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文感悟式教学概论

作者:程 钧




  感悟这一理念第一次被写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在2000年金秋时节。之后陆续起用的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理念。这是吸收多年来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的结晶,真正符合语文教学的认知规律。
  自2002年秋季起,桐城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学科组通过省规划办正式立项进行了省级课题“中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研究”。历经四个年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综合作一阐述,以期得到同仁与方家的指教。
  一、感悟的依据
  感悟,受到感动而有所觉悟。我们这里所说的感悟,是指感受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表象,从而领悟到某种规律,获得某种启迪,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升华,是在校学生乃至一切学者习得的一个完整过程。
  感悟式教学,简而言之,是由教师创设种种情境,即创造感触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此开始产生听讲的兴趣、想说的欲望、合作探究的心情,为有感而悟打下基础;或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通过品味课本体验生活,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界限,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简而言之是使学生有所感触(增加感性认识),有所领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悟并不神秘。早在19世纪,罗马天主教哲学家雅克·马里坦就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建立在先验的基础上的“悟性”和“直觉”开始的。在这里,马里坦强调了“悟性”“直觉”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忽视了“悟性”“直觉”的前提——感知,而代之以虚幻的先验,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使所谓的“悟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我们只有充分接触它,感知它,才有可能了解它,从而掌握其规律,获得启迪。这就是感悟式教学的哲学依据。
  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孔子也强调了学生自行领悟的重要性。没有学生的深入思考,获得顿悟,教师的施教就是毫无意义的。在十七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项,都不可能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学生能自行读书,不待教师讲解;自行作文,不待教师指导。”由此可见,感悟是学生习得乃至一切大学问的必由之路。
  二、感悟的意义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感悟式教学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前提,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解破疑惑为关键,以获得顿悟为目的。这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着眼于其终身发展,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一种优化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体制下,师生们都习惯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将记住老师从教学参考书上搬来的知识、结论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手段。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创造的萌芽,窒息了求知的活力。这样的学习是很难跟得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的。
  感悟式教学则不然,它充分激发学生内部动力,使其在一个个情境下主动探索,质疑问难,获得启迪。它打通了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用结合,读写结合。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感悟式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是情景的创设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上每个结论的推出,都依赖于师生们的交流,每种知识的获得,都打上了学生体验的印记。这样的教学是生气勃勃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效果显著的。
  三、感悟的步骤
  晚清学者王国维先生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先生所说的三境界,可借用来说明我们所说的感悟式教学的步骤。
  其一、感知。治学者必先有高远的志向(既定的目标),才能集中精力向着这个目标奋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先大量接触客观事物(含间接的经验知识——书本),占有材料,形成感性认识。接触的面愈广,占有的材料越丰富,积淀越多,基础就越雄厚,其困惑也就越多。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确定这节课、这一单元,这个星期乃至这个学期的目标,确立这篇文章、这本书的学习要点,并为他们提供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问题的途径,引导他们感知文本,感知生活,形成感性认识。
  其二、持恒思考。习得的道路决非坦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就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愈是困惑不通,愈是深入思考。思维阻塞的地方,往往是症结所在。“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领感悟,烛照幽微。
  其三、顿悟。所谓“顿悟,是与人的理智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因此,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相传秦少游为苏小妹问题所困扰时,是苏东坡投石击破水中天,激活了秦少游的灵感,豁然开朗。同样,老师也要善于找到学生困惑的“命门”,掌握最恰当的时机,投下击破水中天的石子。这样,经过苦苦思索乃至苦闷彷徨之后,教师恰到好处地领悟,学生思维便豁然开朗,往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这便是顿悟。
  我国清初教育家陆世仪也曾指出:“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这段话正好道出学、思、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感悟的对象
  感悟虽然有妙手偶得之的特点,但并非天外来客,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
  尽管选入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但我们在教学中选取的感悟点总是有共性的:它就是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美点。抓住这四点进行感悟,我们就可以打破过去多年形成的阅读教学程式化的模式,而从不同的侧面真正的理解作品,激活思维,进而张扬阅读者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一,感悟重点。感悟文章要善于抓住牛鼻子,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譬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百宝箱这一关键形象的作用。百宝箱是怎么来的?经历了哪些曲折?寄寓了杜十娘怎样的美好憧憬?它的沉沦有什么悲剧意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阅读全文,经过一次次追问、思考,他们终于悟出了百宝箱的多重意蕴。首先,百宝箱是杜十娘备受凌辱生涯的记录,多年烟花血泪生活的见证。其次,百宝箱是杜十娘跳出火炕,追求自由爱情、幸福的凭借与寄托,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其三,百宝箱也是杜十娘不幸遭遇的象征与见证。最后,百宝箱是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是高潮到来的标志。随着百宝箱的出现和真相大白,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水到渠成,悲剧的意义也得以展现。
  其二,感悟难点。阅读中的难点,要么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要么是学生限于阅历、经验而产生的隔膜,此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拨开迷雾见青天。譬如,《雷雨》一剧中,周朴园是否真的爱鲁侍萍一直有争议,学生们往往莫衷一是,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老师此时再次让大家看剧本,追问:“从哪些地方、什么时候看出周朴园爱鲁侍萍?哪些地方、什么时候看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接着,老师还建议大家看原剧的序幕和尾声。经过师生对剧本的多次解读,学生们终于懂得,周朴园首先是一个人,有着正常的人的情感,他对结发妻子的怀念肯定是真的。其次,周的爱情因后来都不如意,于是很自然的怀念起温柔善良的前妻。再次,周也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厚的人,他对鲁的怀念也带有表演的成分,给周萍等家人树立起一个忠诚的榜样;但周毕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家,所以当鲁来到眼前的时候,这种昔日的感情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事业时,他凶横的一面就占了上风,驱逐鲁就成了自然的选择。但在家破人亡后,作为一个人,他人性的一面又复苏了。就这样,有情人——资本家——自然人的三重角色轮流占上风,就形成了周朴园扑朔迷离的表现。
  其三,感悟疑点。读书一深入,就会产生许多疑点,这时学生正处在有所发现的关键时刻。一旦突破这一疑点,往往会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学习《香菱学诗》时,爱动脑筋的学生会不解,宝钗是出了名的“会做人”的,见多识广,又是香菱的亲人和主人,对香菱学诗反而不以为然,屡次泼冷水,远不如林黛玉热心、真诚,这是何故?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红楼梦》全书,全面的了解宝钗的为人和香菱的遭遇。反复阅读之后,学生们终于明白,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她也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女子追求心灵的充实与自由本来就不以为然,她明白,香菱诗才越高,对薛蟠的粗俗鄙陋和凶横将更感痛苦,追求与现实将出现更大错位,无知无识反而易于麻木,易于忍受。而林黛玉追求心灵自由,才华绝世,对香菱的出身本来有同情之心,有同病相怜之感,所以对这个聪明颖悟的女孩发自内心地予以帮助。一经顿悟,学生们对曹雪芹的写人艺术更加佩服,对《红楼梦》的理解又深入一层。
  其四,感悟美点。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文,它们是作者美好感情的真实流露,是人性至真至纯的再现,是哲理的灵光,是语言的精华。感悟这些,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学到为人为文的道理。反复诵读杜甫的《兵车行》,懂得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品出了诗圣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反复诵读苏轼的《赤壁赋》,品出了古战场的遗风和苏子的矛盾与豁达;读沈从文的《边城》,感受了美好湘西的风土人情,也品出了作者对淳朴民风的无限眷恋与浩叹;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品出了康河秀丽的风光和诗人对剑桥理想的追求与哀叹——感悟美点,就是进行足不出户的旅行,就是让美的泉水沐浴身心,就是在享受一道道精美的精神小吃或者是满汉全席的精神盛宴,就是穿越时空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就文体而言,诗歌可侧重感悟其意象、意境、情感、艺术特色、表达技巧,散文可重点感悟其立意、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小说可重在感悟其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等。
  就宏观而言,语文教学应当正确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悟生活、感悟社会、感悟人生,使他们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程钧,语文教师,现居安徽桐城。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