如对于楚辞的教学,无论是《离骚》还是《九章》,里面的用典都很密集,且生僻字特多,学生一开始必定无法流畅地完成朗读任务,但若不能完成诵读,就根本无法感受楚辞那种浩浩汤汤的浩然之气。
此时必须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可以先听范读,再做标注自读,朗读,齐读,甚至小组推荐代表读,方式不妨灵活多样,更可以配上与内容相应的音乐,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也客观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较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情境中。
二、以画面入意境
无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诗歌,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对于画面感的刻意营造,便既有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有华兹华斯那些静谧的田园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解这样的诗,最终目的便在于再造作者所描绘的那一幅塞上风光,并由此展开联想,尽可能引发出学生的感悟与共鸣,从而在一幅静止的画面之中,看见诗人的襟抱与情怀。
现在因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很多老师都会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图片展示的相关内容,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比起从前当然是一种进步,因为确实每一首诗歌或多或少都会有画面做为依托。但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将这幅画面直接摆在学生眼前,而是要让他们自行去构建画面。通过这个构建的过程,老师不断进行引导和调整,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自然而然将意境铺展开来。
笔者在教学莱蒙托夫的诗歌《帆》时,就曾尝试直接将一幅空白的画纸布置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来涂抹描摹。开始时是阴霾的天空,深沉的大海,压抑的意境不言而喻,接着出现了象征着希望的白帆,从海的那一面飘摇而来,这时候便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那面孤帆,“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在故乡?”由诗人的质问展开思考,紧接着过渡到下一段在风浪中努力支撑着的帆——“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
由此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在经过上一段激烈的风雨之后,学生这时纷纷兴奋的提出,太阳出来了,把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映照海面泛起清澈的碧波……这时候不妨让学生们先用语言描绘一下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然后再由老师用笔在画纸上为大海渲染一层清朗的碧青颜色,给天空添上明亮的金黄色彩,整个画面便趋于明媚和鲜亮起来。
到这个时候,沿着诗歌的叙述线索,学生们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当整幅画完成之时,《帆》所要表达描绘的图景也已然尽在学生心中了。
三、以留白见创新
“留白”古往今来一直都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极为独到的一种技法,运用得宜,便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而上等的诗词散文作品,也多少都会运用到相似的“留白”之妙。
中国绘画的“计白当黑”,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音乐的“余音绕梁”,都是强调一种形式上化繁为简、以少胜多、以有限含无限的节制的美。
像钱起的《省视湘灵鼓瑟》中最出名的末句:“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在这样的诗句中分明带着画意的留白,因此在讲授时,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练习。
试想一下这幅画里描摹的情景:曲终人散之后,只见江水湛碧连天,数峰依旧寂寥,自然总是这样客观存在的,带着一种巍峨静穆的造物之美,唯一缭绕不散的,恐怕只有那随风聚散的袅袅云气与泠泠余音了。
明明是一幅没有人存在的风景画,却处处流露着微妙但又捕捉不定的人的气息。留白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且这种时候,最适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曲终之后人何去?余音袅袅至何年?这种时候就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而老师只充当激起思考火花碰撞的桥梁,适时引导,将诗中的留白转化成创新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表达欲望,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
其实在中国的诗歌和散文之中,运用留白手法的此类优秀作品并不在少数,如何将留白处理成为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但又不至于信马由缰失去控制,才是最需要教师们不断尝试和思考的。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绝对不止是让学生会背几首诗,知道几个典故而已,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从诗性的角度来观照现实,通过诵读古人经典,感受特定时代下人的生存与思考。笔者坚信,客观上确实无法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诗人,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理解这种诗性的思维,并尝试偶尔运用这样的思维去欣赏身边的现实。
因此,诗歌教学必须来源于文本,但最终却又要走向文本之外。
宗蓓,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