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中考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作者:王 凯 杨 扬




  一考牵动万人心。在中考课外阅读分值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有关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考生关注的是这些材料见过没有做过没有,教师关注的是这些材料碰到没有讲过没有,命题人关注的是这些材料各方满意没有考出效果没有。
  余映潮老师在一篇文章里也谈道:“一份精心制作的中考试卷要体现三点:选材要好、考点要准、设题要美”,可见“选材”是个基础也是关键。然而每当中考结束,课外阅读材料总是成为议论的焦点,成为饱受争议的对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现状剖析
  
  1、以考点定材料,选择范围偏窄。
  现在许多中考课外阅读材料选取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所选取材料是否适合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便于设置题点,特别是后者。因为现代文阅读考点的设置不外乎:①整体感知文段内容;②理解词语的语境义;③把握关键句的含义及作用;④概括内容要点;⑤分析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⑥联想与拓展等。所以,命题人在选材时就拿以上考点去比照,看是否便于出题。这样就使得许多文质兼美但考点又不易设置的材料入不了命题人的眼,而一些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并不上乘只是容易命题的材料却成了“座上宾”。
  2、“模式化”材料成为主流。
  可能是基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考虑,可能是为了让学生进入角色寻求共鸣,可能是受《背影》等教材的影响,所以近几年大量以“爱”为主题的材料纷纷出现在卷面。这些材料无一例外的大谈条件是如何艰苦、父母如何的不易、最终如何的感悟等,材料主题一致,写法相同,考点无异。如:《父亲的自行车》(06仙桃卷)、《父亲的眼神》(06浙江萧山卷)、《爱处无声》(06陕西卷)、《最美的音乐是无声》(06十堰卷)等。还有说明文,见到最多是关于环保、生态类的;议论类又总是关于人生、价值说理的。这种“模式化”的、同一主题的材料反复出现,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让人感到虚假、矫情、雷同,导致材料模式化,答题方法也模式化。
  3、缺乏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事实上,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以及对学生精神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应在中考材料中得以体现。但不少材料在这方面欠佳,思想性不够深刻,人文性不够丰富。使考生一读材料马上就能判断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就知道命题人会从哪些方面设考点。还有艰难的生活、污染的环境、日下的世风都对考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如黄冈2004年卷《错过就会永远失去》就因为在特殊的情境中容易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4、材料主人总是老面孔。
  在课外阅读选材上,不少命题人总是喜欢选择名家名作,特别是在选散文类材料时。选取经典华章做为阅读材料,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总是选择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的文章未免让人感到单调,如毕淑敏、赵丽宏、周国平、李汉荣、莫怀戚等人的文章。据统计,每年中考全国各地试卷中出自以上作家笔下的作品不少于20%。如: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06恩施卷)、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06咸宁卷)、李汉荣的《月光下的探访》(06浙江卷)等。还有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时文选粹》以其大量的美文、时文受命题人青睐有加,该书上大量的文章已被各地中考选用。这样就使得不少教师都在研究以上作家作品风格,并经常拿其作品当作靶子训练,都在《时文选粹》中“淘宝”,这样也就走入一个误区,同时产生了不良的导向。
  5、材料篇幅偏长,语言生涩。
  因受时间与阅读习惯限制,阅读材料的篇幅一般在1000字以内为宜,过长会加重学生阅读负担。可历年来全国中考卷中材料冗长的却为数不少,如2006年四川自贡卷《听泉》1300多字、2006年潍坊卷《过河》1200多字,而2006年江西卷《听雨》更是多达1800多字。这样大篇幅的材料,考生一是要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二是考场时间紧急又容不得反复推敲、斟酌,势必影响答题。还有的材料语言生涩,含义深奥,不细究难以辨其味,特别是一些出自名家的散文。
  6、选材大量“撞车”。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美文人人都爱,所以不少材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如:《简单》《离太阳最近的树》《善待痛苦》《轻点关门》《峭壁上的树》等材料就在全国2004至2006年各地中考卷中重复出现多次。选用同一材料,可见这份材料自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同一份材料无论题点怎样变,它的主题内容是不变的,写法是不变的。这样对那些既没见过、更没做过此材料的考生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也使得许多初三学生一到总复习就非做《全国中考试卷汇编》不可,助长了“猜题”、“仿题”、“押题”等不良之风。
  总之,考生、教师一致呼吁诸如《大地的耳朵》《茶马古道》《读书可以医愚》《爱,有时是一种错误》等主题鲜明、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的时文、美文出现在试卷上。
  
  二、选材建议
  
  1、正确把握选材的价值取向。
  命题人要对中考的性质和作用有深刻认识,充分考虑材料的功用。以《语文课程标准》来指导选材,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来考虑选材,而不能只为方便设考点而决定取舍。同时,阅读材料要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富教育的审美价值,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能起到对考生进行形象的思想教育和深刻的人文启迪以及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
  2、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表达要规范。
  好的材料,总是洋溢着新鲜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阅读材料最好能与时代合拍,及时反映社会现象和主流话题,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外延的广阔。同时,这些材料要与学生的阅读生活、自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尽可能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答题的过程中有话可话,不会觉得与材料的疏远。另外,材料语言要规范,章法要严谨,为形成良好语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3、选取经典华章。
  名家经典美文历来就是课外阅读材料的首选,它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更非一般文章能比。问题是我们在选取时要把握一个标准,即:材料要有时代性、典范性、趣味性、人文性,不能唯名篇是从,照搬照用,更不能选用那些主旨隐晦、语言生涩的文章。唯有细心的比较、揣摩,“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做到“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样选出来的材料才能使学生与高尚心灵对话,汲取精神文明营养。如:《习惯于失去》(作者:周国平。2006年潍坊卷)、《宽容是一种爱》(作者:肖复兴。2006年徐州卷)、《文章为思想而写》(作者:梁衡。2006年山西卷)等。
  4、依据教材来选材。
  教材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编写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通过教材来获取的,而且教材选材规范典型,知识结构完整有序。所以虽然中考大都不考课内阅读材料,但我们在选材时还是要认真分析课内教材,揣摩教材编写者编写意图、选材方法,把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选取在构思立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与教材相关、相联的材料,做到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使学生课内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活学活用的能力得以客观反映。如2006江苏无锡卷《江南的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体现地域特色。
  一套与乡土结合的试卷总是深受考生欢迎的,如2006年宜昌卷即如此。该卷所引用的材料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命题结构在全国中考卷中大放异彩。体现地域特色的材料不但能培养考生的地域情感,更能提高考生人文素养。现在各校大都有校本教材,如果我们很好地开发好这些教材,在中考时适当引用一些体现地域特色的文章,势必能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还能起到宣传、提升家乡形象的作用。如《老北京的小胡同》(05北京卷)、《醋乡话醋》(05山西卷)、《风格宜昌》(06宜昌卷)等。
  6、让一线教师参与选材。
  各地中考命题人大都为市、区教研员,虽然他们的视野、宏观把握的能力、个人素养是不错的,但真正了解学情的、真正知道哪些材料能考出学生水平的还是一线语文教师。今后在中考命题时可适当让他们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使选材、命题更加科学、全面。
  总之,作为命题人一定要博览群书,深入研究,融会贯通,牢牢把握“文质兼美”这个根本,选好材,出好题,切切实实为中考服好务。
  
  王凯,杨扬,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