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近体诗六首》中的四个空字

作者:赵蔚茗




  人生就像一局棋,黑白分明。无论你是下在繁华似锦的都市,还是下在抛却俗世的郊野。谁曰:落子无悔。这一拈一放就成就了人生的轨迹。可无论再诡异的棋局都有终了的时候,只让人们在时光的空隙里深深的思量。不知是编者有意抑或无心,高二语文上册编选的《近体诗六首》中有四首有“空”字,可谓“四大皆空”:“空山新雨后”,“隔叶黄鹂空好音”,“潮打空城寂寞回”,“塞上长城空自许”。
  
  一、空山新雨里的王维,空是最富足的喜悦
  
  没有了仕途的冲动,失去了功名的羁绊,容身于山野的王维才是最纯粹的王维。
  刘商的禅诗里说:“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在禅诗中他用半透明有色的琉璃来比人生,那些精美华丽的人生,那些黯淡失落的岁月,在虚空的境界里忽明忽暗,就像多彩的琉璃在光下闪着班驳的影。这首诗我觉得似乎在写王维从官场走出后的心境。
  天色已暝,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山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渔夫们摇曳着一船沉甸甸的喜悦,碧绿的荷叶一路跟随。一池脆生生的渔家小调落在荷塘里一一绽放,浣女们的笑声那样的清朗。这样的山怎能是空山?山水男女点缀得那样恰如其分。只能说王维远离满是烦恼的尘嚣,来到这犹如世外桃源的地方,遗世独立,这满满的喜悦,这满满的生活无法一言尽表,空即是无穷,空既是无尽,他用一空字写出的不是孤独,不是死灭,而是摆脱官场近乎超脱时无以言表的喜悦。
  
  二、黄鹂空啼声中的杜甫,空是最悠长的叹息
  
  春残的时节,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 )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他不得不去的地方——武侯祠。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敬仰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可是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仰望塑像凛凛。他看的写的是阶前的碧草,是枝上的黄鹂,这是为何?只因为,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踪迹难至。黄鹂隔叶,不过空做好音——因诗人无心赏听。诗人的一片诗心,全凝于二字,自然之恒久,世事之多变,人生之永暗相对照。杜甫眼睛看到的是鹅黄翠绿,双手触摸的是娇柳软枝。可他呼吸到的却是融进了血液与骨髓空冷的冰凉与失落。杜甫半生流离之情,一世仓皇失落之痛在黄鹂的低啭声中只化成了一声最悠长的叹息。
  
  三、石头空城中的刘禹锡,空是最绵长的回忆
  
  “六朝古都”四个字,给人无尽瑰丽的遐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只是自然的曲笔,深院红墙,不夜之城是历史赐予它的繁华。可是当繁华落尽之时,刘禹锡却只送给这座著名的城池一个“空”字,让冰冷的潮水都厌弃它的寂寥——潮打空城寂寞回。在牛李之争夹缝中的大唐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口无遮拦的刘禹锡频频用诗句给当权者扇着耳光。而最终打着的还是自己,一贬再贬,一贬就是几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几十年呢?“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石头山还是昔日的山,但依山而建的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个已“故”,一个还“在”,物是人非,绵长的历史就像这同样绵长的江水。“空”余的是“寂寞”,留下的是人们对六朝时的无尽回忆。长江的潮水长年地拍打着这座石头城,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初繁华岁月,城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丝竹管弦之乐、兵戈相碰之声时常传出城外,这潮水必不感到寂寞,如今城里空荡如斯,千捶万打,千呼万唤不见一点回应,怎么能不寂寞呢?只有月色趁夜深独自凭吊它的这份伤心与曾经的华年。
  
  四、无意空自许的陆游 空是最伤感的结局
  
  时间真是最不可靠的东西,我们总以为它是上天的恩赐,怀揣着它只把眼光看着远方,不停奔波,停下来时却发现已双鬓斑白,时间的恩赐成了回忆。上天对陆游的恩赐应是多的,八十多的寿命,过人的才思,可是他却在晚年对自己的人生以“空”字自称。也许是空有“金戈铁马”“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杀敌报国之志,但“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一生路遇小人,屡遭罢黜,无奈英雄失路,晚年只好“身杂老农间”,“满眼是桑麻”,但他仍不忘收复国土。85岁的老人竟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半壁江山沦丧,君主不思抗金。陆游只有靠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回忆度日,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年少的豪情当日的壮志,都被现实敲打得班驳脱落,几许失落,几许自嘲,人生只以一“空”字做结。壮志难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揽镜自视,双鬓泛霜,何等悲怆!
  开始,留给我们无限遐思等待下文。“空”字是结局,一笔一划里都是伤疤与苍茫。“空”字是休止符,前面的故事堵塞拥挤,“空”在最广阔的时空里将千百年前诗人心中的温热传到我们的心中,一点点火热,燃烧——燃烧——
  
  赵蔚茗,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