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试论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流弊
作者:杨道麟
一、用“时髦”的理论来演绎语文教育
随着国门被西方列强洞开以来,我国的人文科学就一直受到西方的人文理论支配,虽然学习了西方近两百年的研究成果,并按照他们的模式来建设我们的学科,但是却丢弃了自己的不少宝贵的东西,语文教育界更是如此。西方的教育理论只是舶来品,过多地盲目引进而不抓住我国语文教育的特质,只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失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少,它几乎没有受到国外教育理论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有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独异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这是我们值得骄傲而感到自豪的。然而,现在的语文教育动不动就喜欢过分地运用“时髦”的理论来演绎并往自己的身上套,致使语文教育逐步偏离了应有的轨道。解放前,我国语文教育界先学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于是就搞了若干个“教学原则”;接着学德国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理论”,于是就搞了个“五段教学法”。建国后,我国语文教育界先大学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于是就搞成了“五个环节”;接着强学苏联普希金的“红领巾教学法”,于是就一味地分析讲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语文教育界学习西方的理论就更甚:先是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对教师的建议》,赞可夫的以智力为中心的“新教学体系”;接着是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后来又是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如此,甚至在研究方法上也是从自然科学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缺乏自身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东西。什么“试验”啊,什么“教改”啊,什么“创新”啊,你方唱罢我登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学习”、鼓噪了一通之后,广大教师普遍感到“洋玩意儿用不上”,“试验”、“教改”、“创新”等越来越难搞,“语文课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怎样教”,导致语文教育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因此,我们教师要想让语文教育重新占领我国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就必须坚定地突破“时髦”教育理论的规定和制约,从传统语文教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并内化为自己的养分,使之形成既充满个性的研究路向又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系,从而更好更快地为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做出努力。
二、用“新潮”的话语来包装语文教育
随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语文教育理应紧随其发展的大趋势,以求得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切忌运用“新潮”话语来包装,必须做到“食洋能化”、“洋为中用”、“守正出新”。语文学科要求语文教育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即勤于熟读成诵、勤于校勘查证、勤于运思练笔,力求让他们重整体、重辩证、重真善美的统一;而且要注意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且具有永恒魅力的文章即普通文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专业文章(新闻文、史志文、应用文、学术文)、变体文章(文学报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文)等和文学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力求让他们做到融会贯通,化而能用;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时思考上的误区和盲点,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时认识上的灵感和火花,力求让他们在阅读、写作、聆听、说话中学会系统、全面、动态地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可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大都学着“后现代主义”的腔调,左一个“全盘否定”,右一个“彻底颠覆”,什么“多元课程”,“生态课程”;什么“课程理念”,“三维发展”;什么“对话原理”,“问题教学”;什么“课堂生成”,“合作文化”,等等,全是从国外舶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时下最为“新潮”的可能是美国罗杰斯的“非指示性教学”,以为越是否定传统、否定教师、否定教科书、否定课堂,就越是“改革”,就越是“另类”。这种“非文本”、“非阅读”、“非目标”的“新潮”话语的滥用,其后果必将是“种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如果语文学科脱离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自身的深厚基础,背离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自身的基本特征,违逆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自身的学习规律,那就必然会导致语文教育流于虚无而不可想象的境地。因此,我们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让学生的智能水平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弘扬、审美境界得到追求,就必须力争杜绝当下仅仅用一些“新潮”话语来不厌其烦地大搞“微言大义”式的穿凿附会的做法,想方设法地构筑“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智商(IQ)”、“情商(EQ)”、“创商(CQ)”等得到高度和谐的发展。
三、用“花哨”的形式来摆弄语文教育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语文教育应该相机而动,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切忌运用违背语文教育规律、忽视语文教育特点的“花哨”形式来摆弄。语文学科强调语文教育必须提高学生对文字作品(文章、文学)的诵读、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能力,这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尤其善于把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内化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因而造就出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人才。“克己内省”、“反求诸己”、“深造自得”,这是孔孟语文教育思想的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五条本义,如此等等,都是无法计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语文教育当下一味出现的热闹的讨论、蹩脚的启发、廉价的激励、眼花缭乱的板书、巧立名目的练习等“花哨”形式,势必会从根本上背离语文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如果一个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只顾为了蹩脚的启发,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诵读;只顾设置眼花缭乱的板书,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顾借助巧立名目的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揣摩;只顾追求热闹的讨论,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积累;只顾进行廉价的激励,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运用……一句话,只顾学生对课文还是一知半解就急于拓展迁移,那就必然会让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悟课文中的语言因素、文章因素、文学因素,以致消融学生对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学习的兴趣,淡化学生对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本身的热情,丧失学生对课文的“真”(“真”从“文”来)、“善”(“善”因“文”得)、“美”(“美”以“文”显)的品味, 致使语文教育陷入喧宾夺主、哗众取宠的泥淖。因此,我们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并仔细咀嚼课文中所蕴涵的智育因素、德育因素、美育因素,就必须坚决摒弃时下出现的种种“花哨”的形式,力求恢复自己应有的本来面貌,切实改变当前“学生读书过少是语文教育的最大弊端”的局面,从而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