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我所欣赏的高考作文
作者:刘九洲
我辗过历史的车轮,却无法达到我想去的某个久远的年代;我怀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心情,却无法判断谁是古人,何为来者;我来到一个兵慌马乱的战场,却无法分辨自己属于哪种角色……
我感到慌乱和迷惘……
我抱头让自己缩成一团,问苍天,无语;问大地,无语;我跪在空旷无垠的草原上,如此透明。良久响起一曲摇篮……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告诉我:孩子,回来吧。
我无法到达自己想去的年代,无法判断古人与来者,无法分辨自己属于哪种角色……是因为我把熟悉的一切变成了陌生。
我迷失了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的我试图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拥有的一切,丢掉了某种最珍贵、最令人熟悉的东西——你的灵魂……
时间久了,你的话越来越陌生,你的躯壳越来越轻空,你的面目越来越使你变得面目全非。
你再次迷惘了……这时又一个熟悉的声音对你说:回来吧,回来吧。
我惊醒了,那是我,丢失了自己的我,却又找回了自己的“你”,我的灵魂救回我,我的一切让我找回了我自己。
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那么轻松,身后,是一串长大的脚印,那个声音让我回来了。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在打哑谜:“你”是谁?从好的方面猜,“你”是母语,虽然通篇言之无物,但还算没有离题;从不好的方面猜,“你”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满篇呓语,不知所云。评阅老师存有善心,往好的方面猜,给了30多分。其实,按离题给分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你”“我”变来变去,它们的所指也混淆不清。
正是读了太多类似的文章,我心里才有了一个疑问:考生为什么不写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为什么不谈高中生仅能明白的道理?故作高深状,故作神秘状,写一些没根没底的事,谈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这样的文章,没有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哪怕是有限的人生经历)当作写作的源泉,要出彩是很难的,要得高分也是很难的。
事实上,一些考生写身边事、说平常理,他们的文章就很出彩,得了很高的分数,甚至得满分也并非仅见。这里就有一例,不妨原文抄录如下:
国语失落症猛于虎
家里的电脑不幸染上病毒。母亲对着黑屏上一个个冷漠的英文字母直眼瞪着。我回家修好电脑后,她还一直抱怨:净是些ABCD,难道就没有全中文的电脑吗?
我心中一恸,是啊,为什么我们有方正,有联想,却没有全中文的电脑?仅仅是因为电脑不是中国发明的吗?我认为,我们正在丧失些什么,等到它悄悄地消逝了,我们就将陷入恐慌与失落。
推开门,我想到楼下书店去买本书。映入眼的是邻人的大门。两个小天使牢牢地钉在门板上,手中握着的木牌上是英文书写的welcome(欢迎)。我看着木牌,久久地感觉不到邻人热心真诚的好客,仿佛只是19世纪某位英国绅士的礼节性问候,与那冷冰冰的拒绝却有几分相似。
邻人的门口隐隐有些动静,门把缓缓变动了方向,我逃难似地下了楼。母语是生存、交流的重要工具,谁说不是呢?面对金色的welcome,我什么也说不出来。这里不是伦敦,也不是纽约,这里只是中国一个普通的居民区,是一个孕育了屈子、生养了昭君的地方。下楼,我一步一步走得艰辛。我觉得有什么和我一样,缓慢而无知觉地在下楼,下楼。
进了书店才发现一本宋词也如此难寻。《教你如何学英语》之类的书籍却让人眼花缭乱。我看着冷漠的店员却开不了口。失语,失语。我仓惶地在一片文明中寻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低吟浅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壮志。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终于,发现有些年头的词集。微卷的边缘好像是被人翻过了。我想笑一笑,却还是勉强,这个角落的灰尘与蛛网集体失语,冷冰冰地看着中华文化的失落。
结账的时间看见出了门的邻人在和别人打招呼。用时下的话说,这是一种礼貌,一种气质。可是这种外语的招呼声是英国的礼貌,香奈儿的气质,不是“你好”的温文与谦恭。我张张口,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拿着书,我飞奔回家。
欧阳修在《玉楼春》里写道:“未语春客先惨咽。”以前不懂,只是闲闲地认定不过是春风吹出的愁,秋水灌出的怨,不想得真有一天,未语春客先惨咽。
母亲笑说,等我长大了要给她做一台全中文的电脑。我以为,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虽然,这篇文章也有“掉书袋”的味道,但是“书袋”掉得还算自然(其实我并不赞成嵌诗词入文的写法)。对这篇文章,我最看好的就是作者写的是身边事,说的是平常理:母亲埋怨没有全中文的电脑;邻人门上的木牌用英文写着“欢迎”;书店里英语书籍很多,只是在角落里才找到一本宋词;也在买书的邻人用英语打招呼。这几件小事构成这样一幅图景:英语在节节进逼、母语在悄悄消逝。面对这幅图景,“我”最初隐约觉得“我们正在丧失些什么”,随后发现“母语”正在“失语”,最后从内心伤感中华文化的失落,并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拯救母语的责任。没有空泛的议论,而是借事论理;也没有空泛的抒情,而是寓情于事。全文流畅如溪,清澈如泉,含蓄隽永,首尾圆合。正因为如此,阅卷老师给了满分,我也觉得它应该是一篇满分作文。
我曾经说过,高考作文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完成的急就章。因此,平时没有任何“积累”是不行的。但是,不能把这种积累理解为背熟几篇范文,记住几个名人,以备临时之需;这种积累应当是考生个人的“生活经历”,考生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因此,我始终认为,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身边事,平常理,顺手拈来,皆可入文。
刘九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