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让语文课堂充满差异
作者:刘用哲
以七年级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为例,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纵观全文,内容简单,蕴含的意义也不深奥,我原计划只用一课时完成,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由此只设计了疏通大意、人物分析和意义归纳几个环节。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竟用了两个多课时才完成。问题就出在自主学习的讨论环节上。当自学开始后,班上的学生就分成许多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文本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变化一直到故事发生的背景,甚至有的小组还探讨了孙权为什么要吕蒙加强学习的问题。到底是在学什么?肯定是和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关。课堂上几乎展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居然让我这个老师有点无所适从了。我的一个问题设计往往会引起学生好几种回答,学生的想法千差万别,体现出了极大的发散性,让我几乎无法想象。脑力激荡理论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生非凡的创造力更是被极大的激发了出来。他们分别依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其乐无穷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有的把前后历史故事串联起来,有的进行角色互换。一句话,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这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的一个感到头痛的难题:精心准备的教案常常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相脱节,哪怕是再小心翼翼地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也无济于事,学生的思维活跃总是能超出预计,给我们造成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束手无策”。以提问为例,每每一个问题就能引起一片各式各样的回答,有的甚至离题甚远(现如今学生展开联想的能力极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关是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况,到底是丢下教案和学生一块探讨,还是置学生的发言于不顾紧扣我的教学环节,坚持完成教学计划?我们经常选择后者。可真正应该选择的是前者。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个体,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视野一般都比较开阔,回答问题千奇百怪并不稀奇,这正表明他们的思维在发展。老师若忽视这些因提问碰撞出的“火花”,就是事实上的不尊重学生,也就是在漠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课要突出它的个性,模糊它的共性,使学生就像一块块不同的海绵去吸收他们不同的水分。就以《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来讲,我在另一个班执教时,同样的教学形式却产生了大不相同的内容。学生的讨论、表演,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都不尽相同。这种因突出个性而产生的差别正是我们在教学中所希望得到的。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比机械地灌输一些知识点,按部就班实施几个教学步骤要更有成效。不要担心课堂共建过程中老师会在学生面前“出丑”,只要我们树立了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的观念,就会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收益,达到“教学相长”。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但如果只给学生一个活动的空间呢?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挥出怎样的聪明才智?这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们也许会创造出让我们都想不到的方法来,并且用这些方法来自主地寻找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当然,语文课中产生的差异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它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有很大的联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语文课的差异性和它本身的学科特点有很大联系。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更是浩如大海取之不尽。语文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册中还特意安排了一节综合性学习课——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课本知识只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语文课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起到范例的作用,要通过这套范例引导学生去面对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更多地知识要从生活中去挖掘。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着各种差异。当我们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用于语文课堂之时,就不可避免地给课堂带来了差异。举例来说,当同一篇课文由不同的老师来执教时,由于老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不同,审视课文的角度不同,课堂组织也就大不相同,施教于学生自然也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大可小,但都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发散性。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发散行极强的课堂,语文学科就是一个要求思维发散的学科。差异性就是它的必然。
第二,语文课的差异性还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关。首先,语文学科有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关这一点的探讨不计其数,不过长期以来,基本的观点一直强调语文课是一种“语言·思维”课,是以问题为核心、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形式,后来提出的语感教学,也就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实际上是对“语言·思维”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过分注意自己教学环节的完成,忽视学生活跃的发散式的思维,忽视他们个性的存在,总是用单一的方法和角度去阅读文本,强调一致性,那我们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试想一下,当各种差异共存于一个课堂时,那我们的语文课该会多么地丰富多彩。这些差异所碰撞出的火花又会开启一个怎样的智慧大门!能做到这一步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现实地存在,而且越来越明显。理解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同,造成吸取的知识养分也不尽相同,更加促成了差异的扩大化。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它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在生活中运用方法寻找答案。在这种学习中,过程差异是必然的,结果差异也是必然的。因为学生的素质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不同。
具体来说,语文课堂的差异性大致可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的差异、培养能力的差异、生成情感的差异。相应的教学调整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教学过程的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性引起的。语文课堂强调师生互动,随着启发讨论的深入,有时或许会脱离既定的教学计划,预设教学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体现出随堂差异性。这种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一课不同课堂产生的差异,一是同一课同一课堂产生的差异。前者是因为师生群体的不同,后者是因为学生个体的不同。应该说,这种差异是老师们希望看到的。它能更好地激发教学思维和学习思维,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知识点、能力点渗透到整堂课中,因材施教,不断进行课中小结,鼓励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成长。在随堂生成中体现出知识传授的有序,突出重难点。
二、能力培养的差异
过程的生成的差异必将引起知识能力目标生成的差异。一堂课中除预设的知识目标之外可能会有不少随机生成的学习目标,它们的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都能促成学生能力的不同提高。教师要不断甄别这些目标,选取有价值的目标及时拓展,在面向整体的同时兼顾差异,随机整合并形成新的知识点。在这种形式的知识探究过程中,学生各自的能力提升会随之产生差异。实际上也就是都取得了进步。
三、生成情感的差异
新课标确定的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最难达成的。因为情感本身就具有个性差异性。不同的教学情景必然会生成不同的情感。随着方式差异和个体差异的不断扩大,这种情感差异会更大,学生的个性会尽快形成。教师要在教学中看重情感的差异,调动学生的感情,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力争在感性认识中形成理性的态度,树立高尚的价值观。这种情感的生成也许比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对语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一致和差异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这是矛盾的同一体。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的语文教学计划应该“框架更大,设计更细”。要设计一个大的舞台,粗略的主线,考虑它可能延伸出来的众多支线,让这些支线产生更多的差别, 并培养差别,容忍差别,以激发思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差异就是课堂的活力。这样,才算是一节新课标中的语文课。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认识,我希望能和更多地同行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活跃我们的课堂,丰富我们的课堂。
刘用哲,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