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荷花淀》里水生嫂唱反调的原因分析
作者:祁 培
女人们商量前往马家庄的对话一共有五句,且明显每句话都是由不同的女人说的。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虽然每个女人都仅仅只有一句话,但这每一句话里暗藏着丰富的画外音。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部分内容,以便下面的分析。
实际上这五句话依据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一、表达前往马家庄的意愿,即说话目的是促成外出探夫的成功。当然这里面又可以依据表述方式分为两个小项:
A.相反意愿+借口
1.“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第一句中,相反意愿是“我不拖尾巴”,借口是“忘下了一件衣服”。第二句中,相反意愿是“我本来不想去”,借口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这里界定相反意愿是基于文本中在此前的一个提示,文中说“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看得出来,作者早已在对话之前就对女人们的态度做了预设,即女人们表面上好像与男人们已经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牵挂着他们。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之前提到的“相反意愿”的归纳。正是作者的预设使得1、2句表达的意愿是与发话者内心相对抗的。进一步来说,借口也可以看作相反意愿的一种变形,为什么这么说呢?相反意愿表达出来以后,需要一个解释它的原因,这个原因是承接着上句的。比如:我不拖尾巴,仅仅因为去送衣服(没了这衣服男人会很不方便的);我不想去,仅仅因为俺婆婆叫我去看看(长辈的话具有权威性)。
B.真实意愿的表达
3.“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4.“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3句是说有话要跟丈夫说,意思很明显:我就是要马上到马家庄看看丈夫,并且和他说几句话,但是这句话也不是毫无遮拦的直白表达。请注意“要紧”两词,这个加强句子分量的形容词是否真实可信呢?显然不能这样理解,“要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托词,它的功能近似于1、2句中的借口,是为了表达急切的探夫心情。但将其划分到B类里就是因为这个借口比较隐讳,更重要的是该句直接表达了女人自己的意思,从这个角度上讲,它不同于1、2句将借口强加在别人身上的用法。4句显然是以上所举例子中表达意愿最直接、最无遮拦的,说这个话的女人不仅表达了探夫的意愿,而且为了打消其他人的疑虑提出了解决方案“快去快回来”,她探夫的意愿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可爱的表述方式。
二、反对探夫的行为。即说话的目的是劝阻其他人放弃探夫的计划。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这句话出自谁之口呢?是水生嫂。虽然没说完,但我们还是可以猜到她将要说些什么吧,无非是重复男人们的叮嘱说现在外面局势很险恶,最好不要出去。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她便说泼冷水的话,用来打压众人的积极性。那么为什么偏偏让水生嫂来说这句与大家唱反调的话呢?这与她之前的形象矛盾吗?以下就来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发展变化,以期来解答这个问题。
1.狭义的爱:将丈夫留在身边
A.在听到水生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时,她的反应是“手指震动了一下”。
B.在听到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她的反应是“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C.听到水生解释自己为什么会那么积极的原因:“我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她的反应是:“过了一会,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请注意上面水生嫂的三个动作:手指震动、低着头、停顿了一会(即:过了一会)这些动作虽然幅度都不大,但是在传递女人对男人细腻的感情时却比单纯的山盟海誓、沧海桑田更加具有感染力。比如说手指震动这个小动作,假如将这个场景拍成电影,这个动作微小到只有给手部一个大特写才能表现,正是这个小细节折射出整个人物吃惊的心理状态。其他的例子也具有类似放大效果。她极不情愿丈夫离家去参加地区队,她想留住丈夫的人。总的说来不管女人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归根到底都传达出她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是起初的情况,此时的爱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爱:对自己丈夫的爱,对小家的爱。
2.广义的爱:暂时远离丈夫
水生到别人家去了回来以后,她一反之前那个场景中被动答话的情形,主动地问:“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将一一要嘱咐的话都说给了她听,她流着泪答应了他。
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渐渐发生转变的水生嫂,“呆呆地坐在院子里”许久的她在那一夜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她深深地爱着丈夫,埋怨丈夫报名参加地区队,不能留在家里共同支撑这个家;另一方面,她也知道现在是国家危难,丈夫要求进步,自己也不能拖他的后腿。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讲,前者是水生嫂“自我”的表现,而后者是她“超我”的表现。我们猜想正是在这两种思想的斗争中,后一种思想逐渐占据了上风。由此,水生嫂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这个过程是一个“超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如此将这两个矛盾体完整的结合起来,水生嫂的形象才更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总的来说,水生嫂经历了一个“狭义的爱”→“广义的爱”的转变过程。明白了这个过程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水生嫂之所以唱反调是因为她比其他女人们更开明一些,文中也通过水生的嘴说出“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举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开明”是以水生为代表的男人们对水生嫂的一致评价,这样极其轻描淡写的一笔的确为后文水生嫂唱反调的行为做了巧妙铺垫,这个铺垫的伏笔是毫无痕迹的。这样的水生嫂正是“明大理”的水生嫂,也是此前在丈夫回村探望时思想发生渐变的一个暗示,同时也是性格决定她必须要做的。
祁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本科生。本文编校:晓苏