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巧妙应对科技文阅读中的数学问题
作者:王益霞
1、故意将“未然”(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达或推断为“已然”(已经产生的情况)。
2、故意将“主要”(主要矛盾、主要原因、主要方面)的和“次要”(次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方面)的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颠倒顺序。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无“因果关系”强加为“因果关系”。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臆造,将“无据”当作“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但今年在引导学生进行科技文的阅读训练时,发现了一个与数学有关的新误区:故意将“必要条件”变成“充要条件”,或者将“必要条件的假设关系”变成“因果关系”。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简易逻辑”一章中,关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这样表述的:“如果已知A→B,那么我们说,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已知A B,那么我们说,A是B的充要条件。”同时还说,“原命题是真,它的逆否命题亦真。”这在数学中很简单,但涉及到科技文中的具体的句子,特别是比较深奥的句子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我们来看2006年江苏省扬州市调研模拟题中的科技文:“……斯密批判妨碍个人追求其自由和财富的种种制度,以确立一种自然的自由制度,但是,这样一套制度并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有资格享有的。假如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市场必然就是扭曲的。今天人们在中国看到的市场,就是这样一个扭曲的市场。在道德消解之后发育出来的市场,肯定是疯狂的。”其第三题的C项是这样设置的:
“C、只要人们有道德约束,趋于节制,克服欲望与利己心,市场就不会扭曲。”
这一项是根据原文“假如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市场必然就是扭曲的”来设置的。根据上文的简易逻辑:非A(缺乏道德约束)是非B(市场扭曲)的充分条件,那么它的逆否命题:B(市场不会扭曲)是A(有道德约束)的充分条件也成立,因此,A(有道德约束)应该是B(市场不会扭曲)的必要条件。故应该用“只有……才……”的表述形式。而为什么必须用“只有……才……”的形式,学生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如何解决呢?
我们都知道:播种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播种肯定没收获;努力了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但不努力肯定考不上大学。因此,我板书了两道题让同学们去推断:
1、假如不播种,就不会有收获。能推断出下列哪个句子?
a.只要播种,就会有收获。
b.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c.因为播种,所以有收获。
2、假如不努力,就不会考上大学。能推断出下列哪个句子?
a.只要努力,就会考上大学。
b.只有努力,才会考上大学。
c.因为努力,所以会考上大学。
学生不假思索地答出是b项。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话的内涵很简单,他们都明白。由此,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后得出:“只要……就……”表示前者是后者的充要条件,“只有……才……”表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因为……所以……”表示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由假设关系的句子不能推出“只要……就……”这样的形式的句子,更不能推出“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只可转化为“只有……才……”这样的表述。
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完成几套2006年高考题中的科技文的相关阅读题目。
我们先来看2006年高考江西卷《生物发光的奥秘》,原文:“……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如果ATP(三磷腺峻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束……”命题人是这样设置第3题A项的:“A.只要一个ATP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根据上文的结论,原文中是假设关系,而设题时却用表充要条件的句式表述出来了,很明显这道题就错了。
我们再来看2006年高考广东卷:“……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欠缺。因为它只关注效率的生产性和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荣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命题人设置第7题A项是: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由上文的划线句我们很容易看出,这里把假设关系设置成了因果关系,当然A项是错误的。
2006年高考四川卷《溴甲烷》原文“……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命题人设置的第7题D项是:
D.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很显然这里把假设关系设置成了因果关系,当然D项是错误的。
像这样将假设关系设置成了充要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例子,在2006年的高考题中还有,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推知了数学中好理解而在语文中却很难理解的句子,这种化难为易的解题思路,在语文的其他专项训练中肯定也可用上,我们不妨试一试。
王益霞,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