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抓住细节鉴赏小说
作者:韩永梅
一、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人物塑造的方法有多种: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还有一种表情描写的细节不可忽视。人物的情感可能不会通过语言肢体表现出来,但一定会显露在表情上。透过表情我们可以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性格。
例如: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大家会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黛玉死前的笑。黛玉作为典型人物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她的哭,“还泪”是对她悲剧命运的诠释。哭了一生,临死前的黛玉却几次在笑,这一反常表情恰恰展露了黛玉万念俱灰的心态,清醒明智的性格。哭是执着,笑是解脱;哭是眷恋,笑是决绝;哭是伤情,笑是心死。此时的黛玉,眼泪流空,对人世再无一丝牵挂,死前黛玉的笑比哭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黛玉这一人物性格也得到了丰富合理的刻画。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细节。十娘为从良费尽心机,眼看幸福在望,突闻被卖噩耗。面对晴天霹雳,她没有嚎啕大哭或昏厥在地,只是冷笑一声。这一细节符合十娘的性格,她是一个聪明刚烈、心思缜密的人,惊闻再次被卖,她对生活已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一声冷笑是对李甲薄情的痛心,是对孙富奸佞的鄙弃,是对不公正社会的绝望。十娘此时萌生死志,故而面色不惊,瞒过了李甲。最后这位刚烈女子采用了一种最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一个“弃妇”对社会的强烈反抗,对人的价值尊严的坚决捍卫。又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这样一个一生悲苦的女人,作者描写她第一次在鲁镇做工时却写到了她脸上的笑影。逃亡的身份,没日没夜的忙碌,牛马一样的生活,祥林嫂却发自内心的笑了,这笑让我们看到祥林嫂容易满足的内心世界,逆来顺受的性格。她对生活的要求是那么低,生命力是那么顽强,性格是那么倔强,强烈渴望活着的她却最终被万恶的社会逼死了。祥林嫂的笑是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既坚韧又顺从既可敬又可叹性格的精彩刻画,是对广大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深刻揭露。是令人心酸的笑,是含泪的笑。
二、细节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说中有时会出现一件看似无关紧要而实则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个道具往往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酒葫芦。酒葫芦引出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买酒。如果不是去买酒,林冲就会被风雪压在草屋之下,如果不是草屋倒塌,林冲就不会借宿山神庙,如果不是借宿山神庙,林冲就不会知道仇人的阴谋。知道了真相的林冲,忍无可忍、痛快淋漓地手刃了仇人,告别旧日生活,走向梁山。
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百宝箱。百宝箱是小说中的一个秘密,这秘密最后才揭开。“百宝箱”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十娘离开妓院后,第二次是回家途中,第三次是沉江时。如果在赎身前十娘便取出百宝箱,就无法考验李甲的真诚,无法瞒过鸨母的耳目,从良之事难成。如果第二次让李甲窥见了百宝箱的秘密,便不会出现十娘被卖、沉江的情节。最后沉江前,十娘说出了百宝箱的秘密,显示了她重真情轻金钱的心灵,这样的人不会选择苟活,找不到人间真情的她只有投江。
再如,《陈奂生上城》中“帽子”的设计。上城是为了买帽子,没买成帽子只好露宿车站,没有帽子所以感冒了,生病了所以巧遇书记被送进招待所,由此演出了一场“漏斗户主”住进高级旅馆的喜剧。
三、细节描写在凸显小说主题中的作用。
《药》中有一处场景描写:在黎明前黑沉沉的夜里,华老栓买回了满载着希望的救命良药,回家的路上,在晨光的熹微中,看到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口亭口”四个暗淡的金字。这个关于刑场的一笔细节提示,暗示和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事件: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被杀害。由此揭示了这部小说的主题:革命如果不发动群众,革命者就会白白牺牲,愚昧的群众也将走向死路,唤醒民众才是解救中国的一剂良药。又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临死前做了一个抓金十字架的动作,这个动作除了表现人物嗜财如命的性格外,也彰显了小说深刻的主题内涵:这篇小说讽刺的不仅仅是一个守财奴,它更向人们表明金钱至上的社会是如何产生了这样一个怪物,金钱是如何腐蚀了人的灵魂。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这句话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所有人的心理写照。专制主义像铁桶一样禁锢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像装在套子中一样,战战兢兢,封闭的快要窒息,人们渴望摆脱套子,而又不得不一次次钻进套子,难以摆脱生活的怪圈。
总之,我们在小说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细节、分析细节、鉴赏细节。抓住了细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篇;抓住了细节,就可以事半而功倍。让我们从细节描写中品味小说之妙吧。
韩永梅,语文教师,现居河北内邱。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