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努力促进学生的多元解读

作者:曾华炳




  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读者对文本解读也具有个体独特性。而个体的千差万别,也就决定了阅读者对文本解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因此,对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体验也就趋向独特性、多元性或多元中的互谐,就形成了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和主体的个性紧密相连的。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它也是在强调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为什么呢?
  第一,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和突出创新教育理念的做法。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基本价值取向。而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可使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中体验个性感受,见仁见智和不受束缚的大胆想象和批判。这样,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闭塞、有限等现象,使学生在开放性,多角度状态下不仅了解了世界,而且培养了创新思想。
  第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态度和能力的需要。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就要使语文教学个性化、语文学习自主化等,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目的。
  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呢?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文本为例子,开发文本资源和学生信息资源,利用文本后的阅读研讨题,学生质疑题和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开放性、可以促进多元解读的问题,激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看待问题,发表有个性的看法。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设计问题应具有多元性。教师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由教师有意识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多元性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发散性、逆向性等)。
  教例一:在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后,教师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第一次真的都很好吗?学生大多数回答“真好”,也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或结合实际说了理由;也有同学回答“不一定真好,如果是第一次吸毒、赌博、上网吧等就不一定真好”。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读了此文你觉得对“第一次”应怎样?学生认为应该“要小心,不一定都能尝试,要看第一次的性质好坏”。有激发多元解读的作用,也为学生明确了要善待人生中的第一次。
  教例二:教学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寓意的句子,然后问:“课文中哪些具体的句子或词语表现这个寓意的?”学生通过细读、讨论陆续发言,准确找到了“化做凡人的举动、笑问赫拉雕像价钱的神情及心理活动、还有打听雕像价钱的顺序,先问宙斯、赫拉再问自己等”。这些不仅紧扣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突破口的要求,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起到作用。教学这篇文章,教师还向学生提出一个任务:改变故事情节。并作了必要的提示,“故事情节蕴含寓意,寓意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改变,请按你自己的意思加以改动。你将怎样改,为什么?”同学们很乐意参与这项活动,各显其能。教师选了一个较有创意的作品予以展示。该学生将末尾处改为:“赫耳墨斯听了赫拉雕像的价钱还要高一些,他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该生解释道:“这说明赫耳墨斯不是执迷不悟的,而是知错能改的。”老师赞赏道:有新意,而且还很含蓄,有味道。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锻炼。
  2.对文本后的多元解读研讨题加以充分利用。“新课标”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课后的研讨题中常常有多元性的问题。教学中,须充分调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教例: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教师利用课后问题:写一个盲孩子在朋友的关心、帮助下重见光明,他的影子在给别人以幸福时,自己也获得生命的故事,但是我们知道,这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想象呢?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说出依据。学生根据课文说了“对于像盲孩子一样的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到生活的光明与美好”,“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了,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心灵的选择,心灵的美与丑决定着选择的善与恶”“往往自己的一份爱可将使身边缺少爱的人得到温暖,爱不是单方面的”,“梦的失意不一定意味着改变生命的本色,孤独的守侯不是真正的生命,没到最后一步,不能否定没有柳暗花明,应该学会挑战生命,从低谷走向激越”等。
  3.捕捉学生质疑中带有多元性的问题。学生质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有疑义(异议)之处的提问。其中常有多元性问题的火花迸出,及时捕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教学迸发出生命力。
  教例:《伟大的悲剧》教学片段
  教学本文,教师让学生小组自主质疑,同学们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课文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什么是悲剧?本文的“悲剧”你觉得“悲”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结合课文说说。
  (2)“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之处又体现在哪里呢?
  (3)斯科特一行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经过讨论,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多元的结果:
  第一个问题:有4个方面结果:①“死亡之悲”,归途中全部牺牲;②“失败之悲”,这些探险队员代表国家、民族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斯科特一行因为后到达南极,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失败了;③“作证之悲”,斯科特他们除了后到达南极外,还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带信作证。文中说“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所以,斯科特的心里应该有一种说不出的“悲”。④“世人之悲”,世人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感人肺腑,今天我们学习他们的事迹等,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的牺牲的悲痛。
  第二个问题:学生紧扣文本句子,形成“对事业热爱,勇于探索,与死亡抗争,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伟大之处。
  第三个问题:①从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等方面启发;②从正确看待“胜利和失败”等思考问题的角度。
  4.通过课后语文学习随笔促进多元解读。课后语文学习随笔是学生在学习好课文之后,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特、个性化解读的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更加多元化。
  教例一:《狼》一文,陈艳菲同学的随笔。
  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会令你有不同的人生收获。
  (题记)
  屠户——
  理解1:显出屠户的勤劳能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屠晚归)
  理解2:他非常勤俭节约,不浪费一分一毫。(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理解3:他机智又不免显出他的愚蠢。智在懂得利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以见机逃跑,不自乱手脚,这是理智的表现。愚在他还不了解狼的本性,心存幻想,以为狼只是因为饥饿,最终目的不是自己。殊不知这样狼更加肆无忌惮。(屠惧,投以骨……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理解4:他懂得利用时机,抓住机会,不盲目下手,乘狼掉以轻心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久之,目似瞑……又数刀劈之)
  理解5:领悟力强,可以从后只狼打洞马上与前只狼联系。(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理解6:屠户其实也想放过狼的,这其实不对。我认为对狼的宽容,就等于放任、纵容。像狼这样的,放纵不仅不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使他们更加目中无人,变本加厉。
  教例二:同一文《伤仲永》,不同解读。
  仲永从神童变成平凡人的原因与他的家庭背景也有关系,因为他家世代都是农民,父亲想让日子过得好一点,才会不让他去读书,让他作诗,这样好赚钱。
  ——张颖
  在一个缺乏知识的家庭中,出了个天才儿童,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怎能掏得出钱让天资聪颖的仲永进行后天的教育,也难怪仲永的父亲被钱迷住了。
  其实,这事谁也怪不了,但至少我们能从仲永变成平凡人的例子中得到启示:一个人的天才与否只决定一时,后天的教育决定一生。在对仲永惋惜之时,我们又多了一份自省。
  ——林慧
  南宋教育家朱熹对如何读书有深切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读书须切己体察,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他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还感慨道:“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朱熹的见解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他们切己体察才有实效。当代学者余秋雨在《阅读建议》中也曾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以上的做法,正是打破传统教学的闭塞、有限的樊篱,让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中获得个性化体验,见仁见智,不受束缚地大胆想象的一次实践,也是“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多元解读”的具体实践。
  
  曾华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洞头。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