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阅读教学与课堂辩论

作者:陈桂贤




  学生唯师是听,唯书是从,在课堂上成了被动接受他人结论的容器。这是长期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原因之一。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迷信盲从书本定论的弊端可想而知。因而,一旦学生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或不同的角度对课文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认识,教师不能置若罔闻地草草了事或劈头盖脸地横加否定,以致白白错失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良机或无辜地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种子。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课堂生成资源,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就是有效地发展这种能力的方式之一。
  
  一、辩主旨
  
  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主题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有些课文的主题看似有传习已久的定论,但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体会,却常常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扁鹊见蔡桓公》,按通常的教法,就是把文章的主题概括为:“寓言通过桓公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教学上却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认为桓公并非“讳疾忌医”,而且支持者不乏其人。于是我因势利导,组织了题为“主题是否讽刺桓公讳疾忌医”的课堂辩论会。
  正方陈述基本上是把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扁鹊规劝时平易近人的和缓语气,几次三番的耐心态度,却遭到桓公“不应、不悦”的冷遇。桓公还扬言“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他讳疾忌医的形态跃然纸上;而且对医术高明、医名远播的专业人员猜忌诋毁,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嘛!如果桓公不是打心底瞧不起医生,扁鹊何至于热脸贴了冷屁股,好心反而没好报呢!如果桓公不是独断专行、霸道成性,扁鹊又何至于一“索”即“逃”,“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呢?桓公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体痛致死,纯粹是他自己讳疾忌医、刚愎自用所致,实属咎由自取!况且,我们强调的是“讳疾忌医”的比喻义,即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反方有备而来,也不甘示弱。他们娓娓道来,同样头头是道:桓公起初态度冷漠,语气生硬,一方面是他有国君的尊严和架子,最主要的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有病,他并未感到身体有任何异样,所谓不知者无罪,怎能算是刻意掩饰自己的病情和缺点呢?不随便怀疑自己有病,这恰恰是现在提倡的身心健康的良好心态。一旦“体痛”,即“索扁鹊”,这正表明他有病即医,知错即改!文章批评桓公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喻老”,即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和“为大于其细”的观点。所以作者不厌其烦地细叙了扁鹊分析医理的精辟见解。随着病情的加重,医治难度也逐渐加大,正好印证了俗语所说“病从浅中医”的道理。可见,这才是文章的重点,要突出的是防微杜渐。
  因为双方各抒己见,论理上条分缕析,水平势均力敌,结果各有千秋,所以,我在肯定了双方陈述,综合了两方意见后,与学生一起,把文章的寓意概括为:通过蔡桓公不听指教、刚愎自用导致身亡的故事,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听从教诲,避免讳疾忌医、主观武断,以致后悔莫及。
  
  二、辩形象
  
  人物形象往往不是单一化、脸谱化的,其在作品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了读者理解的差异性、丰富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读者站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人物形象的不同评价,即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普遍认为他是“肉食者鄙”的典型代表。正方从他不明取胜条件,不懂作战时机,不解取胜缘由等来论证鲁庄公目光短浅的观点。
  而反方则从最高决策者的角度进行反驳,也是句句在理:他尽心尽力治国,做到了取信于民;耐心纳谏,从善如流,面对曹刿的直言相问,做到了礼贤下士;诚心诚意用人,听取了曹刿作战方案,取得胜利;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聆听曹刿的战后分析,使自己有所长进。作为一个最高领导人,鲁庄公在军事上显得幼稚无能,但在政治上却显得相当成熟老练,他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不失为一个明君。评价鲁庄公,怎一个“鄙”字了得?
  我对双方评价人物既能抓住细节文句又能整体把握表示赞赏。还告诉学生,要认识鲁庄公的“庐山真面目”,不能只看单方面。还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条件查阅资料,以期获得对人物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辩情感
  
  王夫之曾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意思是作者借作品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读者却往往根据各自的生活情感体验来感悟。比如盛唐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对诗歌感情的解读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豪壮之词,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学生的理解也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军中将士心中清楚战死沙场,自古皆然,所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临行前仍然痛饮一番。酒壮豪情,琵琶助兴,即便是醉卧沙场,也要坦然自若,不避嘲笑。表现的是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豪情。另一种认为“君莫笑”是近乎哀求的语气,并非是豪言壮语“任君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无可奈何的哀叹,流露出对出征凯旋、解甲归田的失望,表达了对连年征战的厌倦和控诉。从“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可见战事频仍,将士们想暂饮一杯也不得安宁,连忙里偷闲、借隙喘息、苦中作乐的机会也没有。而第一句起笔色彩奇丽,正是欲抑先扬,反衬了将士们心情的悲凉!
  对这种情形,我没有机械地否定学生的第二种解读。我只是告诉学生,从诗的整体风格来看,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词境终究不同,我一直都把此诗当作豪壮之词来欣赏。
  
  四、辩情节
  
  对情节合理性进行辩论,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辩越深。对愚公移山是否合理的争论,向来是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辩论,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全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支持移山的同学认为:愚公移山目的明确,成竹在胸,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表现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改造自然的胆识,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明智之举。
  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认为:愚公移山山高力小,工具简陋,不自量力。路途遥远,劳民伤财,不切实际。如果不是天神相助,他不可能成功!天帝也太多虑了,真是好糊涂啊!况且,为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凿山毁林,得不偿失。而且,方圆百里的空地又将如何利用呢?既然有雄心壮志,何不开条隧道?既达目的又不至于破坏自然环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辩论,打开了思路,拓展了知识。与此相似的还有《犟龟》,最后小乌龟参加了狮王29世的婚礼,是否能算成功地实现了目标呢?对此类课文的辩论,应强调文章寓意的思想教育意义,不应偏离了“文以明道”的方向。还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明确:这是虚构作品,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寓言童话写作的手法之一,用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情节结局给人以情感熏陶、审美享受或哲理启迪。后来,我顺着学生对愚公移山辩论的情景布置了一篇想象作文《愚公移山之后》。从习作看,学生想象大胆,作文情节丰富,异彩纷呈,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可供辩论的情况还有很多,如辩写法、辩用词等。只要师生用心去发现、去挖掘,教师能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能选定恰到好处的辩题进行辩论,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全篇,使教学能举重若轻地突出重点、化难为易地突破难点,让课堂频频出彩、平添亮点。然而,课堂辩论会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还是要注意几个问题。
  1.选题平均,既贴近文本,又高出文本,避免明显的倾向性。选题应为双方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才能引起双方的激烈交锋。如《驿路梨花》一文,辩题为“雷锋精神有无必要传递”则毫无意义,它存在明显的倾向性。
  2.紧扣课堂,缘文而发。不能为辩而辩,追求形式,脱离课文重点,游离教学内容,不切实际地生搬硬套,流于泛滥。如同样是教学《驿路梨花》,有教师曾组织学生围绕“大学生火海救老农值不值”的话题进行辩论,表面上是从课文颂扬的雷锋精神延伸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貌似相符,其实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语文课成了地地道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做法恰恰是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家的地。
  3.教育学生注意辩论的修养。在辩论时互相尊重,用语文明,彬彬有礼,以理服人。发言对事不对人,更不能出口伤人,搞人身攻击。还要尽量克服争强好胜、胜王败寇的狭隘心理。做到略胜一筹的能谦虚为怀,甘拜下风的能服膺于理。同时,防止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陷入咬文嚼字式的狡辩和强词夺理式的僵局。例如对愚公移山的问题,“开隧道”的说法显然与历史条件相去甚远,甚至有学生抓住愚公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不放就是钻牛角尖,对此类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或制止。
  4.教师应有即时点评。从发掘闪光点入手,本着站位与学生平等的原则,与学生探讨,给学生鼓励。同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一个读者个体的身份表明自己的理解。
  课堂辩论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很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实施建议:“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涵的丰富性和学生思考质疑的契机,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堂辩论会,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解读和感悟文本,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策略。
  
  陈桂贤,语文教师,现居广东英德。本文责编: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