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例谈文言文翻译中的推断与想象

作者:吴 杰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其实,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也同样存在推断和想象问题。先看2006年辽宁卷选文。
  例1: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晋书·孝友传》)
  学生对画线句的翻译五花八门。典型病例:“管彦后来做到西夷校尉,死后被葬在洛阳,后来又重嫁他的女儿。”
  从后文分析出,生女的是王裒,而不是管彦。即便是管彦的女儿,人都死去,又怎么改嫁他的女儿呢?可见,学生未能读懂原文、理清人物关系,甚至未考虑生活逻辑。翻译作业中普遍存在这类现象,值得我们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我们在指导学生翻译时过分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的原则,结果学生也不作起码的推断和想象,如蹈旧臼,见字忘句,步履艰难,完全被文字所牵累。
  
  一、对策
  
  (一)以今推古,以己及人。文言文行文简省、跳跃性大,我们可在整体理解的观照下,调动生活经验,在想象中理清选文的情节,理解古人所述道理,这是准确翻译的关键。
  上文叙述一起婚事纠纷,人物头绪复杂。要翻译划线句,必须弄清楚:是谁作主改嫁女儿,与管彦死后葬在洛阳有何关系。上文并未交待管、王两家谁男谁女。但从上文最后一句推断,王裒家是女儿,只有王裒要女儿改嫁,才会引来管彦弟弟管馥的质问。“吾薄志毕愿山薮”一段是谁所说也值得推敲。从内容看是列举家族嫁女的习惯,这只能是王裒而不是管彦,这样理解与上文王裒因父亲被枉杀而“示不臣朝廷”的志趣相吻合,王裒嫁女和使改嫁也有了注脚,他只想把女儿嫁得远远的,没想到女婿仰慕世俗功名,把父亲葬在都城洛阳,违背了老丈人的心愿。这也符合当今的生活逻辑。因此,划线句应译为:管彦后来做到西夷校尉一职,死后(被儿子)葬在洛阳,后来(王裒)让他女儿改嫁。
  (二)揣摩语境,望文解词。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恰当推理,敲定关键词。对文意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既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涵相关,也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相关,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语境中来揣摩词句含义,这样得到的理解往往是合情合理,经久难忘的。
  例2:“上拜买臣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汉书·朱买臣传》)
  划线句从字面上看让人蹊跷:朱买臣不计前嫌,以供养的方式报答前妻当初对自己的恩爱,怎么前妻一死就向其丈夫要钱呢?“乞”译作“讨要”,于情于理均不通,词典也无此义项。根据上下文字和正常的生活逻辑进行推断,把“乞”解释为“给”才合情合理。
  互文对举是文言文常见的句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以”的词义。因为这是典型的互文对举句,可知“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前二者同义,那么,后二者也应该是同义。所以,“以”的意义为“重用、任用”。又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一句中,“弥”与“愈”义相同。“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一句中,“乃”与“然”义相同。
  (三)以易求难,因文组句。翻译往往是一两句难句挡住我们的脚步。因此,需要我们打通的某一两句难句成为关键。从周边的语境入手,不断寻求和挖掘隐含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断和想象,这是难点,也是重点。一是从容易把握的地方下手,针对难以理解的句子,上下合围,推断出合理的解释。
  例3:(胡)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读cu),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胡威之父)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其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要准确翻译划线句,至少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哪两个人之间“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的人是谁。上文共出现三人:胡质、胡质的都督、胡质的儿子胡威。从下文“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一句中可见:胡威与都督“素不相识”,是都督“请假而归”,目的是为了在胡威回家路上暗中帮助他,讨好他的上司胡质。这样,划线句意思便十分清楚:都督在胡威要回乡前,请假“回家”。从易懂处切入,逐步分析,方可一通百通,豁然开朗。
  二是合理想象,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例4:老子送之(鲁南宫敬叔)曰“……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史记·孔子世家》)
  划线两句前后之间为因果关系,正确翻译为“对问题看得清楚、深刻却走投无路的人,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能广博地辨别是非善恶,却面临险境的人,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罪恶的缘故。”
  例5: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史记·赵世家》)这是两重关系的复句。“赵宗灭乎”与“即不灭”是两种相反的情况,可以断定,第一重为并列关系。第二重为假设关系。由此翻译为“如果赵家宗族该灭绝,你就嚎哭;如果不该灭绝,你就不要作声。”
  (四)缘事推理,望文补省。文言文的表达是非常精练的,其中一些成分的省略,使行文变得跳跃跌宕,这也给我们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学会补充省略的内容,成为准确翻译的重要能力。
  例6: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嘉祐集》)
  苏洵在这里以车为喻,关照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要懂得躲避祸福。但这两句却表述不完整,需要我们补充。第一句从下文“善处乎祸福之间”得知“不外饰”的后果是“招致祸患”,该句可译为“苏轼我儿,我担心你对外没有掩饰(而招致祸患)。”第二句中“知”后省略了“汝”,“免”后省略了“之”,此句可译为“苏辙我儿,我知道(你)能免去(灾祸)!”可见,必要的补充也是准确而流畅地翻译的一项要求。
  例7: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史记·孔子世家》)
  假如对人仁爱的人就一定能取信于人,哪里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的事呢)。假如聪明的人就一定能让别人跟着干,哪里会有比干(被剖心的事呢)。
  
  二、说明
  
  要准确完成翻译,必须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重视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复习,掌握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夯实基础。特别要重视古代文化的修养。
  例8:(王裒)痛父非命……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晋书·孝友传》)
  要弄清“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的意思,首先要了解《蓼莪》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与王裒极度哀伤有何关系。《蓼莪》是《诗经》中的一首悼念父母的诗。诗歌写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之恩,表现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便是其中的一句。由此可见,划线句是讲王裒的弟子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都不读《蓼莪》一诗。“废”并非“废弃、废除”,而是“停止诵读”的意思。可见必要的文化修养是我们正确解读文言文的重要条件。
  总之,文言文翻译离不开推断和想象,但必须以厚实的古文功底和原文的有关信息为依据,这是我们思想的野马得以驰骋的基础。否则我们的推断和想象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吴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