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中学生读写指导的几个误区

作者:王庆安 王庆春




  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他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人的学习活动,归根到底也是由学习观念支配着的。事实上,我们教育工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更不要说学生了。正确的学习观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比之于错误的学习观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或者模糊的学习观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效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关于读写结合的认识,我们就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重理论 轻实践 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或写作时,往往先讲一通理论,有时甚至是两节课的作文时间,要拿出一节课来讲理论,等批改完作文后,往往又要拿出一节课来讲评。而他所讲的理论,又无外乎大学里学的那些高度抽象了的甚至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主题、结构、艺术特色之类的东西,弄得学生如听天书,只能感叹读文章难,写文章难,还未下手学习,先就丧失了信心。其实指导学习活动最忌大而空,应当找准“抓手”,找准了“抓手”,就能把“门”打开,就能登堂入室,而这个“抓手”,往往越具体越好。在指导学生读文章、写文章的活动中,最好的开始方法就是先让学习者试着读一点文章,写一点文章,然后再根据他读、写的文章一点一点去引导,以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为主,指导者只在关键时刻、关键地方点拨一下,这样坚持下去,学习者就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他自己的理论,而这种理论,比之指导者灌输给他的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要深刻得多,也实用得多。
  重感觉 轻科学 事情往往是这样,我们一旦强调了实践,有人就走进了另一种误区,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写,跟着感觉走吧,从而完全放弃了对学生的指导。就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比较明白的人指导,自己又缺乏对语文要素的本质性理解的话,读和写的学习活动就会变得艰难而枯燥乏味。其实,审美和创造美的活动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懂得美的常识。读写活动也是这样。文章是要靠技巧来支撑的,技巧的部分就是科学,而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须老老实实去研究,去实行。所谓指导者在关键时刻、关键地方进行指导,就是要在学生看不出什么巧处,不以为然,没有兴趣的时刻,在文章虽有技巧而学生又感觉不出来的地方进行指导,那些学生自己就能看出来的技巧,让他们自己去悟去感觉就行了。
  比如关于语法、修辞、逻辑,关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方法等方面的学问,都是科学方面的内容,不论指导读写文章的人,还是学习读写文章的人,都应下功夫进行研究,至少要对这些问题的本质有较深刻的认识。事实上,语法是把话说准确的学问,修辞是把话说巧妙的学问,而逻辑则是把话说流畅的学问,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又如关于一个句子的修辞是消极修辞,关于段、篇的修辞是积极修辞。关于句子、句群、段落的构成等,虽然看起来复杂,但经过研究后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再去读文章,写文章,那就容易得多了。而这规律,就是科学方面的内容。所以不应忽视读写过程中的科学性因素。
  重整体 轻分项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研究文章应该整体把握,分项研究,但在进行读写活动(特别是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很多人却往往看过之后,大体上了解就结束了活动,省略了分项研究的过程,这对学习读写文章是很不利的。所谓整体把握,是指对一篇文章观其大略,了解其大意和大致的结构、技巧,这种方法,往往用来判断一篇文章的等级,或者搜集资料时判断资料的类别是否是需要找的。如果这篇文章等级较低,水平不高,或者资料类别不在要找的范围之内,则没有必要在上面浪费时间。但如果这篇文章水平比较高,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则需要对它进行分项研究。分项研究,显然是指对构成文章的要素进行认真的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又在于弄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能否学到手,总之是为了学习,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说来,对文章的分项,不外乎立意、结构、文采几方面,其中又可分成若干小项,比如立意有深刻、一般、肤浅之分,结构则有纵式、横式之分,文采则有语法手段、修辞手段、节奏、音韵之分等等。这样一项一项或者对最有特色的一至两项研究下去,就会对文章之所以好的原因看得明白,心中有数,然后自己再写文章时,如果能自觉运用,就同样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照这样有意识地选取不同方面有突出特色的文章逐篇研究一段时间,就会对文章作法有个大致的了解,读、写文章时就不再犯难了。
  顺便说明一下,高考阅卷时,对作文阅卷者的要求中就有一条:整体把握,分项打分。其中道理,值得指导写作和练习写作的人深思。
  重阅读 轻写作 学生自上初中起,几乎天天有早读,而早读习惯上又是语文外语平分天下,这样就使得语文每两天必有一个早读,语文课上和其他时间必定也还有读文章的时间。而作文呢,则习惯上每周安排一次,且大作文、小作文间周进行,也就是说,作文至多每周一次,从数量上看明显比例失调。实际上,所谓重读,也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而言,其实很多地方的所谓的读,只不过是学生大声把文章读一遍或多遍而已,只是机械地发声而已,根本不动脑子,离我们谈的研究性阅读的做法相去甚远。读的时候与“思”脱节,根本谈不上收获,写的时候心里自然没数,写起作文来必然艰难。
  真正的读写结合,不但在数量上要大体相当(开始时可以多读些少写些),更要在读的时候用心揣摩、体味、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按照悟得的规律进行尝试性的写作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先在的畏难心理 很多人认为,阅读难,写作也难,其实这是一种先在的错误观念。拿阅读来说,一篇文章,一段文章,甚至于一句话,其目的都在于传达一个信息。一句话中一般只有一个重要信息,这个信息往往集中体现在关键词或中心词上,句子中中心词之外的成分,往往是为了强调中心词所包含的信息而设置的,而强调的方式无非是语法手段(例如修饰、限制成分——定、状、补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段两种。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法和修辞都是强调信息的手段。一句话是这样,一段话也是这样,它往往只有一个重要信息,并且通常用一个中心句来表现,这个中心句所在的位置也有其规律(一般在段首者居多),中心句之外的其他句子,无非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强调中心句的内容。一篇文章也是这样,只不过它强调的重要信息,人们通常称之为中心论点、中心思想之类。由此看来,阅读文章的工作,主要就是研究每句话、每段话及整篇文章的重要信息和作者运用何种手段强调这个重要信息的工作,具有一般语文水平的人,只要定下心来,一步一步深入下去,都能做到,何难之有?
  再拿写作来说,一个人从会说话起就具备了叙述、描述的能力,一个小孩子,看见小猫和小狗玩游戏,往往能对不在场的人描述小猫怎么样,小狗怎么样,然后小猫又怎么样,小狗又怎么样。把这些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一个人,看见一件事,一种现象,必能说出对它的印象,这种印象必是一种评价,或好,或不好,或不好不坏,而且往往能说出理由,把这些写下来,就是很好的议论文,难在哪里呢?
  学生觉得阅读难,往往是因为不懂文章的核心任务是强调信息的道理;而觉得写作难,则往往是被最早教他作文的老师吓唬怕了的结果。如果你做一个有心人,研究一下小学老师教作文的方式,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像前面所说的那种描述小猫小狗的文章,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眼里根本不算好文章,因为它没有什么意义,不深刻。试问八九岁的孩子如何才能写出深刻有意义的文章呢?不知那些小学教师们在八九岁的时候是如何深刻有意义的?小孩子们既然写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不被老师看好,有时反遭老师讥讽,而“深刻”的东西又写不来,就只好望文兴叹,自愧不能了。
  对一些基础性知识的认识欠缺 不少人对一些重要的基础性知识缺乏深刻的本质性的认识与理解,既不知道为什么学那些基础知识,也不知道学了那些基础性知识如何运用,因而导致学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并且只是孤立地看待那些知识,而不是从运用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和研究,这样就把那些充满了生命力的,有无限可能性的知识,变成了死的知识。
  比如关于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法是把话说得准确的技巧,它的目标指向是“准”。一个人说一番话,总要强调一个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个信息的主要内容是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词或短语表示出来的,但那样往往强调的力度不够,不能十分准确地传达作者要强调的信息,因此就要靠语法手段,或迭加修饰限制成分,或变换句式,进行强调。因此,从本质上讲,语法既是强调手段,又是修饰手段。有很多语法有修辞作用。语法包含词法、句法、段法等几方面的内容。修辞也是强调的技巧,是把话说得生动的技巧,它的目标指向是“巧”。有些话,直来直去地说,可能不好说,也可能说出来不好懂,用修辞手段加工一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没有修辞方法,世上的文章肯定让人不忍卒读。修辞有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之分,关于一句话的修辞方法称之为消极修辞,关于段和篇的修辞方法称之为积极修辞。逻辑实际上则是关于结构的学问,而结构实际上就是关系。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如何连接,就是逻辑问题,而这种连接,肯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一定的规律就是思维的规律亦即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不从这一点出发,就无法研究逻辑。
  
  王庆安,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蒙阴;王庆春,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费县。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