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卖炭翁》的设疑教学与思维培养

作者:陈剑峰




  我在《卖炭翁》一文教学结束前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为卖炭翁设计命运。想想炭被抢以后,他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同学们沉思片刻就纷纷议论开了。显然这个问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兴趣,激发了他们的讨论热情。
  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发言:“他恐怕会自杀,因为没有别的出路,活不下去了。”
  一位性格开朗些的女生回答:“我想他不会自杀吧。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但他衣食无着,又无依无靠,看来只能行乞了。”
  接着一位男生回答:“卖炭翁在把牛车赶往皇宫的途中,越想越气,不肯再赶车就和宦官争执起来,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大声喊着,我和你们拼了,于是就和宦官打了起来。”
  ……
  这次课堂讨论其气氛的热烈,学生思维的活跃,问题答案多样化,都出乎意料。我感到这次设疑讨论较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由此,我想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设疑是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下面我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现代教育论认为:通过质疑问难活动,知识才能深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设问质疑的方式,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所学内容加以思考,达到理解内容、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通过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研究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一是应用一题多解法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指从同一个问题的来源,探求不同解答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一法多用(即所谓的求同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个方面,使学生对同一类型的字、词、课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两个要求,一是思路通畅,一是思维面广。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思路不通畅,那么就不可能想得宽、想得远。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会越高。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思维对课文的覆盖面越大越好。因为对课文的覆盖面越大,即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宽广。
  例如著名特级老师宁鸿彬教学《故乡》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他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读课文之后请学生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把这篇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读课文之后,学生相继站起来发言,给课文拟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标题,并结合课文做了简要说明。学生添加的标题主要有:
  远去的故乡
  悲凉的故乡
  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故乡
  不值得留恋的故乡
  使我气闷的故乡
  与我有了隔膜的故乡
  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
  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
  通过学生所拟的标题,不难看出,老师的这个教学设疑,已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领域。因为给课文重新拟定充实具体的新标题有两个作用:由于课文的原标题已排除在外,再加上新拟的标题也是拟出一个排除一个,因此这就促使学生的思维伸向广阔的领域;更由于是给全篇文章重新拟定标题,因此学生思维就要覆盖全篇课文,进行广泛地思考,并且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本质,分析、比较、综合、提炼出关键词来修饰“故乡”一词。这样通过设疑,学生的思维面拓宽了,即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培养。
  二、通过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迷恋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能够自觉地从本质上看问题;同时使学生形成全面的整体观点,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尽量避免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表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博的学科,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又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知识的准确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语文知识内容和问题的解答的标准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吃透教材,认真备课,深入浅出地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钻研课文,通过作者的文字叙述和描写,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由表及里地吃透弄通而不被表象所迷惑。
  在教学《分马》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本文是编者加题目的节选课文,作者为什么要加这样的标题?在向学生提出切入问题之后,顺串出三个“包袱”:1.马本应是买的,文中为什么却来分?2.为什么要分马?3.分马过程中有什么“插曲”?
  经过学生的阅读可从对所分牲畜的描述和人们分得牲畜的打算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马是所分牲畜中的主体,是家畜中最有代表性的,占的数量最多;马是农民、特别是东北农村的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分得了马就是分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从情节中分析出郭全海的追马、送马,老孙头选马、骑马,李毛驴“正名”等内容。郭全海是通过行为描写表现党在农村的带头人对群众的关心和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风亮节;第二个人物老孙头是对郭全海形象的烘托,同时也表现了当家作主的农民的喜悦;第三个人物李毛驴则是从个人生活境遇的变化中反映当时农村社会巨大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这样随着正确地切入和疑题的破解,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层层剥笋式地理解课文内容,既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的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这种由题目切入,再根据不同情节和中心人物分设疑点,逐层深入地设计问题,由表及里地进行诱导,使学生由疑促思,由浅入深,不在文字表面浮光掠影,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前后联系、相互贯通地进行思维,这样通过设疑,学生的思维度加深了,思维的深刻性得到锤炼。
  三、通过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所谓思维的周密性,就是思考问题时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如果遇到问题只粗略地草草一想,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存在漏洞的,这就影响了思维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认识效果。
  思维的周密性,一般可以从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两个方面去加以培养。一是引导学生整理横的知识结构。所谓横的知识结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但又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各种知识加以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横的知识结构。二是引导学生整理纵的知识结构,就是把知识的前后联系起来,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这样横纵结合,帮助学生织成周密的逻辑思维之网。
  如在讲述《论积贮疏》第三段时,我曾反复质疑。为什么“夫积贮,天下之大命也”可作为本文中心论点?学生回答:因为“粟多而财有余”是治国安邦、翳除诸多隐患的根本办法。那么积贮有什么作用?学生接着回答:“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如何来增加积贮呢?学生继续回答:“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持游食之民,转而缘南晦,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这样缘文设疑、连续提问,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周密思考,积极回答。很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领会此段在提出中心论点后,阐述了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理解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态度,因此学生的思维向横向、纵向两方面延伸、拓展,显得更严密、更全面,即思维的周密性得到锻炼。
  四、通过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开阔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国外一些教育家认为:教育“最理想的结构乃是提出一命题,从中引出大量的知识”(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就是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文言文《口技》教学中,针对文章在细致地描述绝妙的口技表演之前写道:“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全文结尾处写道:“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我曾设计这样两个提问:①大家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和作用何在?经过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这样写不仅首尾照应,而且从侧面烘托出口技人表演技艺之高超。这种写法值得学习。②我提醒大家换个角度思考,不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不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学生们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继谈出了他们的看法。有个同学回答:“如果是我写这篇文章,我只在结尾时写“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开头不写这句话。我追问为什么,他说:“前面只写多种声音一齐发出,听众惊叹的样子,这样就会给读者造成悬念,想知道表演者有多少人,用了多少道具。文章结尾时再揭开秘密,同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说:“文无定法,课文的写法很好,值得学习;我们的同学善于动脑筋,这个同学的提法也很好。”
  在设疑问难时,只有注意启发性,做到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向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突破习惯势力,进行求异思维,才能使学生获得新颖的、独特的认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针对不同情况,巧妙地设疑问难,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挖掘其潜能,开发其智力,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陈剑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本文编校: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