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寻求语文教学中问题生成的有效性
作者:钟 红
一、让学生先开口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分,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
动态开放的前提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以往依据“事先预设”好的“模板”在课堂上进行“复制”的教学状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在阅读文本前,让学生开口先说,就有助于教师从中掌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如我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找出文中令其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做个性化解读:有的讲到了面对亲人逝去的悲伤,有的讲到面对朋友离别的伤感,有的讲到面对成长困惑的无奈……学生们的情感完全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如果我再按预设方案继续下去,就会遏制水到渠成的情感之流,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陷入僵局。在学生发言之际,我觉察到学生们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的面对。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抛开原有教案,临时增设了一个环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逃避,选择脆弱,也可以选择镇定,选择坚强。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请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由此被引向更高的境界理性地看待成长。
二、巧用学生的话
传统教学认为,通过字词就可以将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由说话者传递给听话者,其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误解,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的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李镇西老师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有学生认为作者写烈日和暴雨是为了烘托祥子的苦难生活,别的学生对此也没有异议。这时,李镇西老师以其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其中的教学资源,他马上追问:“为什么一定要写烈日和暴雨才能反映其苦难生活呢?把祥子放在春天、秋天和冬天行吗?”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由此引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妙用学生的错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于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因此就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学生因其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偏差。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就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形成背景性经验。
如在教《信客》一文,我用“穷愁潦倒”来形容老信客的生活时,就有学生指出“穷愁潦倒”是形容新信客在当信客以前的生活,不是指老信客的生活。显然,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清楚了“穷愁潦倒”这个词的意义,然而在转换了情境后,却出现了认识偏差。这表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比较片面。我抓住这一契机,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请教学生能否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老信客的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文章的理解,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产生了争论。结果学生们不仅对信客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进一步弄清了这个词的使用情境,课堂所达成的目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四、善用学生的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已有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思想、新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构建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就要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批判等多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这段距离。当学生意识到这段距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语文课堂随即就会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这就需要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善待学生的提问,通过延时回答、步步追问等策略,从中发现引导教学深入的契机,不断加深学生的认知,从而推动新知的生成。
如教学《说屏》时,我刚说了题目,就有学生叫道:“《爱莲说》!”这时我意识到学生是把两个“说”混淆了,也暴露出学生对于议论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的不理解。我没有再按原有的计划讲解说明文的特点,而是抓住学生这一声,连续追问道:“《爱莲说》中的‘说’是什么意思?《说屏》中的‘说’又是什么意思?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爱莲说》和《说屏》这两个‘说’是不是一样的?它们为什么会不一样?”学生从两篇文本出发,随着问题一步一步深入,在比较了两篇文章后,理出两者的区别。这一声,虽然使教师抛开了原有设计,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意外地辨析了议论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的不同,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在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上,可供利用的契机远不止以上这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海纳百川的智慧、宽容平和的气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敏锐犀利的眼光,蹲下身子平等的悦纳学生,将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变成一种以文本为对象、以教会学生阅读为目标的“多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当我们的学生从这种多重对话中真正学会了阅读,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会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自然地呈现出来。
钟珺红,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