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刍议

作者:葛维春




  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追求灵活多变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几个错误的倾向:其一,防止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破。选修课的每次研习最好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不求面面俱到,否则无法真正进行研习。每次研习中要确立重点、对象、方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要求应体现出不同。因此,需要善于发现,并围绕这不同的重点、对象和方向建立框架问题。如在《先秦诸子选读》的《论语》研习中可以紧紧抓住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和作为社会人的孔子这三个要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讨: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他的核心思想“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作为社会人的孔子,他的人生观是什么。这样有组织的研修可以让学生对《论语》有比较全面而透彻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其二,防止被动接受,力求主动发现。选修课的研习应真正体现“自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发现。研习什么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在阅读求证中发现。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中的李杜诗风之比,学生可以发现诗的题材不同、所用意象不同、抒情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可以从作品比较、流派比较、不同评论比较、考据考证比较、文本理解比较、艺术风格比较等多个不同角度去确立研究方向。教师在选修教学中的作用应充分体现“引导发现”,而非“告诉约定”功能,自觉成为学生研修的好导师、好帮手、好伙伴。其三,防止孤立片面,力求全面公正。选修课研习的成果既有显性成果,又包含隐性成果。显性成果表现为研修的具体结论,我们不能对此要求过高,只要论之成理、言之成据即可,毕竟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目标是以个性化、多样化等为标志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而不强调大学选修课程所具有的的学术性。因此,我们更应重视成果的“隐性部分”,即思路的拓宽、知识的增加、方法的掌握、探究的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等,这些可以为学生在知识汲取上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应“因课制宜”,体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与个性化,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会“动脑”去思考接受的单一方式,还要让他们“动手”去探查实践,“动眼”去观察发现,“动口”去质疑辩论,“动心”去感知体验。坚持以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这样,作为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的选修课的积极功能自然会体现出来。
  
  四、选修课在课型的选择上应坚持“实”与“活”的宗旨
  
  选修课不宜上成带有专题味的纯学术课。选修课虽具有较明显的专题性质,但毕竟教学对象不是大学生,教学目标不是学术研究,因而,不宜以大学讲座式的课型来开展教学。如教学《中外戏剧欣赏》中的《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不宜大讲特讲莎士比亚创作思想的发展和中西方戏剧的不同特色;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不宜大谈韩、欧、苏、柳的作品艺术手法与思想内容的同异等……因为这样就任意地加深了难度,拓展了宽度,背离了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与特点。
  选修课不能上成语文知识专题课。选修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作基本框架,同时,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很容易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出现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型设计。如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型会变成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方法系列讲座;教学《先秦诸子选读》,课型会变成文言文知识的系统讲授课;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课型会变成高考字、词、句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讲座等。这些课型的选择违背了选修课开设宗旨,是一种知识中心的回潮,是与语文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一种现象。
  选修课不能上成以人文为中心的文化课。如教学《先秦诸子选读》,课型会变成教师大讲诸子百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人文课;教学《外国小说欣赏》,课型会变成大讲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现代派中的人性意识等。这种课型,抛开了文本内容,抓住其思想与人文的内涵大加发挥,是一种舍本逐末、好大喜功的行为。
  虽然教无定法,但语文选修课的课型还是可以归结为讲授课、活动课、交流课、观赏课等等诸多的不同的授课类型。这些课型具有不同的上课方式与特点,根据这些方式与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开设出符合相应类型的选修课来。讲授类的课如《诗词鉴赏入门》《儒、释、道与中国文人》《美学基础知识》等;活动类的课如“演讲与口才”、“课本剧表演”等;交流类的课如《XX文章读(节目观)后感》《我喜爱的一本书(一句格言)》《写作与交流》等;观赏类的课如《影视欣赏》《生活与观察》等。
  总之,选修课在课型上仍要坚持“实”与“活”的宗旨,“读”与“研”的方法,将高中语文选修课当作“课”来上,可适度地在内容上要求高一点、容量大一点、专题意识强一点,在课型上活动多一点、形式活一点、个性强一点,这样才能真正凸现选修课的开设宗旨,高中语文教学万紫千红的局面才会出现。
  葛维春,语文教研员,现居安徽太和。本文编校:左晓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