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小石潭记》的艺术美
作者:王清泉
一、动静结合
作者抓住小石潭景物特点,从静景和动静的角度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当作者来到小石潭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潭清澈的水;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石;青翠相映、遮蔽缠绕的树蔓。层次分明地构成一幅色彩纷呈的山水画。随着作者视线的转移,被潭水中的鱼所吸引。就鱼而言,潭水、岩石、树蔓是静止的,它们是鱼生存的背景,活动的场所;就潭水、岩石、树蔓而言,是鱼给它们带来了生气。没有鱼点缀的小石潭是沉寂的,缺少一种活力,只有色彩的搭配。当玲珑的鱼出现时,成为这幅画面上的主体,欢快而又自由的游鱼与潭水、岩石、树蔓构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产生了艺术美感。
二、虚实相生
这篇文章对潭中景的描写是主要部分。首先写对潭中鱼总的印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描写游鱼。鱼的静态,“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一层写出了潭是以全石为底,因此鱼影就显得格外清楚;二层从文中水色鱼影想象出这一天风和日丽。“佁然不动”写出境之寂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动态,描写出游鱼往来自由,轻快活跃。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传神的刻画了游鱼的形态与神韵。最后用“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人鱼两乐,鱼乐,人也乐,游鱼也懂事似的与游人相乐。
以上是对潭中景的实写,然而,作者的用意不仅仅这些,他给读者创设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那就是虚写—潭水。大画家只画飞虫,不画天空;只画游鱼,不画清水;画家齐白石画的虾,画面上没有水但使人感到虾就在水里,而且好像看到了水。但由于虫的确在飞,鱼的确在游,虾确实是活的,因而在欣赏者眼前,就出现了天空,出现了清水。这种以实见虚的写法在本文达到了充分的运用。“皆若空游无所依”,脱胎于前人的创作。如东晋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中有:“其水十丈见底,视鱼游如乘空”;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有:“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这些文字与本文类似,都是先写水清,后写游鱼;而本文则只是细致地、形象地刻画了游鱼的形态神情,创设想象的空间,想象到画面没有画出的部分,那就是清澈明净的潭水。游鱼写得越活灵活现,越玲珑剔透,就越能烘托潭水的明澈。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这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
三、远近相应
文章先写近景,对小石潭的布局和潭中鱼着墨最多;再写远景,对潭水源流和潭四周环境着墨较少,两者形成对比。在远景与近景的相互关照下,以“潭”为中心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画面,构成了小石潭的整体印象,似小巧玲珑的盆景,深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四、情景交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实际就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作者的情意外化的结果,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融合之后形成的“第二世界”,它不再是纯外在的、纯自然的、纯社会的,它是作者营造的而又人皆可入的,可视可听可感的似真非真而甚于真的又一天地。
作者开篇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在本文的开篇写至小石潭的经过时,用“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于是有“心乐之”,此一“乐”也;寻声而往,苦于簧竹所隔,遂“伐竹取道”,发现小石潭,“水尤清冽”,此二“乐”也。这里作者将竹树、水声、潭水和自己的心情融为一体,创设一种清新美妙的氛围,抒发了喜悦之情。
作者然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文章着重描写潭中游鱼,用“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观者的错觉,实写鱼,而虚写潭水的清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写出鱼的静态和动态。这里有明媚的阳光,有玲珑的游鱼,有清澈的潭水,渲染了一片宁静、自然、欢快的气氛。随之用“似与游者相乐”将人鱼两者交织在一起,鱼乐,人乐,人鱼共乐,创设了一种欢快的意境。
作者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写潭四周的环境,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直接写环境的空寂,又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间接写环境的冷清,创设了一种幽静的气氛。再写出作者的感受,由于自己的遭遇及幽静的气氛,自然产生了寂寞、凄凉的心境。这几句描写,将抑郁忧伤的心情融入于潭景之中,因心冷而觉潭冷,因潭冷而添心冷,难分何为景,何为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中国古典文学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那末写山水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而《小石潭记》又是他的山水散文中的上乘之作,他细致的观察,入微的刻画,情与景的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成为了文学艺术的珍品,开辟了山水散文的先河。
王清泉,语文教师,现居北京密云。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