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诗歌教学有效性初探
作者:朱 琳
一、查阅搜集资料,引导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诗歌的文本意义。
在预习阶段,我总会设计两三个题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或弄清文学(文化)常识,或查阅一个典故,或了解写作背景……让学生在学一首诗前就有探索、发现和收获。此类题需紧扣所学内容,难度不宜太大,以免预习的负担太重;但又不可太简单,以免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发现的惊喜和收获的快乐。
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我让学生回去搜集资料,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请查阅资料了解俞文豹在《吹剑录》中是如何形象地描述苏轼与柳永两人词风区别的?
2、请查阅资料确定黄州的赤壁矶是不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羽扇纶巾”是指谁?
3、苏轼为豪放派词人,但他亦有缠绵悱恻、哀婉感人的婉约之词,请选取一首你喜欢的推荐给班上同学。
这些预习题目让学生明白,学习一首诗歌首先必须积极地查阅手中的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等来帮助自己扫除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要知常识:要掌握流派,了解作家风格,要了解诗词的格律知识:用韵、平仄、对仗等。
要通典故:要了解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内容。学生必须查清、理解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进而积极建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例如:要理解杜甫写《蜀相》一诗的主旨及感情,必须要求学生理顺与诸葛亮有关的以下事件: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作者对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的诸葛亮充满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但对他功业未尽身先死又怀有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要查背景:《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即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如韩愈的《葡萄》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两人都遭贬,在遇赦待命时,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要理解作者这一主旨,必须先了解作者当时的遭遇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才能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心声;才能透过表面的葡萄,读出作者谪后的希冀。
二、掌握诗词特点,引导学生用美读法、专题法来建构诗歌的文本意义。
(一)入情美读法
新课标强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诗歌语言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语言,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美读,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我用美读法来引导学生建构诗歌的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在教诗歌时引导学生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妨?在琅琅书声中,引导学生体味“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书声中,引导学生揣摩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清丽。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或急或缓,或清脆或雄浑,余音绕梁,对诗歌美的回味无穷尽。学生进入了“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曾国藩语)的忘我之境。最典型的是《琵琶行》第二自然段朗读,如果抓住音乐旋律是随情感而变的原理,那么就反向地从情感的起伏变化咀嚼琵琶声或沉或缓或急或涩或婉或壮或停的曲调,学生势必在吟诵时就会择情而变诵读之调,这样就更易达到品、读熔于一炉之效。
(二)点面专题法
诗歌的鉴赏角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只有学生明确了诗歌鉴赏的角度,掌握了鉴赏方法,他们才能主动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去建构诗歌的文本意义。
我在诗歌课堂教学中系统地讲授诗歌鉴赏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掌握之后,就可以独立鉴赏诗歌,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按内容分类讲授了边塞诗、即景抒情诗、咏物诗、咏史诗等诗歌的鉴赏方法专题;从语言方面我讲授了关键词,关键句,诗眼等的鉴赏方法专题;从表达技巧角度又讲授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专题;还讲授了意象分析专题。
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形象进行初步鉴赏时,我讲了意象专题。讲之前,我针对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出了三个预习题:1、请查阅资料回答什么是意象?2、“月”这一意象的传统寓意有哪些?3、“月”这一意象在本诗中的寓意是什么?
我出这三个题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让学生自己去弄明白什么是“意象”。
所谓“意”,指诗人主观的审美感情;所谓“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景、事、物,声、色、味以及想象中的万物皆属此列。“意”是“象”的主宰,“象”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此语也适用于诗。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形象时,先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孤寂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第二、引导学生既要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又要分析意象在具体诗歌中的个性色彩。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松喻坚贞,菊喻隐逸;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等等。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他们更快地体悟诗歌的文本意义。但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我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诗句辨析。如预习题中的“月”,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触目伤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讲授专题时,我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捕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创造出的具有多义性的意象,在深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意境美,更积极而富于创意地去建构诗歌的文本意义。
三、积极创作诗歌,引导学生用实践法来建构诗歌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地创造。”我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悟”出来,还让学生学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诗的方式抒写出来。如对白居易《江南好》一词进行仿写,然后进行点评,从诗歌的格律、押韵、字数、对仗、意象选择的优劣、意境的高下、语言的创新、表现手法的运用、缘物启情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鉴赏诗歌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创作中建构诗歌的意义,达到以练带学,以实践促学的效果。
在学习《咏物诗四首》后,我出了一道诗歌创作题:请同学们创作一首咏物诗(绝句)。并对同学们创作的咏物诗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赏析:1、内容、体裁。2、平仄,韵律。3、写作技巧,表现手法。4、所寄托的志。同学们热情高涨,写下了一首首令人惊喜的诗歌:
风筝(卢凯婷) 一线缠身往上冲,凭风借势逞英雄。青云得路莫高兴,早入他人掌握中。
梅(余承昊) 霜寒西风掠娇梅,摇曳欲坠逝绮媚。可怜长门宫廷外,金屋难掩妇人泪。
每学过一种类型的诗后,都让学生实践创作一首,然后围绕此类诗的鉴赏要点加以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建构诗歌的意义,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去体悟诗,也能更富创意地建构诗歌的意义。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去搜集、去发现;引导他们快乐地美读;引导他们走进一个个专题;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去实践、去创作,这样做,使鉴赏主体(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真正实现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诗歌的意义,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朱琳,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广州。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