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转变小说教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秦训刚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言语》)
  啸马先生这样讲解道:“草木无情,有情人却寄托了遥远的人生感慨。一曲清歌,伤逝悼亡,聚散契阔,原属生活常事,钟情者却由此触发‘一往情深’的颤动。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的感受,是那样深曲、纯真,而又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天性之情之美,洋溢于《世说新语》一些人的胸次,与‘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恰成鲜明的对照。”对作品中引而未发的信息,彼时彼地人物的心境感怀,作者站在作品人物的角度加以译释,引申,描述,揭示人物的心境情操气韵;同时引典对比,作侧面的智性评价。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中间定然要加上“一般意义”的叙事,再现作品人物风采,共同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聊斋志异·连锁》篇,主人公连锁在“白杨萧萧,声如涛涌”的萧飒气氛中上场,反复听到“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韩”的诗句,欣赏此处,啸马先生作这样的补述:“诗含着深沉的意蕴:使人遐想幽闭于深闺的少女,夜风扑面,流萤闪烁,牵动了她孤苦无依的感伤。她渴望爱情的圣水来滋润干枯的心田,向往美好的青春来充实空虚的人生。”这样的叙事性讲解,与作品中人同呼吸,共悲欢,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叙事有意境,语言有文采,激活了文本,教与学、作者与读者在这样的叙事中真正实现了生命的交流。
  小说教学有一个传统的有效的但被现在普遍忽略的策略——复述,复述是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叙事,发源文本,凭借主题体验和记忆,创新于理解和选择。只要做得恰当,不怕困难,指导得法,复述对学习产生的效益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在复述过程中,学生还会掌握关于复述的方法性知识,形成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怎样依据复述目的选择重点;怎样选择原文的词句加入复述过程;怎样通过巧妙的方式方法,穿插不留痕迹的评点;还有语调的轻重缓急,使自己的复述能引人入胜等等。这样的知识体验对学生终身学习会大有益处。
  话语方式常常决定话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甚至话语的存在权。更新话语方式实际上是换一种思维,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话语形式的转换。符合小说文本内容、具有动态创意功能的叙事性话语,会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话语形式,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小说阅读中,不断了解人物、感受人物、理解人物,丰富人生经验,而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自我,逐步实现在阅读中成长的目的。
  
  五、局部欣赏——贵在精警
  
  小说的局部欣赏,重点在最能体现人物性格、人物内心活动的对话、细节,以一当十的描写,贴切的用语。课堂上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选择还不够精警,欣赏多偏重于评价定性,很难唤起学生参与审美体验。小说教学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自己的新体验,新认识,扩大感受、理解的范围,提高感受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感到自己运用民族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提高,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比如说细节描写。《项链》写路瓦栽夫人的眼泪是精彩的细节:
  她用愤怒的眼睛瞧着他,不耐烦地大声说:
  “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
  他没料到这个,结结巴巴地说:
  “你上戏园子穿的那件衣裳,我觉得就很好,依我……”
  他住了口,惊惶失措,因为他看见妻子哭起来了,两颗大大的泪珠慢慢地顺着眼角流到嘴角来了。
  这个描写眼泪的细节含量很丰富,是一个美丽的悲痛。第一,她极度自怜、悲痛,不是哭闹,而是像林黛玉在宝玉挨打后那样一种无言的抽泣,动人心魄。第二、推动情节发展。正是这无声之泪,才使丈夫不能不依顺她,下定决心把自己准备购买心爱的猎枪的钱拿去给她买了舞会所需要的衣服。第三,这两颗泪珠是通过丈夫的眼光看过去的,“慢慢地顺着眼角流到嘴角”记录着妻子伤心的过程。这慢慢流着的泪,结晶着美丽和贫困,向往和无奈,突围和困境,“大大的泪珠”,楚楚动人。自然,跳出来看,这细节流露着作家的同情与婉讽。
  再举一个人物语言的例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明白李甲要将自己卖给孙富时,冷笑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对李甲的阴暗心理洞若观火,话语表现出有节制的冷嘲热讽,藏锋有力。沉江之前十娘最后对李甲说:“谁知郎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痛切之言,句句是深情,处处是大义,对方之无情无义、无地自容的形象可以想见。但面对孙富就大不一样,十娘骂孙富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馋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仇雠痛恨,形于言表。破姻缘断恩爱,就是仇人,神明不容,显示出作为人的自觉和尊严。在这样的人物语言中,生活中的美与丑,是与非,善于恶,伴随着情绪体验融入读者的肺腑。
  精警词句的品鉴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动作。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文体,任何文章到处都有可咀嚼的字词。拿来品味的词语一定要精选,一经讲解体会,这个词语及其精神要像钉子一样钉在学生心坎里,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水浒传》李逵出场,只一句勾勒“(戴宗)引着一个黑凛凛的大汉上楼来”,只“黑凛凛”三个字就画出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再也找不到这么精粹的语言了。“黑”是本色,“凛凛”是威风,是性情,三个字,不仅写出李逵最显著的特征,而且表现出人物的顾盼神情,其“旋风”性格和磊落可爱的心地骤然显现。
  总而言之,落实新课程精神,小说教学得有新面貌,得反思小说教学习惯,有新的思维方式,以有利于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秦训刚,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晓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